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风格派
① 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坐上去也不舒服但为什么这么精典能不能用工业设计史的知识分析一下。。3Q。。。
《红蓝椅》--荷兰风格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
《红蓝椅》是荷兰风格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是家具设计师里特维德受《风格》杂志影响而设计的。
里特维德是将风格派艺术从平面延伸到立体空间的重要艺术家之一。他在1919年推出的具有宣言性质的这款《红蓝椅》具有激进的纯几何形态和难以想象的形式。这把椅子全部为木构。13根木条互相垂直,形成椅子的空间结构,各结构间用螺丝紧固而非传统的榫接方式,以防有损于结构。这把椅子最初被涂以灰、黑色。后来,里特维德通过使用单纯明亮的色彩来强化结构,使其完全不加掩饰。重新涂上与De Stijl美学思想一致的原色。这样就产生了红色的靠背和蓝色的坐垫。把手和椅腿仍保持黑色、少量的黄色被用来强化端面。这把椅子以最简洁的造型语言和色彩,表达了深刻的设计观念。
《红蓝椅》的理性化设计与设计家对一战的反思和对抗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形式上,它是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的作品《红黄蓝相间》的立体化翻译。该画家以利用处于不均衡格子中的色彩关系达到视觉平衡而著称。里特维德说"结构应服务于构件间的协调,以保证各个构件的独立与完整。这样,整体就可以自由和清晰地竖立在空间中,形式就能从材料中抽象出来。"里特维德在这一设计中创造的空间结构可以说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开放性指向了一种"总体性",一种抽离了材料的形式上的整体性。
从功能上说,这把椅子是不舒服的,但是通过展示,它证明了产品的最终形式取决于结构。设计师可以给功能赋予诗意的境界,这是对工业美学的阐释。而且,这种标准化的构件为日后批量生产家具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它的与众不同的现代形式,终于摆脱了传统风格家具的影响,成为独立的现代主义趋势的预言。因此,集中体现了风格派哲学精神和美学追求的《红蓝椅》成为现代主义在形式探索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性的作品。对于整个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② 室内设计有几种风格与流派
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可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混合型风格等。
一、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例如吸取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室内的藻井天棚、挂落、雀替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又如西方传统风格中仿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等,其中如仿欧洲英国维多利亚或法国路易式的室内装潢和家具款式。此外,还有日本传统风格、印度传统风格、伊斯兰传统风格、北非城堡风格等等。传统风格常给人们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它使室内环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
二、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鲍豪斯学派,该学派处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意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鲍豪斯学派重视实际的工艺制作操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W·格罗皮乌斯对现代建筑的观点是非常鲜明的,他认为“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在建筑表现中不能抹杀现代建筑技术,建筑表现要应用前所未有的形象”。当时杰出的代表人物还有Le·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等。现时,广义的现代风格也可泛指造型简洁新颖,具有当今时代感的建筑形象和室内环境。
三、后现代风格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作家德·奥尼斯1934年的《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类诗选》一书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即为后现代风格。50年代美国在所谓现代主义衰落的情况下,也逐渐形成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受60年代兴起的大众艺术的影响,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溶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与室内环境。对后现代风格不能仅仅以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来评价,需要我们透过形象从设计思想来分析。后现代风格的代表人物有P·约翰逊、R·文丘里、M·格雷夫斯等。
