席勒写作风格
A. 席勒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席勒后来的几部历史剧都是借古喻今,对德国社会进行批判和控专诉。属但是,这些作品总是要力图传达席勒对某一社会问题的独特思考,这样作品就成为某种思想的传声筒。因而,就不可避免地使作品的文学性受到伤害。恩格斯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对他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B. 席勒的作品大多表达了什么精神
席勒一生抄贫病交加,在生活道路上历尽坎坷,但是他对生活和未来始终充满信心。他以顽强的毅力从事创作,作品“洋溢着对整个德国社会的挑战和叛逆的精神”,歌颂了反对封建压迫的人物和力量,同时也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
C. 席勒的作品有哪些
席勒德国诗人、剧作家。出生在一个军医家庭,少年时代受宗教教育,1773年被版符腾堡公爵送入军权事学校,毕业后当过军医、席勒剧院作家等。1794年和歌德交往,共同创造了德国的古典文学。他从1776年起就在杂志上发表抒情诗等,1782年上演的以反抗暴君为主旨的《强盗》是他的成名作,也是“狂飙突进”运动在戏剧方面的重要成果。此后,写有悲剧《斐哀斯柯》《阴谋与爱情》,诗体政治悲剧《唐·卡洛斯》,诗歌《欢乐颂》等。古典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诗剧《华伦斯坦》三部曲、《玛丽亚·斯图亚特》、《奥里昂的姑娘》《墨西拿的新娘》《威廉·退尔》等,以及大量诗歌。此外,他还著有《三十年战争史》《美育书简》《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等历史学和美学著述。席勒和歌德一起把德国古典文学推向高峰,为德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D. 埃贡·席勒的绘画风格
线条的装饰性效果:在席勒1911年创作的人物画《黑发的裸体女孩》中,这张作品最重要的装饰效果就是运用线条绘制的人体,画作将情色的吸引力和厌恶感结合起来。再如席勒在1917 年创作的一幅风景画《干洗房》中,他用棱角的线条去突出和表现自己的意图,如画面中质感柔软的衣物和天空中柔软的云,流畅弯曲的线条勾勒出随风飘荡的衣服、排列有序的房屋以及远山白云,具有明显的装饰意味。
色彩的装饰性效果:席勒的作品中色彩丰富多变,充满了对比强烈的节奏感,但色调却极为统一。作品中很多色彩都是非自然的,都是由画家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如《干洗房》画面中的装饰意味就很强,带着儿童画那种无拘无束的色彩,而这种场景只出现在童话世界中。画面中大部分的物象都是以红灰、橙灰和绿灰色块组成,红灰的瓦片又穿插着绿灰和橙灰,白灰的墙上又呈现出蓝灰和橙灰色。这些都是画家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再加工的,体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创造力。整幅画作单纯而又富有变化,线条和色彩的微妙处理给人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舒适的氛围,透露出浓重的装饰性趣味。
平涂的绘制:笔触富有韵律的起伏,在保持动感韵律的同时又不失去画面的和谐。如1910 年席勒绘制的《山丘景色》中,大片田野采用平涂的方式,变化多端的笔触使稀少的物象不失去其生动趣味;又如风景画《克鲁默景色》中,红、绿、黑是出现最多的颜色,色彩平涂的薄与厚,色块面积的大小对比,加上丰富多变的笔触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反映出画家内心澎湃的艺术创作激情。 在席勒的各种画作中,夸张的造型、大胆放纵的线条与极富个性的色彩成为他显著的绘画特征。席勒用富有激情的线条、破碎生冷的色块和生涩的笔触对物象进行夸张,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造型上,席勒独具特色。例如在席勒笔下所塑造的人物,大多都是用直线型简洁的造型,塑造成修长、夸张、收缩的和起伏感强烈的形体;或者将人物服饰进行变形处理,夸张刻画服饰的图案和色彩,使作品获得强烈的对比效果。正是这种主观有意的构成促使席勒艺术独特面貌的形成,如1910年席勒所作的《自画像》中,人物造型就非常夸张,画家的身体是脱臼和弯曲的,手指强直地伸开,上肢剧烈地绞拧着。身体上也没有多余的血肉和曲线,只留下神经质的线条和筋骨、肌肉以及带有棱角的几何结构,仿佛在诉说内心的郁闷彷徨和对现实诸多不满。
在线条方面,席勒的天赋要高于他的老师克里姆特。克里姆特善于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女人的柔美体感,如《贝多芬墙角壁画草图》中的女人体。而在席勒的素描人体中,画家更喜欢主观地使用线条来强调形体的骨感,表现人体上起伏的结构,用一种极近立体解构主义的形式来捕捉形体。如1917 年的《拥抱》中线条的运用达到了一种极致,一对恋人紧密拥抱着躺在那里,人物线条流畅,构图动感,且集中突显了人物起伏的几何形体。
