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风格
A. 道教风格的名字
道教追求的目标是真实,儒教追求是真诚
风清扬三字有道教风格
B. 道教的建筑和佛教的建筑布局和风格区别
一、布局:
1、佛教的建筑布局
佛寺最初是按照朝廷官署的布局建造的,也还有原来是贵族和富人将自己现成的住宅施舍为寺的,因此,许多佛寺原来就是一所有许多院落的住宅。由于这些历史原因,中国汉族地区的佛寺在近两千年的发展中,其构造基本上采取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作为佛寺的布局,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屋脊六兽、筒瓦红墙的标志,一看就知道是佛寺。
1、道教建筑布局
道教宫观建筑的平面组合布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展开的传统建筑手法;另一种就是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位置,然后再围绕八卦方位放射展开具有神秘色彩的建筑手法。
前一种均衡对称式建筑,以道教正一派祖庭上清宫和全真派祖庭白云观为代表。山门以内,正面设主殿,两傍设灵官、文昌殿,沿中轴线上,设规模大小不等的玉皇殿或三清、四御殿。
二、建筑风格
1、佛教的建筑风格
塔庙,以塔为中心,周围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着舍利、佛像等,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唐代以后,佛塔多建寺前、寺后或另建塔院,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
寺院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轴线上,层次分明,布局严谨。宋代时,禅宗兴盛,形成了“伽蓝七堂”制度,七堂指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规模较大的寺院还有讲堂、禅堂、经堂、塔、钟楼等。建于山上的佛寺也依此而建。明清以来,佛寺建筑格局已成定式,
一般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毗卢阁、观音殿。大雄宝殿是佛寺的主体建筑,东西两侧的配殿为钟楼与鼓楼,伽蓝殿与祖师堂,观音殿与药师殿相对应。大的寺院有五百罗汉堂、佛塔等建筑。
中轴线东侧分布僧房、香积厨、斋堂、职事堂等,是寺内僧人的起居生活区;现在寺院对外开放后,生活区一般都后移,或在寺院后侧重建。中轴线西侧主要为禅堂、接待室等,是前来挂单僧人修行之所,现在也基本上对外开放,有的辟为文物陈列室、佛经流通处。
(2)道家风格扩展阅读
道教建筑文化与艺术价值
道教建筑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与神仙信仰密切相关,最突出的是以其所信奉的神仙的神位来确定宫观殿宇的规格、大小和装饰;其次,与传统哲学观念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布局、体量、结构等方面,与传统的阴阳五行和八卦及天人感应等哲学观念紧密联系;
再次,与其宗教教义密切相关,道教建筑布局,可以聚四方之气,迎四方之神,也有利于区分长幼尊卑;最后,与民俗密切相关。建有客堂、食堂、茶社、住宿部、歌舞楼、亭子、小卖部等,以供人们社交、游览、食宿、娱乐、休闲、交流、交易。不少宫观还开展“花会”、“庙会”,形成民间节庆习俗。
道教建筑具有丰富的艺术内容,将绘画、雕塑、诗文、书法、篆刻、联额、题词、碑刻、园林等诸多艺术形式融为一体;除宫观建筑外,还仿效佛教开凿石窟和摩崖造像,以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理想和对吉祥如意、福寿和睦的追求。道教建筑文化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是永存的。
C. 道家美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道家美学为纯自然美学,它以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规律为原则。
道家以真(非人为的客观实在)为美,以善(无为——尊重就是善,利益也是善——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与之争)为美。
道家以自然为美,以尊重为美,以利益为美,以节俭为美,以简单为美,以朴素为美,以慈悲为美,以不争为美,以谦恭为美,以退让为美。
附:
宇宙人生的定律、原理和规律
一、宇宙的第一定律
存在之存在定律是宇宙的第一定律,存在之存在定律——存在的意义在于存在,存在的目的在于存在,一切为了存在,离开了存在的生命,生命的一切意义免谈。
存在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意志。
存在是一种那个不可抗拒的力量。
宇宙、宇宙中的每一个生命体都以不可抗拒的意志,展示着它们的存在。
