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说说缅甸建筑的特点

总的来说,东南亚风格继承了自然,健康和休闲的特质,大到空间打造,小到细节装饰,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手工艺制作的崇尚。东南亚园林对建筑材料的使用也很有代表性,如黄木,青石网板,鹅卵石,麻石等,旨在接近真正的大自然。
东南亚防风格主要以宗教色彩浓郁的深色系为主,如深棕色,黑珠色,褐色,金色等,令人感觉沉稳大气,同时还有鲜艳的陶红和黄色等。受到西式设计风格影响亚让你联想后浅色系也比较常见,如珍珠色,奶白色等。而在家居方面,当清凉的藤椅、泰丝抱枕、精致的木雕、造型逼真的佛手、妩媚的纱幔等等,都和谐地兼容于一室时,我们便能准确无误地感受到那种东南亚的清雅、休闲的气氛。
东南亚风格最大的特色在于无负担地随性坐卧里,舒缓紧张的情绪。印尼的木雕,泰国的锡器可以拿来作为重点装饰,即使随意摆设,也能平添几分神秘气质。做工精细,设计巧妙的拱形烛台,则给家带来宁静。这些都是成就东南亚风情最不可缺少的道具.

㈡ 缅甸的建筑风格是什么样的

仰光(Yangon) 仰光地处富饶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河下游.距出海口34公里.是缅甸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人口500多万.仰光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绿树成荫、鲜花常开.有“花园城市”之称。仰光古称“大光”.十八世纪中是仰光河畔的一个渔村。1755年改名为“仰光”(缅文意为“战争终止”)。 仰光港为深水港.可进出万吨轮.是缅甸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仰光也是全国的航空枢纽.北郊建有敏加拉洞国际机场。 仰光市内主要景点有: 大金塔(Shwe Dagon Pagoda):是仰光最具代表性的景点,踏高110米,坐落于市内一座小山上,表面涂有72吨的黄金,塔顶由近3000克拉的宝石镶嵌而成。整个建筑群非常雄伟,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夺目而耀眼。传说是保存有佛祖八根头发的商人两兄弟建成,已有2500年的历史。 大金塔缅语名“瑞德宫”塔.耸立于仰光市中心丁固德拉山岗上.是仰光市的地标。大金塔始建于公元前588年.相传塔下藏有佛祖释迦牟尼的八根佛发.是著名佛教建筑和人类文化遗产。在缅甸百姓心中有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每逢月圆曰或佛教节日.大金塔都有盛大的佛事活动.香客信徒云集。大金塔主塔高368英尺(110多米).占地14英亩.从底至顶按坛台、云锣座、缘钵钟座、飞檐座、莲座、蕉包的次序层层砌高。顶部由宝伞、风标和钻球组成。镶嵌着无数的宝石翡翠.最顶端镶有重76克拉的钻石。4座中塔和64座小塔呈众星捧月状环绕在主塔四周。风格各异,错落有致.整体合一,每座小塔的壁龛内均供奉着大小不一的佛像。主塔和小塔上贴满金箔.仅主塔贴金就重达7吨多。大金塔上下四周悬挂1万多枚金银风铃,风吹铃动,声传四方,悦耳动听。大金塔东、南、西、北四方建有四道正门,每门入口处均有造型独特的缅式狮身人面兽守护。南门建有电梯.供国宾及外国游客登塔使用。塔东北角有一棵菩提古树.相传是从释迦牟尼金刚宝座的圣树苗中移植而来。东北角和西北角有两座古钟.一座约16吨。系1778年缅王捐铸。另一座约40吨。系1841年缅王捐铸。塔南侧为大金塔博物馆。陈列着信徒捐赠的佛像、金银器皿和其它物品。 甘道基皇家太湖 在高大的合欢树和棕榈树丛中.皇家大湖(缅语名“甘道基”), 如一颗碧绿的翡翠镶在仰光市区,湖西的高岗上矗立着金光灿烂的大金塔;湖东是美丽的卡拉威宫,湖北面是绿树成荫的昂山公园,湖岸环绕着木走廊,是散步和欣赏湖滨美景的好地方,湖北建有一宽大的柚木平台,是远眺、拍摄大金塔和卡拉威宫的绝佳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观赏倒印在湖中美丽的日出和醉人的日落。 卡拉威宫 卡拉威宫是缅甸风格的代表性建筑,设计别具匠心,造型为两只传说中的神鸟——妙声鸟.背驮一座宝塔.浮游在皇家大湖上。建筑周围的雕刻及大厅内的装饰.