在色彩运用方面,席勒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他的色彩以深色和暖色为主,运用小面积的补色对比,从而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不安与苦闷。而且席勒常常使用强烈的红、黄、黑等色彩进行大面积的平涂,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内在的张力和精神。如画作《死神和少女》中,画面中心少女紧紧地搂抱住死神,少女红黄相间的连衣裙与死神黑褐色的衣服,呈现出热烈与宁静的对比。而凹凸不平的笔触,赭、红、黄的等色调的突现,使暖色调的画面感觉不到温暖安宁,只有一丝丝淡漠的伤感,预示着少女即将被死神带走的情景。
E. 介绍一下画家席勒的速写
埃贡·席勒(Egon Schiele) 20世纪初奥地利绘画巨子,表现主义画家。1890年出生于奥地利图尔恩,逝于维也纳。 16岁的席勒考入维也纳美术学院,在克里姆特指导下学习,并结识了科柯施卡。他的画最初受学院派和印象派影响,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受克里姆特和科柯施卡之后,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这表明他受到新艺术派——青年风格阿拉伯式图案的强烈影响。如果说克里姆特的艺术是从象征主义走向表现主义,而席勒则已走进纯粹的表现主义天地。 埃贡·席勒20岁时便已经达到了其艺术创作的成熟期。1910年创作了首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表现主义作品,随后又在短暂的8年时间里创作了许多惊世骇俗的作品。 席勒后期的艺术不仅受到瑞士的霍德勒影响,还直接受尼采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启迪。他毫不掩饰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人的心理和情感,他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都不是静态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形态都像处在惊恐不安状态,生的欲望和死的威胁交织成可怕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形体瘦长,那冷峻刚直的线条令人震颤,他强调形象清晰的外轮廓,喜欢用红、黄和黑色来表现强烈的情绪。他除对人物表情动作的夸张刻画外,着意描绘人物神经质的情绪。为了创作他处于紧张不安的人物情态,他还深入到疯人院去研究精神病人的神态和动作,表现出一种类似哑语的动作表情,令人感动不已。 1915年第一次大战中他被征入奥地利陆军,他在军中仍继续作画,达到多产和高水平。他的艺术风格在表现派中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生活不幸和突发感冒,年仅28岁的埃贡·席勒于1918年时逝世。 席勒的作品非常好识别,无论是素描还是色彩,人物的形态都是一样的,这也跟画家病态的身体有关系。你问的“用的什么怎么上的颜色 ?”这个问题让我怎么回答呢。他会油画就用油画颜料上色,画色粉就用色粉上色呗。其实他画的油画用的颜料和别的画家几乎都是一样的,就是用笔的方式不同罢了。他是属于“表现主义”很强的绘画风格和挪威的画家蒙克的风格有些地方有些相似这就是席勒的油画,你仔细分析分析吧。
F. 席勒的美学思想有和现代意义
他的画最初复受学院派和印象派影响,制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 他的画最初受学院派和印象派影响,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 当他结识克裏木特和科柯施卡之後,作品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这表明他受到新艺术派--青年风格阿拉伯式图案的强烈影响。 当他结识克里木特和科柯施卡之后,作品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这表明他受到新艺术派--青年风格阿拉伯式图案的强烈影响。 如果说克裏木特的艺术是从象征主义走向表现主义,而席勒则已走进纯粹的表现主义天地。 如果说克里木特的艺术是从象征主义走向表现主义,而席勒则已走进纯粹的表现主义天地。
G. 喜欢德国古典文学的朋友们,能否询问一下—— 席勒歌德的创作风格和理念上有何异同
楼上的好像有些太概括了~
以下这些基本都是我自己总结的,可能有的地方不太对,有些语句不太通,还请包涵
关键部分:
共同点:都属于德国文学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狂飙突进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
歌德与席勒合作创作的十年是他们俩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
席勒文学创作历程概况
青年时代 第一个创作高峰期 《强盗》《阴谋与爱情》,这一时期创作风格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愤青”,对德国社会的严格制度提出了质疑什么的~
青年时代的“狂飙”褪去后,席勒由激进革命精神转化为温和的改良思想。此后,席勒青年时代的创作宣告结束。 之后,在大概法国大革命时期,席勒开始致力于研究康德哲学,这一时期写成了《审美教育书简》等美学著作。
席勒创作阶段的第二个高峰(受歌德鼓励而重拾写作后直至逝世)创作的特点是以历史题材为主,善于营造悲壮、雄浑的风格,主题也贴近宏大的社会变革题材。
歌德文学历程