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一切,一切存在的客观),
我们人类最好的选择就是尊重、随顺。
二、宇宙最基本的作用原理
——对称平衡原理
在存在之存在定律规定下,产生(实际上是同时存在)了宇宙最基本的作用原理——对称平衡原理。
对称平衡原理,既是最基本的,又是最根本的宇宙生命的生化原理。
宇宙生命的对称平衡原理,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分层次的、综合的、自动化作用的,它遍满整个宇宙,深入到宇宙和每一个宇宙生命现象的方方面面,它规定和制约着宇宙和宇宙间的每一个生命体的结构相貌,思维意念,生老病死,进退沉浮。
对称平衡原理是我们打开宇宙生命之门的唯一钥匙,能否正确理解对称平衡原理,直接决定着我们对宇宙生命认识的正确与否。
我们要全方位的、立体的、综合的、既分层次又兼顾整体的来认识、来理解宇宙生命的对称平衡原理。
宇宙最基本的原理——对称平衡原理的作用,以一种神秘的自然力的形式,作用在宇宙和宇宙间的任何一种现象——每一个生命体上,通过人格化的、意志的形式展现出来,被人类中的智者感觉到——被耶稣感觉到称之为上帝,被穆罕默德感觉到称之为真主,被儒家圣人感觉到称之为天,被老子清楚地把握住(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称之为道,被释迦牟洞悉清楚(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存在之存在定律,掌握宇宙人生的最基本原理——对称平衡原理,把握宇宙人生的基本规律——自空吸引律,自满辐射律,能质互化律,积累突变律,清轻上升(浮)律,浊重下降(沉)律,同类聚集律、同频共振律,同性相斥律、异性吸引律。并以此为理论指导、协助生命进化,引导人类健康生活),向人类阐述了因果报应、缘起性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从此,人类才有幸走出愚昧无知的黑暗时代,见到了宇宙人生的光明(惜,可惜,时至今日仍然有大量愚昧无知的众生,视佛法为歪理邪说。悲哉,人类!)。
科学家们对此无视无知,仅仅盲人摸象般的感觉到宇宙人生的一些运动规律,竟然还沾沾自喜。呜呼,哀哉!
三、宇宙生命运动的八大规律
自空吸引律;自满辐射律;
能质互化律;积累突变律;
清轻上升(浮)律;浊重下降(沉)律;
同类聚集律,同频共振律;
同性相斥律,异性吸引律。
D. 道教的特点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三清为最高的神。
道教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4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术是道教徒实践天道的重要宗教行为,一般认为它有外丹、内丹、服食等内容。外丹,指用丹炉或鼎烧炼铅汞等矿石,制作人服后能“长生不死”的丹药。内丹,为行气、导引、呼吸吐纳之类的总称,指用人体作炉鼎,使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丹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内丹之术自金元以后逐渐盛行,其渊源上溯至战国时代,对于中国的医学和养生学有过很大的影响。服食,指用服食药物以求长生。
E. 谁能推荐几首道家风格的音乐来听听,最近对老庄特别感
道教音乐集古代文人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之大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音乐古朴典雅、引人为善,使人有超脱俗情、遨游太虚之感,题主要纯音乐的话那就是陈大伟的专辑《宗教音乐馆-道教音乐系列-三清胜境》,我觉得专辑里面6首歌曲中《三清胜境》特别仙,要歌曲的话那就郑圆明道长的《道情》,下面是歌词,希望能够帮到题主你
歌曲:道情
作曲:佚名
作词:白玉蟾
演唱:郑圆明道长
白云黄鹤道人家 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 不染红尘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 周游四海你为啥
苦中受尽修正道 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 争名夺利你为啥
不如回头悟大道 无忧无虑神仙家
清静无为是吾家 不染凡尘道根扎
访求名师修正道 蟠桃会上赴龙华
F. 什么是道家文化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修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之本。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最重要开创者,道家哲学基本上也就是老庄二型而已。著有《庄子》,被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的作品,外篇是学生门人的作品,杂篇则是伪作。亦有不同说法,但《让王》、《说剑》等则被认为必定不是庄子及门人的作品。
