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瘠风格
1. 汪峰的摇滚乐是什么风格的
从风格上汪峰属于标准的流行摇滚,师承我们所熟悉的Bryan Adams、Michael Bolton,当然,还有迪克牛仔等——他们从演唱上首先承认并强调了大众层面对摇滚乐最庸俗的解读,即一定要吼起来,然后仅基此一点,得理不饶人地将他们从编曲、配器到曲式结构等等一切方面皆与日常流行歌曲别无二致的歌曲改吼为摇滚歌曲。
这有些像那些广场舞的配乐,将节奏劲爆的迷笛鼓点置于那些红歌本来的管弦配器之前,OK,红歌自此变为舞曲。
再说歌词,即汪峰希望表达的价值观念——若干脆像Bryan Adams、Michael Bolton或迪克牛仔一样仅以男欢女爱为主,那显然有悖其死水微澜的战略方针,于是,为了呈现其摇滚的,反叛的,敢于冒大不韪的一面,他鼓足了勇气,去耻笑明星的无聊生活(《名利场》)、谩骂基于金钱的爱情(《蹩脚的爱情》)——而更多时候,他的歌词并没有上面两个例子中那么具体的东西,而是令人瞠目的大而无当,如对青春的逝去深表惆怅(《春天里》、《再见青春》),而最新劲曲《生来彷徨》则对人生的某些本质问题发出拷问。汪峰没什么个性,即便有,他也将之藏得很深,而不会像多数摇滚人物那样,时刻把它们张扬起来。
2. 知识可以用贫瘠来形容吗
土壤,反义词是肥沃 【释义】 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 【反义词】:富饶、肥沃 【近义词】:贫乏、瘠薄 【例子】:这贫瘠的土地,养育了不平凡的人们。
3. 不同文化建筑风格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体现了一种文化类型,建筑的文化风格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或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地理背景。中西建筑文化在建筑特色、艺术形式、人文理念,尤其是发展渊源诸方面之明显不同的根本成因在于其生成的文化土壤不同,即不同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的背景的显著差异性。
一、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分析比较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性格、历史文化等因素差异之影响,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从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主要是土木制品,采用框架式结构,榫卯安装,梁架承重。在造型上重视曲线美,气韵生动。而西方传统建筑材料主要是石质制品,采用围柱式、券柱式结构,墙柱承重。在造型上重视块、面的应用,形态厚重。中国传统建筑的砖木结构适应小家小户的个体生活,凭借经验和巧思即可成功,故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始终没有上升到近代力学的研究高度。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多兴建大跨度的拱门、穹隆以容纳上万会众,要有精密的力学知识,由此促进了结构力学的发展。从建筑布局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为群体组合,即由一个个的单位建筑组合而成一个大的建筑群,空间上横向扩展,讲究中轴对称,追求纵深效果。城市布局多为矩形或方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封闭的、严谨的,追求内在的含蓄和私密性;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多注重单体的建筑艺术效果,空间上垂直扩展,讲究突兀高耸,追求立面效果。城市布局多为同心放射状。整体风格是外向的、开放的、活泼的,追求外在的进取和自由性。
从装饰色彩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由于是木构件,需要油漆或涂料保护,色彩以红、黄、绿、蓝为主色调,台基多为汉白玉,鲜艳夺目,具有强烈对比的性格特征。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由于多使用石质材料,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具有调和性格特征,但内部装饰鲜色彩丽,追求一种光怪陆离、迷乱、朦胧的宗教感应氛围。从建筑理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具有温和、实用、平缓、轻捷等特征,表现的是入世的生活气息,实践理性精神(或功能性)较突出,故谓之为“人本主义建筑”。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具有冷硬、敦实、突兀、玄妙等特征,体现的是以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宗教神灵精神或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观念,故谓之为“神本主义建筑”。
从时空观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偏重于建筑的时间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则强调建筑的空间因素。具体来说,中国建筑首先通过营造数重进深、曲折幽深、连绵不尽的群体组合效果体现浓厚的时间精神,中央至尊的文化理念变“空间之中”为“时间之中”的建筑表现乃“中轴线”布局。中国建筑居室分配的传统习俗表现为时间意识的长幼有序,而西方建筑首先以哥特式为代表将结构上的独体化和强烈的向上冲刺的空间意识表现得最为充分。此外,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导致西方建筑内部垂直空间的广阔度和外部整体造型运动感的空间意识之超常扩张得以进一步夸张。从价值观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表现为“新陈代谢”(认为建筑是人为的),突出“善”字,即注重建筑的实用性;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表现“永恒”(认为建筑是神为的),突出“美”,即注重建筑的艺术性。