青年时期与席勒同是狂飙运动的代表人物,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比较具有反叛精神,(依旧是“愤青”)最有名的是《少年维特的烦恼》
老年时期是歌德创作最丰富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反映出来歌德重视实践、肯定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思想,说明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比前一时期有所增长。 《浮士德》的第二部写于这一时期
老年的歌德性格与《少年维特的烦恼》《葛兹》时期完全不同,已经渐渐失去了那种批判和革命的理性精神,变得有些“温文尔雅”
H. 德国剧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的创作特色是什么
早期是浪漫激情的,后期的创作是古典主义风格的
I. 席勒的有哪些代表作
《强盗》之所以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是因为作品中蕴涵的反专制思想深切的迎合了彼时德国青年的心理。此时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已经发展至高潮,而《强盗》一剧的主人公卡尔就是一个典型的狂飙突进青年形象。他不满于专制与格局并存的社会现状,却由无力改变。他追求自由,对当时的社会提出挑战,是典型的叛逆者,最后却只能悲剧收场。 席勒
《强盗》取得成功之后,席勒进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旺盛的创作期。从1782年至1787年,席勒相继完成了悲剧《阴谋与爱情》(1784年)、《欢乐颂》(1785年)诗剧《唐·卡洛斯》(1787年)等。欢乐颂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青年时代创作的高峰,它与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是狂飙突进运动最杰出的成果。此剧揭露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生活与宫廷中尔虞我诈的行径。《阴谋与爱情》无论在结构上还是题材上都是德国市民悲剧的典范。席勒摒弃了创作《强盗》时惯用的长篇大论,而是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讽刺。来自市民阶层的人物路易丝与宰相的对话:“我可以为你奏一曲柔板,但娼妓买卖我是不做的……如果要我递交一份申请,我一定恭恭敬敬;但是对待无礼的客人,我就会把他撵出大门!”直接质问德国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具有乌托邦色彩。 诗剧《唐·卡洛斯》以16世纪西班牙的宫闱故事为背景,以生动的情节表达作者的理想:通过开明君主施行社会改良。这个剧本是席勒创作风格的转折点,表明他已经由狂飙突进时的激进革命精神转化为温和的改良思想。此后,席勒青年时代的创作宣告结束。 1786年,席勒前往魏玛;次年,在歌德的举荐下任耶拿大学历史教授。从1787年到1796年,席勒几乎没有进行文学创作,而是专事历史和美学的研究,并沉醉于康德哲学之中。法国大革命时期,席勒发表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1795年),曲折的表达了席勒对暴风骤雨般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抵触情绪。他主张只有培养品格完善、境界崇高的人才能够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这也是在《唐·卡洛斯》中宣扬的开明君主思想的延续。尽管如此,席勒始终没有放弃寻求德国统一和德国人民解放的道路。他的美学研究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结合得非常密切。 1794年,席勒与歌德结交,并很快成为好友。在歌德的鼓励下,席勒于1796年重新恢复文学创作,进入了一生之中第二个旺盛的创作期,直至去世。这一时期席勒的著名剧作包括《华伦斯坦三部曲》(1799年)、《玛丽亚·斯图亚特》(1801年)、《奥尔良的姑娘》(1802年)、《墨西拿的新娘》(1803年)、《威廉·退尔》、《欢乐颂》等等。这一时期席勒创作的特点是以历史题材为主,善于营造悲壮、雄浑的风格,主题也贴近宏大的社会变革题材。 《威廉·退尔》是这一时期席勒的重要剧作。戏剧取材于14世纪瑞士英雄猎人威廉·退尔的传说。这一题材原本是歌德在瑞士搜集到的,他将其无私赠予席勒。席勒从未去过瑞士,却将这一传说诠释得极为生动。瑞士人为了感激席勒,把退尔传说发生地四林湖沿岸的一块极为壮观的巨岩石命名为“席勒石”。《威廉·退尔》以瑞士独立斗争为背景,在歌颂民族英雄的同时也歌颂努力争取民族解放的壮举,在欧洲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 除戏剧创作外,这一时期席勒还和歌德合作创作了很多诗歌,并创办文学杂志和魏玛歌剧院。歌德的创作风格对席勒产生了很大影响。1796年,两人共写了上千首诗歌,而歌德的名作《威廉·迈斯特》和《浮士德》第一部也是在这一时期成形的。 总体来说,席勒这一时期的创作是古典主义风格的,早年的浪漫激情已经几近消失。席勒和歌德合作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