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认知风格在教育和学习中有什么影响

认知风格的研究对外语教学有很多启示,据此制定的教学策略可分为两类:一是与认知风格中的长处相一致的匹配策略,它能促进学习者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但无法弥补认知方式上的欠缺和不足;二是针对认知风格中的短处,采取有意识的失配策略加以弥补,这种策略一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会影响知识的掌握,但它的特殊功效却能弥补学习者认知方式的欠缺和不足,从而最终促使学生知识的掌握。匹配策略和有意失配策略的交替使用,使各类型学习者都能扬长避短,补其所短,灵活运用掌握并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以适应不同情境,不同内容的学习。
在教育指导思想上,长期以来我国外语界一直在就如何处理正确性的流利性的问题展开讨论,但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传统的外语教学强调准确在先,流利在后,在准确的基础上求流利。教师往往不自觉地过分强调反思型认知方式的优势,而忽视了它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和严重后果。这种指导思想不利于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为过分强调正确性必然夸大纠正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的重要性,其结果也就必然使得学生更多的注意语言的形式而忽视信息的有效交流。原则上讲,正确性与流利性并重是最佳结合,但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太差,当务之急似乎应先解决口语流利性的问题。
在实际的课堂中,冲动型的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踊跃,敢于表达自己,从而也更容易犯错。教师对这类学生应注意保护其喜欢发言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并在其发言和回答的过程中循循善诱,给予点拨、启发。反思型的学生在课堂上较沉闷,但这并不说明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有很多观点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只是不愿表达。教师应耐心地为他们提供一些课堂讨论的机会,以促进其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教师对他们在课堂发言所犯的错误应采取更加包容的态度,只要基本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尽量少纠正。
另外,Kagan在研究中发现反思型的人归纳推理能力更强,通常来说,反思型的人更能从归纳学习中获益。(Kagan,Pearson,andWelch,1966).既然反思型思维着逻辑思维能力强,在需要推理的学习上占明显的优势,教师可以适当多给他们一些这方面的学习资料或人物,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不给冲动型学生这种资料和任务,两者各自适当有所侧重是应该的。
反思型和冲动性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外语学习方法和测验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海瑟琳等(Hethering&Mcintyle,1975)在其对许多相关的总数分析中指出,反思型儿童表现出更为成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比起冲动型儿童更多地去考虑不同的假设,反思型的学生在加工人物信息方面比起冲动性的学生更有效,并却采用更为系统和成熟的策略,他们总是有条不紊,逻辑性强,注意到细微变化,而当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时,却难以发挥思维缜密的优势,甚至还表现出内心烦躁式的不知所措。教学上,对这类学生应因势利导,教学节奏可适当放慢,尽量营造出一种宽松舒缓的氛围,教师讲授要语言流畅,有较强的逻辑性,至于速度问题,可采用逐步小幅度的减时措施稳妥地予以解决。罗林斯等(Rollins&Geneser,1977)发现,虽然一般认为冲动型学生的学业成绩差,主要是因为学校的测验往往注重对细节的分析,而他们则擅长从整体上来分析问题,冲动性的学生反映快,他们急忙做出选择,有时难免粗心,将题目看错,而后长叹一声,后悔莫及。教学上,对这类学生应重在鼓励,采用类似限时“急转弯”式问题教学对策,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其反应敏捷的优势,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针对粗心的缺陷,可适当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品尝因粗心导致的遗憾,并有意识的纠偏。冲动型的学生在各个阶段呈现出快速小幅度跳跃上升的特点,稳定周期较短,因而常常出现起伏,进步较快,但不明显;反思型的学生稳定周期相对较长,但阶段之间条约的幅度较大,因而进步较慢,但比较明显。若教师对此有明确地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必然会促进整个外语教学过程。

② 实用心理学认知风格有哪些不同种类

入下自己看吧:

③ 认知风格有多方面的表现,个体间有的差异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认知风格与智力无相关或相关不显著(Riding & Pearson,1994;Riding & Agrell,1997),大多是自幼所养成的在知觉、记忆、问题解决过程的态度和表达方式。认知风格是认知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是一个过程变量而非内容变量,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并且具有两极性和价值中性等特点。认知风格种类繁多,如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思索型和冲动型、整体型和分析型。

望点赞!