从历史变化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从古到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千篇一律,变化很小。“大一统”、共性特征突出;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则不断创新,风格不断变化,具有个性突出、多姿多彩的特点,先后有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拜占庭、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帝国风格等建筑。
从美感效应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旨在缩小主客体的“认同”距离,给人以“亲近”的感觉;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旨在扩大主客体心理距离,使人产生“崇敬”、“仰慕”的感觉。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温柔敦厚,气韵生动,曲线美突出;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雄浑厚重,飞扬跋扈,块、面体积感强。
从游览鉴赏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重在动态的“游览”而不是静态的“观望”,人置身建筑之中,步移景换,情随境迁,可仔细玩味各种线条的疏密,色彩的浓淡,体积的变化,体察实与虚的转换,从而领悟到建筑的神韵。而欣赏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则像欣赏雕塑作品,它与周围是明显分离的,它的外界面就是供人玩味的,它是暴露的,放射的,其欣赏的方式重在可“观望”而不是可“游览”。
二、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
地理环境原因 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繁复屋顶形式的群体建筑。中国人选择木结构建筑的原因在于:第一,古代中原林木很多,便于就地取材;第二,中原地区适合建筑需要的石材相对较为难觅,且搬运不便;第三,受文化观念的影响,除陵墓建筑外,中国古人并不刻意追求建筑的永恒。在传统(古典)建筑结构形式上,西方与我国有显著的区别: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多土木结构,梁架承重;西方传统(古)建筑多石质结构,墙柱承重。由于西方(古希腊、古罗马)自然环境特点(多裸露的山石,缺少树木)特别是山石地质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体现出以石为本的风格,即主要采用冷而硬、厚而沉、庞而大的石块,以追求一种高大、强大、神秘、威严、震慑效果和体现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精神。精神现象总是与空间意识紧密联系的。
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方文化浓厚的空间意识,与最早发源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有关。作为西方文化重要发祥地的古希腊,代表了地中海文明的灿烂辉煌。浩瀚的地中海上散布着众多岛屿,互不连续,互相分立,其农耕混合制经济与渔业活动使生活在这里的西方民族对地理方位、空间布局的感受较强,极容易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受。古希腊众多的岛屿相对隔离,无形中孕育了古希腊民族的空间观念,积淀了其“纯空间”的潜意识。多变的地形,客观上在西方人观念上造成了“空间是可以被限定的、有限的”思维定势与认识模式。虽然我们还不能说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观念就直接地源于地中海沿岸复杂的自然背景,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种特有的地形,无疑促进了这种空间意识的萌芽,并在以后西方文化形成其空间型特征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生活在农耕地理环境的东方人,在平缓绵延的冲积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有规律,劳作相当有序,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的田园生活。其单一农耕型的经济结构,对四季变化依赖较大,人们容易产生强烈的时间意识。