描绘了缅甸主要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场景,金、红两色是整个建筑的主体色彩.象征吉祥、安乐。 卡拉威宫 (Karaweik Palace): 是仰光市内景点的标志之一。是一艘浮于湖中的鸟型大船,很有特色。外观金碧辉煌,里面装饰豪华。每天晚上7点至10点有缅甸民族歌舞表演,以自助餐的形式开放。 茵莱湖(Inle Lake) 位于仰光市北部,湖面宽阔,湖水清澈.湖畔绿树成荫.碧草如茵,繁花似锦,湖周有多个公园,是仰光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湖边树丛中,风格各异的豪宅别墅、茶餐厅、宾馆或隐或现。在湖边的咖啡馆悠闲小坐,清风习习而来,远看蓝天微云、白帆点点,让人不禁入忘我之境。湖滨还有缅甸划艇俱乐部,对这个水上项目有兴趣者可以在这里花不多的钱当一次“一日会员”,由专业划艇运动员陪你到泛舟湖上,体验一次竞技之乐。缅甸国宾馆也建在湖畔。 茵莱湖长22公里,宽10公里,是缅甸主要的风景区。茵莱湖三面环山,处于盘地中间,湖面非常宽阔,湖水的颜色随天气变化。乘船游茵莱湖是主要的旅游项目,浩瀚的湖面上有集市、菜园、寺庙、学校、工厂、酒店、参观等。湖上船不多,在浩瀚的湖面上航行,正是“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昂山市场 (Bogyoke Market) :位于市中心,是仰光市内最大的旅游工艺品市场,除供应仰光市民日常用的各种百货外.还出售各种特色旅游纪念品、天然宝石、翡翠玉器、金银饰品、金线绣、木雕、漆器、皮具、藤器等传统工艺品.是外国游客的主要购物场所。是外国客人购物的天堂。 苏里塔Sule 位于市中心.闹中取静.塔高46米.塔身镀金.塔基呈八边形。据传建成于2000多年前迎接圣物的和尚自印度返回后,以Kakusana菩萨时代的保护神Sule的名字命名。周围遍布出售工艺品的摊贩。 波特涛塔Botataung 又名千佛塔.与Sule塔同时建成。据传从印度来的护送圣物的千佛陪葬于此。1943年被皇家空军炸毁.20世纪下半叶重建。重建中发现了许多2000多年前的文物和珠宝。游客可进入塔身内部观赏保存圣物的密室。 巧达吉卧佛塔 塔内有长70米的卧佛雕塑。雕塑完成于1907年,20世纪60年代重修。佛脚上的108种佛迹清晰可见。旁边的英文说明逐一解释各种佛迹的含义。 中心公园 位于仰光市政厅附近的中心公园,又叫玛哈班都拉广场,是为纪念抗击英殖民者的民族英雄班都拉将军而得名。公园中央的独立纪念碑高42.72米,像一枚刺向苍穹的宝剑,象征着缅甸的自由与独立神圣不可侵犯.也向后人讲述着班都拉将军为争取缅甸独立而牺牲的英雄事迹。公园边的仰光市政厅,是一黄色的缅式风格建筑,外观庄重、装饰精美,游客均会到此拍照留念。 珠宝展览馆 1992年建成,由南、北两楼组成,南楼设有珠宝拍卖厅和贵宾休息室,每年的珠宝交易会和玉石拍卖会均在此举行。两楼间安放着缅甸的国宝…33吨的老坑玻璃种玉石,当年缅甸政府用大队官兵,历时数月才从开采地运到此处。北楼是一幢4层建筑,顶层为珠宝和矿藏展览厅,陈列着缅甸自独立以来收藏的各种国宝级珠宝玉石珍品,令人在大开眼界之余更增加不少知识。其中有个展台展示的是玉石的等级和分类,玉石爱好者是非看不可。展厅北侧还陈列着缅甸主要矿藏示意图,展有缅甸的各种矿产样品.并配有一个缅甸地图沙盘,全缅各地的主要矿藏一目了然。其余楼层为珠宝首饰销售厅,游人在此可以购买到各种珠宝饰品 观音古庙 位于唐人街.由第一代华人移民所建,供奉着从故土请去的观音娘娘.历来香火旺盛.缈缈香烟中散发着暖暖的乡情。 国家历史博物馆 位于PYAY大街的使馆区.从历史、宗教、工艺等多方面介绍缅甸历史,一楼展示缅甸历史上历朝的珍宝,二楼展示各类佛教艺术品,三楼是绘画为主的艺术品。 丁茵水中佛塔 丁茵(Thanlyin)的水中佛塔(KyauktanYele Pagoda),在众多缅甸塔群中独树一帜,别具匠心,塔群建在河中心的小岛上,需乘渡船方能到达。信徒在这里放生鱼,是该地的一大特色。沿途可观赏丁茵大桥,Kyaik Kauk Pagoda、以及具有浓郁殖民色彩的丁茵(Thanlyin)小镇,沿途秀丽的田园风光和绿树丛中点缀的缅式高脚茅屋也别有一番风情。如果时间富余,可在途中的椰林餐厅稍事休息.,品尝缅式小吃,体会一把忙里偷闲的田园夕乐。 二战英军公墓 为缅怀二战时期牺牲在缅甸的英国士兵,英国政府和缅甸政府在仰光郊区桃疆为他们建了一座纪念他们的公墓。 特色建筑 仰光作为曾经的殖民城市.多座建筑保留了西方建筑风格.还有西式风格与缅甸特色的混合建筑.更具艺术色彩和视觉美感.如仰光市政厅、天主教堂、海关大楼、仰光火车站等。