列子,战国时人。现存有的《列子》八篇
是东晋张湛所辑
一般认为该书反映了战国至魏晋间的思想。《列子》从道家思想出发并对道家思想中无为的人生观有所改造
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
并认为人在一种不任强使力的生存状态下,不忧天,不畏天,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
王弼,三国时代人。当两汉经学的发展已到尾声,社会政治一直在动乱与不义的情境中,知识份子转向玄学清谈的风气,王弼以其对老子哲学的深切体悟,注解老子《道德经》一书,重体用之分有无之别
不但发展出诠释老学的宗旨:"贵无"的精神,并以此原理注解《易经》,甚至还因此改变了从汉易以来言象数易学的气化宇宙论而将易经的研究方向代之以纯粹玄学思想
使中国易学史走向一个崭新的局面。
郭象,西晋人,以《庄子注》闻名,主张“独化”理论
是一种从高度抽象思维当中所发展出来的的玄学式概念理论
认为宇宙万物都生于偶然的"玄冥"境界
因此提倡一种物无大小
各顺其适之精神,平等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人生观。
G. 道家共有多少个流派!
1,传统道家流派和典籍简介中国传统道家包括老子学派、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庄子学派、玄学派、道教学派六个派别,
(1)老子学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关尹,代表作是《道德经》
(2)杨朱学派代表人物是杨朱,没有著作传世,《列子》中的杨朱篇只具有参考价值
(3)庄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代表作是《庄子》
(4)玄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郭象、竹林七贤、陶渊明等人,代表作是《列子》、《大人先生传》、《与山巨源绝交书 》 、《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桃花源记》、《世说新语》等
(5)黄老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慎到、彭蒙、田骈等人,其代表作是一系列的辉煌巨著,如《鹗冠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此外,王充的《论衡》也是黄老道家的名著
(6)道教学派以葛洪、成玄英、司马承祯、陈抟等为代表,其代表作是《道藏》。
2,另外,最近由于考古,新发现了一些道家经典,如《帛书本老子》、《黄帝四经》、《竹简本老子》、《恒先》、《太一生水》、《文子》残简、《道藏敦煌遗书》等
H. 准备把屋子装修一下,搞成道教的风格,帮忙指导一下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所以你应该把天花板做成星空的感觉,灯泡做成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在北京正一康体俱乐部有幸见过类似的天花板,很古朴很震撼很难忘。
要是我的话,墙壁越简单约好,挂一个大些的【道】字即可,宁心静气。
I. 历史上有哪些道家风格的大家
汉朝有张良、三国有诸葛孔明、庞统、唐朝有徐茂公、袁天罡。明朝有刘伯温。
J. 道教建筑有哪些特色
一、自然之美的美学思想
为了体现“以自然之道为美”的“自然之道”,道教建筑十分注重与大自然的联系。道教认为只有热爱生命、尊重自然,认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在美的体验中实现对道教生命境界的追求。
二、“返朴归真”的美学思想
“返朴归真”的思想源于老子之道。道家将“朴”作为美的最高标准,主张保留事物本身完美的原始形态,进而保留其中所蕴含的美,不主张以华丽、繁复的修饰为美。崇尚自然、含蓄、冲淡、质朴,崇尚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排斥镂金错彩的富丽堂皇之美。
(10)道家风格扩展阅读:
宗教建筑通过建筑物的线条、比例、材料以及装饰、色彩等方面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建筑美,表达各宗教独特的建筑美学思想。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以道家思想为主、集采众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宗教。
道教建筑作为道教文化的物化形式,其作用不仅在于满足其宗教功能,如祭拜、修行、举行斋醮仪式等,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道教建筑这种物化象征形式使道教信徒获得对生命的审美感受,并由此展现道教的文化内涵、哲学理念以及神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