这种不同的时空观自然影响到建筑风格的差异,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偏重于建筑群体的时间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则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因素。由于东方各民族多生息于大河流域,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且相对稳定,生存环境又处于同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状态,因此东方民族多养成清静淡泊、自然无为、温顺好养、追求和谐等文化特点。西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较差,且生活方式不稳定,时常要与自然抗争,与外敌斗争,故形成拼搏、竞争、重实、求真等文化特点。同时,东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疏松,灌溉便利,光热水土诸自然因子组合良好,农耕生活节奏稳定而有序,遂产生“天人合一”“、中庸”等思想;希腊等地中海地区欧洲民族,气候属夏干冬雨的地中海式气候,土地贫瘠,光热水土自然因子组合不谐调(西欧的自然因子亦欠谐调),加之海上生活常常与狂风恶浪搏斗,故产生“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等思想。这种文化观念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中国传统建筑比西方传统建筑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风格上也相对平和、含蓄一些。
文化观念原因 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除了地理环境原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观念特别是时空观念、宗教文化观念、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
(1)时空观念的影响分析:时空观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在建筑学领域,大多数学者认为,建筑时空观是人们规划设计、观览游历建筑单体和群体组合时对建筑设计布局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感悟。时间和空间虽然密不可分,但由于地域和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建筑文化对二者的取向又各有倾向,西方建筑文化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观念,中国建筑文化则偏爱建筑群体的时间意识。古希腊文明起源于海洋岛屿之间的交往,每座岛屿的孤绝无依,面对空间分割的地理景观,使希腊人很早就产生了强烈的空间意识感受。这种意识表现在对外在世界的科学认识和描述上,便是世界的存在是物质,物质又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则相互独立存在,这种存在表现出鲜明的空间特点。海森柏在《严密自然科学基础近年来的变化》一书中指出“:在原子论中,只有物质的最小不可测的组成部分(即原子),被认为是‘存在’的东西,它唯一的性质就是占据空间。而各种可感知的事物,其质的差别必须用原子在空间中的不同形状、运动和排列来说明。”这不仅为我们描述出了一幅古代希腊人空间意识构建的画图,而且标志着西方空间意识的渐趋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意识不断地得到强化和证明,西方文化也就沿着这一途径,创立了其科学观与文化观。空间的特点是永远的“多”,而不是“一”;永远的差异性、有限性,而不是统一性、无限性。西方科学的基石和手段实际上都是建构在这种空间特点上的。
赵军先生在《文化与时空》中论述到“从原子论,几何学到牛顿力学,无不实践着空间思维的原则。相对论真正引入了时间观念,但它还不是时间型思路。它的空间因时间而改变位置,但不因时间的改变而消失或产生,这就是相对论和中国古代思想依然不同之所在。”西方自然科学的这种认识,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哲学及各种文化,使之显示出其空间思路的思维定势,并影响到各种具体的文化现象,其中包括西方建筑的文化现象。
中华民族有近六千年悠久的历史,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有以阴阳学说为主体,天人合一的道教思想;有以礼仪、中庸为主体的儒家学说;有强调轮回、因果辨证关系的佛教思想;还有生产实践和地域因素形成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无不一再地渲染中国建筑的时间观念。
正因为有这一种时间观念,于是在有限的生命形式中追求无限的生命价值,在个体生命的有限过程中追求群体生命的无限延续,从而尊祖、重嗣,形成了以“孝”为中心的宗法家庭观念,以传宗接代、群体生命的绵延不断而在时间上获得个体生命的不朽。在精神上,则提倡积极“入世”,讲究道德文章,以垂训于后代而万世流芳,极力追求精神生命的超越与无限。儒家学说如此执着地苦苦追求人生之无涯,证明了其首先从时间哲学角度思考人生问题的重要倾向。佛家思想具有因果轮回的时间意识。中国佛教认为,宇宙本为时空概念的组合。众生、万物都是无始无终的生命大海中的现实。而现实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和合,流迁不息的。过去的积累是因,现在的是果;现在的积累为因,将来的为果,因果重重,相续无尽。上溯过去无始,下推未来无终。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由各种现象相互关联所造成的,然后经过成、住、异、灭四个阶段,又孕育了新生命的开始。佛教这种轮回的时空观,实际上是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纳入了循环往复的时间序列之中,可见其所强调的也是时间意识。