㈢ 缅甸的风土人情

缅甸人一般不在星期二出门办事,认为在这一天出门办事,一次不能成功,至少办两次才行。如在星期二有急事要办,出门前,迈出几步之后,必须再退回屋内,然后才上路,以示反复两次。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星期二把事情一次办成功。 送物:缅甸人崇拜佛教,乐善好施,但送给他人物品时,有一定的规定。一般来说,送物必须在星期一到星期六期间,星期天忌送他人物品,尤其禁止把衣服、沙笼送给别人。在星期一,缅甸人禁忌送牛给他人或向他人借牛使用;星期二,禁忌把木头、竹子等送给别人;星期三,禁忌把稻谷赠给他人;星期四,禁忌向他人索借金银制品。此外,缅甸人还禁忌在星期二、五、六借钱给别人。用手在缅甸、印度,有一个禁忌常会被初到者忽视,即当地人把左手看作是低下的、不洁净的。这是因为他们上厕所时用左手(缅甸的厕所里,不论档次高低,都有洗手设施,或是面盆,或是水龙头,亦或只有一个筒易水池,加上一把水勺),所以平时送茶、上菜、接物、递东西都不允许用左手,见面时更是禁忌用左手握手。我是左撇子,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刻骨铭心记住这点,以免狂忌。 建塔、拜塔的传统风俗 缅甸素以“万塔之国”著称,在这里,到处可见大大小小金光灿灿风格各异的佛塔。据缅甸学者考证,古代在蒲甘地区实际有佛塔5000多座,这些佛塔,全是缅甸人捐款修建的。虔诚的佛教徒把修建佛塔看作一生最大的心愿。他们平日舍不得吃穿,临终前把一生辛苦的积蓄捐献出来修建一座佛塔,才算了却心愿。正如缅甸人自己说的:“我们缅甸人在施舍时手决不会发抖”。不过,缅甸人修建佛塔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积德,以便摆脱苦海,来世升入天堂。 缅甸人无姓氏,只有名字,一般人在自己名字前冠一称号,以区别其性别,辈分。男人或晚辈自称为“貌”,称前辈为“吴”,称平辈为“郭”,女人通称“玛”,年龄大的称“杜”,缅甸人喜欢扎素色头巾,称为“岗包”。 缅甸人为了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不论男女老幼,下身都喜欢穿着五光十色的纱笼,就象我们说的围裙一样,穿起来看似有些邋遢,但却方便凉快。如果是在一些比较庄重的场合,男子穿的纱笼还讲究配套,即是用一条布巾以一定格式扎在头上,这叫戴“岗色”,上身则穿没有衣领的对襟式长袖短衫。女子穿的纱笼看起来比较薄,但多配有底裙,腰间还会系上银带或安上纽扣作装饰。 取名 缅甸人有名无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词,以示性别、年龄、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称“貌”(Maung,意为弟弟),表示谦虚,对幼辈或少年也称“貌”,对平辈或兄长则称“郭”(Ko,意为哥哥),对长辈或有地位的人则称“吴”(U,意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Aung Gyi),随着他的年龄和地位的变化,被称作“貌昂基”(Maung Aung Gyi)、“郭昂基”(Ko Aung Gyi)或“吴昂基”(U Aung Gyi)。 此外,还有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德钦”(Thakin,意为主人)、“波”(Bo,意为军官)、“耶波”(YeBo,意为同志)、“塞耶”(SaYar,意为教师和医生)的。 