④ 弗洛伊德的自我认知风格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一)生物遗传因素
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作出遗传对人格作用的简要归纳如下:
1.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 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勇敢”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的人格特征。
(三)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自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四)早期童年经验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依(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需要强调的是,人格发展尽管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另外,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它与其它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五)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比如气温会提高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等。但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不同的行为特点。

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的差别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的方式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别是:
(1)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是指认知方式。
(2)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是指人们的典型行为。
(3)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由高低或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无高低与好坏之分。

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的方法很多。典型的有:自陈量表、投射测验、情景测验、自我概念测验。
1、自陈量表法。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2、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3、情景测验。性格教育测验和情景压力测验。
4、自我概念测验。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

人格的分类

人格有生理类型和心理类型两类。生理类型分类如古希腊体液的气质分类、中国古代阴阳25人分类、E.克雷奇默的体型分类等。心理类型分类如荣格把人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类;E.施普兰格尔把人格分为理论、经济、艺术、社会、政治 、宗教6型。这些是根据人的思想、情感、感觉、意志等特点来划分的。

有代表性的人格理论分类
①特质理论把人格当作许多个别特点的组合。认为对一个人的描述如能确实代表此人在某种情境下的行为特点,它也预示在另外的场合下他将会怎样表现。这种行为的一致性和倾向性可概括为某人的人格结构,即特质,它是人格最基本的测量单元,也是行为不同于他人又相似于他人的原因。②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创始人S.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只占心理生活的小部分,是浅层的经验部分;无意识是深层的、更重要的部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主导和决定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动力组织,其能量的来源是“里比多”(即性力)。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人格的发展阶段。任何阶段的发展阻止或停滞都会对个体的人格产生持续的后效。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人格的本能和生物方面,受到其他新精神分析论者的批评和修正。他们强调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被称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③现象学人格理论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当前和未来。如C.罗杰斯强调人的功能的完善性;A.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观点等。他们都强调个人是如何知觉和解释事物的,都重视个体对世界的独有的观点。

⑤ 学生认知风格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是很多的方面的啊
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的
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都是不一样的啊

⑥ 认知风格的简介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组织和认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贯的特有风格。它既包括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又包括个体态度、动机等人格形成和认知能力与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个体的认知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分析性与非分析性概念化倾向;对认知域宽窄的选择;对两可与非现实体验的不容忍;复杂认知与简约认知;记忆过程中信息的整合与分化;扫描与聚焦;冒险与保守;解决问题的滞阻与畅通等。由于个体的认知风格不同,教学中有效的学习指导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早期。在六七十年代,认知风格的研究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有大量的认知风格结构被提出和验证,如场依存性-独立性;聚合型-发散型;整体型-序列型;言语型-表象型,等等。对此做出开拓性贡献的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特金(HermanA.Witkin,1916—1979)。90年代起,认知风格的研究出现了突破性成果。这主要是由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拉埃丁(Richerd.Riding)及其同事完成的。他们不仅仅综合了已有的发现,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出了一个认知风格结构,并发展出一套认知风格评估体系,然后对其进行调查,并应用于真实的情景中。

⑦ 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老师应如何适应这种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

首先你得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然后教育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风格安排学习方法。
认知风格的类型有: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1]所谓场,就是环境,心理学家把外界环境描述为一个场。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Herman·Witkin)认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
他把个体较多依赖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的称为场独立性;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
冲动-沉思
冲动型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
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甚至有时还没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对问题进行解答。
他们的信息加工策略使用的多是整体加工方式,在完成需要做整体型解释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成绩会更好些。
沉思型的学生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等方面都表现比较好。
沉思型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
这种学生总是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作反应,他们看重的是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
但是当他们回答熟悉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时,反应也是比较快的。
在回答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沉思型的特点表现得更得为明显。
沉思型学生的信息加工策略多采用细节性加工方式,所以他们在完成需要对细节做分析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成绩会更好些。

⑧ 认知风格是什么,不要百度的解释,百度解释的不好

您好,我是学习应用心理学的大二学生。关于认知风格,心理学家共提出了三个主要的理论,但只有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运用最广。通俗来讲就是:场独立性的人做事主要依靠自己,而后者主要喜欢依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