中国民间与民俗文化更具有浓厚的时间文化意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俗话、俗语、常言等表达方式凝炼了中华民族的时间观念。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日夫妻百日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如先入为主、先到为君、长幼有序的民俗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些都是中国人时间观念的体现。概而言之,中华文化思维对时间充满了偏爱。尽管在人们的传统宇宙观与人生观中不是没有深沉的空间意识,其宇宙观本身就包蕴时空两个层面及两者的相互转化。尽管中华古人在观念地构建其宇宙观时不会无视与抹煞空间的存在,但中华民族更偏重于对空间之运动形式即时间而不是对空间存在本身的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时间观深刻地体现在中国的建筑文化中。
(2)宗教文化观念的影响分析:中国是一个宗教文化观念比较淡薄的国家,宗教的入世观念、功利色彩比较浓厚。宗教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不大。如最早的佛寺是在官府的基础上建的,因此与封建社会时期的其他建筑在形式上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宗教建筑或是采用官式建筑的尺度模式,或是采用民间建筑的特点“,神化”、“出世”特点不突出。中国佛塔也是世俗楼阁的仿造。因此,有人说“:寺庙是世间衙署的翻版”、“红尘世界的倒影”。中国宗教建筑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与“实践理性精神”。而西方宗教建筑则刻意体现“宗教神灵精神”和“出世”思想。中世纪建筑哥特风格的基督教堂,以高耸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光怪的装饰,反映了西方人征服自然、向往天国的文化观念,直刺苍穹的尖顶,也表现了人们崇拜上帝的宗教热忱(把目光引向天空、向往天国、忘却现实)和对尘世幸福的渴望。建筑师们旨在歌颂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极的美。
(3)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分析:我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各类建筑的体量和形式大都方整划一、主从分明、轴线贯通、秩序井然,而且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千百年保持着统一的风格,基本形式没有大的变化。这种现象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即国家统一、皇权至上、等级森严、典章完备,生产与生活方式变化幅度很小,思想意识的传统性很强(大一统观念),突出地刻画出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观念和人们的生活节奏。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思想对古建筑的影响极大,这主要表现在我国传统(古典)建筑在文化上具有三大特点:①以大称威: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阿房宫等无一不以大称威的杰作。②以中为尊:如周都选址上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都)”,在都城规划上,要“择国之中而立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应建在中轴线上。③礼制至上:即建筑具有十分森严的等级制度观念,这从屋顶形式、台基高低、面阔间数等可见而知。
而欧洲的古希腊建筑亲切明快的风格,城市布局呈同心放射状并普遍建有面积较大的广场,反映了西方社会民主的开朗的生活;古罗马建筑雄伟、敦实、豪华的风格,则是奴隶主穷兵黩武、骄奢淫逸的生活写照(如凯旋门、斗兽场等)。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经这样说“:建筑是一面镜子,它忠实地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无论是欣赏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还是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都应该注意从传统政治文化上去仔细体会和把握。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统一性,忽视差异性;强调群体,忽视个体。西方则与之相反。这些都在建筑文化中有所反映。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与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地理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找到一些形成原因,得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4. 谁能明确说说山西人的风格,它的共性主要体现哪些
本文所讨论的山西人既非一般意义上的中国人,也非个别意义上的山西人,而是特殊意义上的山西人,即是说以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山西的特定人群作为山西人的考察对象,这种研究既不同于一般人类学语境下的宏观研究,也不同于旨在寻求个别心理特征和性格结构的微观研究,而是就特定人群的文化生态所作的中观研究。在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在现象与本质的交织中,运用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原理,通过对山西人性格的批判性反思,来探索山西人性格重塑与再造的话语转换与时代变奏。