缅甸妇女不论已婚与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玛”(Ma),表示谦虚;对幼辈或平辈也称“玛”(意为姑娘),对长辈或有地位的则称“杜”(Daw,意为姑、姨、婶)。如有一位叫“丹敏”(Tan Min)的女子,随着她的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人们可称她为“玛丹敏”(Ma Tan Min)或“杜丹敏”(Daw Tan Min),她本人自称“玛丹敏”(Ma Tan Min)。 有统计,缅甸人取名所用的字总共不到100个,用这些字互相拼凑,取其声韵顺口悦耳即可。因而缅甸人重名的很多,为表示区别,往往在名字前或名字后加上籍贯或工作单位、职业名称等。 生活禁忌 缅甸人有“右为贵,左为贱”,“右为大,左为小”的观念。因此,缅甸人有“男右女左”的习俗。此外女人不能枕着男人的胳膊睡,否则男人就会失去“神力”,整日萎靡不振。 缅甸人视头顶为高贵之处,所以不能用手触摸他人头部,即使是十分可爱的孩童也不能抚摸其头。 与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给长者递接物品时,不能用右手,右手被视作是不洁净的。 缅甸人视太阳升起的东方为吉祥的方向,认为东方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方向,所以缅甸人家里的佛龛都供在室内东墙上。因此睡觉时,头必须朝东忌讳朝西,否则是对佛的玷辱,会招致不幸。缅甸人还认为西方是死神居住的地方,古代缅甸国王斩杀犯人时,都是出宫殿西门,所以睡觉绝对不能头朝西睡。缅甸人把东面和南面称为头顶部,把西面和北面称为脚尾部。家中长者的座位在头顶部,晚辈的座位在脚尾部。 在缅甸,女子穿的筒裙(缅语称“特敏”(TaMane))被视为不吉祥之物,不充许晾晒在超过人头的地方。因此男子忌讳在晾着衣服的绳索或杆子下穿行。如男子穿行,则男子身上的“神力”会丢失,并会倒霉一辈子。故此,到佛塔寺庙朝拜的信女,不得登攀塔座,只能跪在塔下瞻拜许愿,如要向佛塔、菩萨身上贴金,需交由男子代办。

㈣ 缅甸风情

缅甸是个佛教国家,城乡处处表现出佛国的特色。在城市,一座座雄伟的佛塔、寺院使居民的房舍黯然失色。在乡村,金碧辉煌的佛塔庙宇,与乡村简陋的高脚茅屋形成鲜明的对比。全国有30多万僧人,在大街上、公园里、小路上,常常可以碰到举止端庄、偏袒右肩、披着黄色袈裟的僧尼。在仰光,我雇出租车去某处会张居士,在一位僧人面前出租车忽然急刹住,司机问清僧人去什么地方后,对我说:“先生,我先把师父送去极乐寺再送你行吗?如果不同意,就请您下车雇别的车。”我同意司机的要求。车到了极乐寺司机下车恭敬地向和尚合掌道别,分文不取。我问司机,僧人的法名?司机说:“从不认识。”
在缅甸,所有的火车,汽车票出售窗口,无论所排的队伍有多长,僧人总是被群众护送在前购票,然后才是群众购买。有的僧人无论乘坐海、陆、空一切运载工具都享有终身免费优待的。原来,缅甸每年缅历3月(相当公历6月)国家对僧人举行经典大考试,僧人获得“三藏法师”称号后,就可获得这种优待。
一日,在阿瓦城玉佛厂,女老板邀我下饭馆,路遇不认识的僧人便一同邀去。僧人另席设座,每菜先供奉僧人后才与我们端来。我们待僧人食毕去了,才开始进餐。女老板数着念珠高兴地说:“今天机会太好了,供养了僧人,获得了功德。”若遇僧人讲经都要跪着听,部长也不例外。

吉祥树

在棒赛市,每见客、货汽车头上两旁均插有青翠的树枝,太常见了以致视而不见。后来在缅甸各地但见所有汽车都新插有两束油绿的树枝。这小小的树枝不能遮荫,何必要插它呢?一伺才知道插在汽车头上两旁的树枝作用可大呢。经介绍得知,这是一种叫“昂得别”的树。树尖嫩叶有点红棕色。从前,将士们在前方打了胜仗,人们用它欢迎英雄的凯旋。后来人们把它插在车上或家中以求吉祥。我常常出入于缅甸数千公里路程中,没有看见发生一起车祸,哪怕缅甸公路路况比不上我们国家的公路状况好。大家一议,这除了司机礼貌行车外,大概与“昂得别”吉祥树枝时刻警醒着驾驶员分不开。

市场无活鲜

缅甸副食品市场,鸡、鸭、鹅、鱼没有活鲜卖,都卖死的。因为市民信佛,不自杀亦不叫他杀。偶尔有一只活鸡活鱼出售,卖上两三天也卖不掉,如果是死的就容易卖了。缅甸人大都信佛,一般的人心地善良。一次,汽车在路上休息,见一同车姑娘向着一个拿着鸟笼的老汉走去。我正想,到仰光还有两天路,买了鸟怎么带?只见姑娘付了钱。双手从笼中取出小鸟举过头顶,慢慢松开了手,小鸟展翅高飞,啊,原来姑娘是买鸟放生。

出家是大喜的事情

在缅甸,男孩子都必须到寺院当一个时期和尚,少数家庭也有送女孩去当尼姑的。缅甸人送子去当和尚被视为家庭中一件大事,祝贺仪式办得比婚丧嫁娶还要隆重排场,往往遍请亲朋好友,大宴四天。有的人家搞送子出家这项活动,要花上一两万元。孩子去寺庙,还要隆重送行,让他穿太子服、王冠,骑白马(或乘车)游街串村。吹笛子、击芒锣、打法鼓、象腿鼓。在宝盖、孔雀扇护送下,载歌载舞,非常热闹。备不起马的,就由家长把孩子托在肩头一直送到寺院。最后由寺院主持为孩子剃发、披上袈裟,出家仪式才告结束。

㈤ 缅甸边境有什么特产

缅甸边境特产:

1、珠宝翡翠

缅甸是世界著名的珠宝玉石出产地,盛产的红宝、蓝宝、翡翠等珠宝玉石,品质上佳,要说去缅甸买什么便宜,不得不提珠宝。

2、木雕

缅甸的木雕很出名,最珍贵的要数由柚木,黑木,还有花梨木这样名贵的材料的雕刻而成的工艺品,体态与木纹肌理浑然天成,加之雕刻师们以恬静、圆满的内心世界面对生活去创作,赋予了木雕盎然的活力。

3、鱼板面

缅甸的国食是鱼板面——一种盛在丰盛的鱼汤里的米粉,通常配有香脆的香蕉片。

鱼板面上通常会装饰有卤蛋、阿恰布、油炸蔬菜或者一碟小扁豆粥。它通常用酸橙汁或者干辣椒来调味。

(5)缅甸风格扩展阅读:

缅甸服饰特点: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八大民族:缅族、克钦族、克耶族、克伦族、钦族、梦族、若开族、掸族。各个民族有其特色的民族服装,独显其民族文化。