一、山西人性格的地理文化差异
一般说来,个体性格的形成受遗传、家庭、学校的影响较大,而群体性格的形成则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山西人作为中国人,无疑具有一般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如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一书中把中国人的性格总结为八点:老成敦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诙谐,因循守旧。鲁迅则在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中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和劣根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则把一些中国人讥之为“酱缸蛆”。
其次,山西人作为中国的北方人,又具有北方人的性格特征。就中国的南北方而言,北方往往意味着干旱、寒冷、贫瘠、强悍和壮阔,南方则成为温暖、湿润、富庶、发达、柔婉、清丽的同义语。孕育中华文明的两大河流黄河和长江也不同,一则以雄浑著称,一则以清奇见长。梁启超主张“南老北孔”:哲学上儒家成为北方文化的主流代表,道家则反映了南方文化的精神气质。南北差异和冲突国外也如此,如朝鲜、日本、越南、美国、英国等。
最后,山西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山西人多山性少水性的性格特点。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的东部,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山地面积约占70%。山多水少,水资源严重缺乏,因而山西人的性格多山性少水性(如多稳定性少流动性,多原则性少灵活性,多封闭性少开放性,多儒家传统少道家思想,多质朴少浮华等)。
山西人的性格基本上都是由此决定和派生的:高山挡住了人们的去路,使人们视野狭窄;交通闭塞又使得人们信息封闭,内外交往不发达;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的农耕生活,使他们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守土不离乡,安土重迁,恋家爱乡,成为挥之不去的不老情结,流进血液注入骨髓,使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生态无不打上了鲜明的黄土地烙印,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正如孔子所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如行云流水,变动不居,周流无滞,快乐无比;仁者似崇山峻岭,厚重不迁,高不可攀,万寿无疆。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得也是山的无私性和水的兼容性。以山水喻人性,可谓是形象贴切又逼真。此外,同样是山西人,由于受亚文化的影响,又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如晋北人粗犷尚武,晋中人精明重商,晋南人礼让文雅等。
5. 跪求瑞士建筑的风格
极简主义和设计理念
工程师们高度理性化的设计理念对瑞士建筑风格影响深远。简单和纯粹明晰的建筑概念是各个时代的恒定元素。极简主义和简约作风得以在文化差异很大的瑞士的各个地区蓬勃发展,重要的因素在于它和当地民众崇尚简约的品性相符,豪华绚丽和矫柔造作的浮华之风被瑞士人所摈弃。 每个建筑艺术家也是营造师,他在施工过程中要关注设计的持久性、手工质量的坚固性以及细节设计的周密和谨慎。
1830年代瑞士联邦共和国的国家建筑诠释了理性化、无多余装饰的理念,其风格和文艺复兴早期的"市民阶级"的弗洛伦萨之风一脉相承。瑞士联邦建造的第一座建筑,今天是联邦大厦西楼,它成为这一简约特征的代表。这种结构和形状上的极度严谨和洗炼,造就了一大批建筑作品,却一再引起了同样强烈的争议。勒?科比西尔的理性建筑本身一度成了传统建筑圈的仇视目标。汉斯?施密特曾非常夸张却一针见血地写道:"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功能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
在文化贫瘠和经济困难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筑先驱们又重新倡导极简主义,预示着新时代的来临。新期刊"建筑 + 居住"明确代表了这种简单清晰的设计理念。以马克斯?比尔(Max Bill)(1908-1994)为中心的团体推动极简主义的发展,他是设计、绘图、艺术和建筑设计等诸多方面的天才。在洛桑举办的1964年博览会,不仅成了展示瑞士技术成就的盛会,而且也是极简主义造型设计和艺术的大观园。新一代建筑家从老一代巨匠弗莱特(Wright), 勒?科比西尔和米斯?冯?德罗(Mies van der Rohe)的精神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一种独特和实用的现代建筑设计形式。极简主义的理念并未阻止瑞士建筑师们与国际潮流齐头并进,在一个开放的、富有动感的空间赋予造型以立体形象感。由第五工作室(Atelier 5)设计的著名的伯尔尼近郊哈勒(Halen)住宅区,将理性化和富于表现性的建筑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只有极少数建筑师能够用表现力丰富的立体形式来进行"出位"的设计 ,其中尤其突出的是瓦尔特?马?福德勒(Walter M. F?rderer)的水泥教堂。