同处于缅甸区域文化内的八大民族,在文化上有着共同的特点,也有着自己特色的文化。在服饰上这八大民族有着一些相同的特色,如这八大民族的女士都穿纱笼,男式都扎包头。但是在装饰上的不同就显示出了民族特色。

缅甸是一个将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

男女纱笼的穿法不一样,男式的笼基是在腰际结一个花球,女式的是左右裙端扭成带状,互相结住。虽然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

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

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

平时的生活中缅甸人都喜欢肩挎一个很有民族特色的颜色鲜艳的长带包。出席正式场合时的服装都很讲究。

男士要穿无领的对襟长袖外衣,内穿衬衣,并且头上戴用一条素色的薄纱或丝巾裹扎好的“岗包”,下穿拖鞋;女士正式场合穿颜色鲜艳的服饰,梳各式高而光亮的发髻,并戴鲜花。

㈥ 缅甸旅游有什么特色

因缅甸境内种族的多元,仰光市的餐饮也呈现包罗万象的特色,尤其以掸族、缅族、中国和印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当地食物的精髓包括以咖哩烹调的鱼、肉和蔬菜以及葫芦汤,缅甸料理的特色为比较油和咸但较不辛辣。 缅甸粽子:粽子是有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缅甸的基本食品主要是米饭和咖喱,拌有沙拉的鱼酱有许多种形式,米饭、其它菜肴与汤一起食用。米粉和鱼汤做成的鱼粉汤,椰子、鸡肉咖喱加面条做成的椰奶面条都是缅甸人最喜欢的早餐和便餐食品。 缅甸也盛产海鲜,在仰光和其它城市中大部分的缅餐和中餐馆中,螃蟹、对虾、龙虾和其它贝类都是非常受欢迎的菜肴。 典型的缅餐馆供应肉类和蔬菜食品,大部分的缅甸餐馆还可以做中国菜和印度菜,其它风味的亚洲菜包括泰国、越南、日本、韩国和新加坡风味的菜肴在缅甸也可以品尝到。西餐主要是在宾馆饭店中才有,在仰光有一些餐馆提供意大利菜。 缅甸有许多茶叶店,在仰光和曼德勒有几家快餐中心和快餐吧。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我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莱。如把芒果切成片,拌队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 缅族人占缅甸人口的大多数,遍居于缅甸全国。遵照佛教习俗,缅人每日只进两餐,进餐时间约在上午9时与下午5时。由于缅甸是大米之邦,所以缅人素以大米为主食,菜肴很简单,惯以咖喱为佐料。进餐时,大家围于矮桌四周,或蹲,或盘腿而坐,桌上放一碗咖喱菜汤,一碟鱼虾酱和几杯清水,人们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把米饭抓进口中。有时,汤碗里放一把汤匙,以备公用。一般而言,各家用餐都禁酒,但在酒店里可以饮酒。饭后,人们到水缸边洗手,然后喝水、吸烟或嚼槟榔。 缅甸饮食文化 缅甸缅族人喜食椰浆饭及拦有姜黄粉、椰丝、虾松的糯米饭;每餐必食一种叫“雅比”的鱼虾酱;菜肴喜放咖喱。缅甸克钦族人喜吃兽肉,他们习惯用火烤食,烤熟后撒上盐、用手撕食。缅甸克伦族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吸烟斗。酒列是日常必备之物,任何仪式上,人们都要以酒助兴。缅甸人一般早晨爱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喜欢备有辣椒油和辣椒酱等调味品。他们用餐习惯一人一把匙和一个汤盘,他们不习惯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饭灵巧方便。他们乐于菜齐后一起上桌用餐。 缅甸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讲究菜肴要丰盛,注重菜品要质精量小。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食甜、酸、辣味。 ③主食:以米饭为主,对水饺、蒸饺、馅饼、烤饼、烧麦等也很感兴趣。 ④副食:喜欢吃鸡、鱼、虾、鸭、鸡蛋及各种蔬菜;调味爱用蕃茄酱、虾酱油、辣椒油、辣椒酱和咖喱粉等。 ⑤制法:对烤、炸、爆、煎、烧、酱、拌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喜爱中国的川菜。 ⑦菜谱:很欣赏大拼盘、素鸡、吉利鱼条、姜芽鸭片、煎酿明虾、炸脆皮鸡、棒棒鸡、奶油菜花、炸板虾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爱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饭后有喝咖啡或热茶的习惯,不过他们爱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叶拌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搅拌后冲成怪味茶饮用)。 ⑨果品:爱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萝等水果;干果喜欢核桃仁等。 因境内种族的多元,仰光市的餐饮也呈现包罗万象的特色,尤其以掸族、缅族、中国和印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当地食物的精髓包括以咖哩烹调的鱼、肉和蔬菜以及葫芦汤等。缅甸料理的特色为比较油和咸但较不辛辣。 ·爽口香脆炸素菜:把胡芦瓜切段及豆芽蘸炸浆入油镬炸,前者炸起来十分爽口;豆芽则以脆口取胜,蘸自家调制的辣酱,酸甜又香口。 ·茶叶沙律:缅甸的沙律没有沙律酱,而用清香茶叶去提香,拌菜丝、虾米、缅甸珍珠豆(花生),蚕豆,用来佐酒或茶俱佳。 ·鱼粉汤:把鱼拆肉,以香茅和姜去调味,除去俗称的“泥臭味”,再用炒香的马豆熬汤,米粉尽收鱼汤的鲜味之余,伴菜有入口香而爽的香·蕉树芯、炸制, 鱼汤底浓到化不开。 ·咖喱蟹:主要以咖喱粉调味,拌洋 提香,辣度可随口味增多减少,肉蟹味浓郁又香口。 ·缅甸大虾:缅甸运来的大虾以多膏见称,烹调以姜油、蒜及咖喱粉,芫荽味很香,身长而肉嫩,入口如吃龙虾肉。 到缅甸旅游,最值得看的有5大特色 1\东西方文明的并存:在人文景观方面,缅甸保存着许多东方社会的传统,但由于曾经长期被西方殖民者统治,又有许多西方的特色.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亚洲特有的东西---男人和女人的穿着长裙,走在金色的宝塔旁边.但离此不远的地方,却又耸立着已被损坏的殖民地建筑物. 2\佛教建筑与佛教文化 3\热带风光 4\自然风光' 旅游景点: 1\仰光的大金塔,素面佛塔.皇家湖.翁山公园.百年火车站.茵雅湖. 2,曼德勒,爬曼德勒山. 3\蒲甘,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它曾是一个古代王国的中心.被损坏了的3000座庙宇分散在围绕该城的田园里,而它的影响是跨越时代的. 路线:有民用航空可以直达缅甸首都仰光的明哥拉郭机场. 公路交通也十分发达,有滇缅公路与中国云南相通,缅甸有几万公里的公路,但大部分都没有铺设柏油路面. 在缅甸国内有铁路与公路客运.仰光与曼德勒之间有出租车.曼德勒到蒲甘可坐船游览,沿伊洛瓦底江欣赏两岸风光. 缅甸缅族人饮食习惯 缅甸缅族人喜食椰浆饭及拦有姜黄粉、椰丝、虾松的糯米饭;每餐必食一种叫“雅比”的鱼虾酱;菜肴喜放咖喱。缅甸克钦族人喜吃兽肉,他们习惯用火烤食,烤熟后撒上盐、用手撕食。缅甸克伦族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吸烟斗。酒列是日常必备之物,任何仪式上,人们都要以酒助兴。缅甸人一般早晨爱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喜欢备有辣椒油和辣椒酱等调味品。他们用餐习惯一人一把匙和一个汤盘,他们不习惯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饭灵巧方便。他们乐于菜齐后一起上桌用餐。 缅甸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讲究菜肴要丰盛,注重菜品要质精量小。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食甜、酸、辣味。 ③主食以米饭为主,对水饺、蒸饺、馅饼、烤饼、烧麦等也很感兴趣。 ④副食喜欢吃鸡、鱼、虾、鸭、鸡蛋及各种蔬菜;调味爱用蕃茄酱、虾酱油、辣椒油、辣椒酱和咖喱粉等。 ⑤制法对烤、炸、爆、煎、烧、酱、拌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喜爱中国的川菜。 ⑦菜谱很欣赏大拼盘、素鸡、吉利鱼条、姜芽鸭片、煎酿明虾、炸脆皮鸡、棒棒鸡、奶油菜花、炸板虾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爱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饭后有喝咖啡或热茶的习惯,不过他们爱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叶拌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搅拌后冲成怪味茶饮用)。 ⑨果品爱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萝等水果;干果喜欢核桃仁等。 缅甸民俗风情 缅甸是佛教国家,全国人口中有89.4%为佛教徒,全国各地处处是佛塔,有(金之都)美誉,尤以仰光之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举世闻名,入佛寺须脱鞋、袜,女性入佛亦不得穿丝袜,同时不宜穿短裤。 由于笃信佛教,缅甸人性情各,心地善良,也很好客,上朋友家作客,通常会备小礼物馈赠. 有趣的是,缅甸人有名无姓,男士名字前冠以U(念乌),女前冠以DAW(念道)。 缅甸人重视教育,缅文及英文普遍使用,如必须找华文翻译员,亦不难找。 缅甸夜间无娱乐,旅客在晚餐之后,就无处可去。团体在仰光旅游可请旅行社安排传统歌舞。一些较新的旅馆有卡拉OK及酒廊等设施。 缅甸之服饰极有特色,无论男女老少下身都著棉布"沙龙",男生打结于前,女生则打结于腰侧。在一般场合,男生上身穿长袖衬衫,下身穿沙龙,遇正式场合则外加一件长袖短外套,外套上缝有中国布约,脚穿塑胶拖鞋。缅甸有许多政府官员为军人,接见外宾会穿军服。女生则上身穿缝制的贴身衣服,遇正式场合外加颜色鲜艳亮丽的围巾,同样是足穿拖鞋,惟已有一些年轻时髦小姐穿高跟鞋。 缅甸之平均为摄氏32度,在最炎热的季节,中部干燥地区温度相当高。男性穿衬衫即可,若遇正式场合宜系领带或穿西服。女性则建议穿棉质洋装。5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雨季,宜带雨伞。10月下旬至2月中旬则为较凉的季节,可携一件上套备用,冬季至曼德勒及北部的SHAN州,则须携带冬装。