冷静谨慎的建筑氛围
在全世界风靡一时的鲜明的表现主义和19世纪末的新巴洛克大型建筑设计风潮、二十世纪80年代的 后现代主义和新兴的解构表现主义,在瑞士被谨慎地接受和有节制地运用。马里奥?博塔作为"巴洛克"风格建筑师,他的建筑和空间装饰富丽,惯于运用各种手法营造气氛。 但和提契诺学派的任何一位同仁一样,他对古典几何基本原理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它的建筑构形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象提契诺学派建筑师一样,瑞士德语区建筑师在二十世纪70年代孜孜不倦地汲取了意大利建筑大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 关于建筑构形和城市地带的理念。而新古典主义和瑞士人的民族特质格格不入,所以未被接收。他们已研究了这个国家的近代建筑传统。迪纳和迪纳建筑设计事务所(Diener + Diener)的建筑代表了一种新极简主义的开端:从早期工业建筑清晰简洁的构形和现代主义的精神中获取灵感。沃州(Waadtland)的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 解构主义的代表人之一,在巴黎拉维埃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的设计上,其实也是以类似的方式将先辈们的设计传统发扬光大。
瑞士人的简洁严谨的风格引起了国际建筑界的广泛回响,尤其是在 仿古拼凑的过度泛滥之后,这种朴素无华的风格就像盛夏的雷雨,给浮躁的尘世带来了一片清凉。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布克哈特 + 苏米(Burkhalter + Sumi)、吉贡 + 古耶(Gigon + Guyer)、摩尔热 + 德格罗(Morger + Degelo)以及其他许多优秀的建筑师将简约风格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的建筑设计成果属于新现代主义革新争鸣中的珍品。对于随之而来的对瑞士建筑风格的嘲讽 "瑞士盒子",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作出了回应:他们将看似平淡无奇的材料赋予其感性的内涵,将实体形状和空间的构型赋予丰富的暗示和联想。
双双荣膺 普里策奖(Pritzker-Preis)的著名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作为充满激情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他们对表面和几何形体的设计,是否和瑞士的传统精神背道而驰?他们推崇精确的细部设计,用令人惊异的形式来取得疏离效果,他们的风格是否是一种特立独行?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两位巴塞尔的建筑大师一贯坚持用尽可能少和节制的方式来取得所需的效果。他们的理念基础源于极简主义,但是是一种重新诠释的极简主义,他们的设计与标准偏离,而这种偏离恰是他们设计中的关键性元素。
6. 达明安·赫斯特的风格
赫斯特对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一直很感兴趣。他常常往自己的作品中注入医学的元素,比如药品,药橱和药片等;他的“点”画模拟的是医学颜色代码。赫斯特也常常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比如办公桌椅和香烟,这在作品“对逃亡的后天无能”[The Acquired Inability to Escape]里可以看得出来。尽管作品里并没有人类作为主角,但却暗含着人的缺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人造环境,简洁干净的现代玻璃窗的设计同样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水族馆或者是动物园。尽管,赫斯特通过玻璃窗里的香烟想要展示的是逃离的概念,但因为玻璃窗是密封的,所以从这个白领存在的空间里逃出去是不可能的。一把转椅和一张桌子,这种典型的办公用品元素,被用来当作人类存在过的标志,就象人类学的手工艺品。赫斯特通过这件作品,也在暗示生活不能在一个贫瘠和人造的环境里,被简化的只具有功能性。
赫斯特对于生物生命的有限性也十分感兴趣。他最著名的“自然历史”系列作品由动物尸体组成,部分作品还经过切割,保存在甲醛容器中。该系列的标志性作品《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是一条用甲醛保存在玻璃柜中的5米长虎鲨。“迷途的羔羊”[Away From the Flock,1994]也是其中之一,是一只泡在这种液体里的羔羊。在作品“女孩,喜欢男孩,就像男孩,喜欢女孩,就像女孩,喜欢男孩”[Girls, Who Like Boys, Who Like Boys, Who Like Girls, Like Girls, Like Boys,2006]里,画的表层装饰满了非常漂亮的彩蝶,不过也有让人忧虑的剃须刀。赫斯特在此提醒观众的是生命的短暂。虽说蝴蝶让画的表层变得非常漂亮,但是剃须刀让人联想到的是“镜中花月”的画面,它提醒我们危险的存在和物质的美的非永久性。作品的名称取自1995年英国著名流行乐队,模糊乐队的一首歌“男孩和女孩”,画布上的色彩突出的是生理吸引的复杂性。
赫斯特是国际公认的英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近来,他开始致力于在伦敦和格洛斯特郡拓展新的展览空间,以此来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时,他打算在格洛斯特郡建立一个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