㈦ 缅甸人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1、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2、服饰

缅甸是一个将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

3、称呼

缅甸人有名无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词,以示性别、年龄、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称“貌”(意为弟弟),表示谦虚,对幼辈或少年也称“貌”,对平辈或兄长则称“郭”(意为哥哥),对长辈或有地位的人则称“吴”(意为叔伯)。

(7)缅甸风格扩展阅读

缅甸的宗教信仰及禁忌:

缅甸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其中影响最为广泛并为绝大多数缅甸人信仰的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信徒约占全缅87%的人口。基督教约在16世纪初传入缅甸,目前影响最大的是新教浸礼会和罗马天主教派。

缅甸人认为头部是一个人最高贵的地方,不喜欢别人触摸自己的头。妇女的筒裙被视为不洁,严禁晾晒在头部以上的高度,忌讳从晾晒的妇女筒裙底下走过。进入佛教寺庙和参观佛塔时应脱鞋、脱袜,不应与僧侣“平起平坐”,女士不能随意碰触僧侣袈裟或身体。

进入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场所前,应事先询问是否可以进入,如对方不欢迎非信徒进入,请勿强行参观。此外,缅忌讳随意抚摸儿童头部,用脚做指示、踢东西或触碰人也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㈧ 缅甸的文化与习俗

1、语言

设行政组织,订立法律,雕刻及绘画艺术相当发达;并且以自创的缅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并成为经书的正式文字。佛塔建筑以“纠苏吉刚佛塔”为其代表。

2、宗教

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纪传入缅甸,在西元十一世纪时成为缅甸居民普遍的信仰,并且延续至今。当时阿奴律陀听取孟族僧人阿罗汉的建议,排除阿利僧派,定小乘佛教为国教

3、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乳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8)缅甸风格扩展阅读

缅甸联邦(The Union of Myanmar)。面积676581平方公里。

人口约5540万(截止2006年1月31日)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其中缅、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族有文字。华人华侨约250万。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