四、自然风格
自然风格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室内多用木料、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显示材料的纹理,清新淡雅。此外,由于其宗旨和手法的类同,也可把田园风格归入自然风格一类。田园风格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也常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巧于设置室内绿化,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
此外,也有把70年代反对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的如砖墙瓦顶的英国希灵顿市政中心以及耶鲁大学教员俱乐部,室内采用木板和清水砖砌墙壁、传统地方门窗造型及坡屋顶等称为“乡土风格”或“地方风格”,也称“灰色派”。
五、混合型风格
近年来,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在总体上呈现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状况。室内布置中也有既趋于现代实用,又吸取传统的特征,在装潢与陈设中溶古今中西于一体,例如传统的屏风、摆设和茶几,配以现代风格的墙面及门窗装修、新型的沙发;欧式古典的琉璃灯具和壁面装饰,配以东方传统的家具和埃及的陈设、小品等等。混合型风格虽然在设计中不拘一格,运用多种体例,但设计中仍然是匠心独具,深入推敲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总体构图和视觉效果。
室内设计的流派
流派,这里是指室内设计的艺术派别。现代室内设计从所表现的艺术特点分析,也有多种流派,主要有:高技派、光亮派、白色派、新洛可可派、超现实派、解构主义派以及装饰艺术派等。
一、高技派或称重技派
高技派或称重技派,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钢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高技派典型的实例为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香港中国银行等。
二、光亮派
光亮派也称银色派,室内设计中夸耀新型材料及现代加工工艺的精密细致及光亮效果,往往在室内大量采用镜面及平曲面玻璃、不锈钢、磨光的花岗石和大理石等作为装饰面材,在室内环境的照明方面,常使用折射、折射等各类新型光源和灯具,在金属和镜面材料的烘托下,形成光彩照人、绚丽夺目的室内环境。
三、白色派
白色派的室内朴实无华,室内各界面以至家具等常以白色为基调,简洁明确,例如美国建筑师R·迈耶设计的史密斯住宅及其室内即属此例。R·迈耶白色派的室内,并不仅仅停留在简化装饰、选用白色等表面处理上,而是具有更为深层的构思内涵,设计师在室内环境设计时,是综合考虑了室内活动着的人以及透过门窗可见的变化着的室外景物,由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内环境只是一种活动场所的“背景”,从而在装饰造型和用色上不作过多渲染。
四、新洛可可派
洛可可原为18世纪盛行于欧洲宫廷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以精细轻巧和繁复的雕饰为特征,新洛可可仰承了洛可可繁复的装饰特点,但装饰造型的“载体”和加工技术却运用现代新型装饰材料和现代工艺手段,从而具有华丽而略显浪漫、传统中仍不失有时代气息的装饰氛围。
五、风格派
风格派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荷兰,以画家P·蒙德里安等为代表的艺术流派,强调“纯造型的表现”,“要从传统及个性崇拜的约束下解放艺术”。风格派认为“把生活环境抽象化,这对人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真实”。他们对室内装饰和家具经常采用几何形体以及红、黄、青三原色,间或以黑、灰、白等色彩相配置。风格派的室内,在色彩及造型方面都具有极为鲜明的特征与个性。建筑与室内常以几何方块为基础,对建筑室内外空间采用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穿插统一构成为一体的手法,并以屋顶、墙面的凹凸和强烈的色彩对块体进行强调。
六、超现实派
超现实派追求所谓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在室内布置中常采用异常的空间组织,曲面或具有流动弧形线型的界面,浓重的色彩,变幻莫测的光影,造型奇特的家具与设备,有时还以现代绘画或雕塑来烘托超现实的室内环境气氛。超现实派的室内环境较为适应具有视觉形象特殊要求的某些展示或娱乐的室内空间。
七、解构主义派
解构主义是本世纪60年代,以法国哲学家J·德里达为代表所提出的哲学观念,是对本世纪前期欧美盛行的结构主义和理论思想传统的质疑和批判,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解构主义派对传统古典、构图规律等均采取否定的态度,强调不受历史文化和传统理性的约束,是一种貌似结构构成解体,突破传统形式构图,用材粗放的流派。
八、装饰艺术派或称艺术装饰派
装饰艺术派起源于20年代法国巴黎召开的一次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国际博览会,后传至美国等各地,如美国早期兴建的一些摩天楼即采用这一流派的手法。装饰艺术派善于运用多层次的几何线型及图案,重点装饰于建筑内外门窗线脚、檐口及建筑腰线、顶角线等部位。上海早年建造的老锦江宾馆及和平饭店等建筑的内外装饰,均为装饰艺术派的手法。近年来一些宾馆和大型商场的室内,出于既具时代气息,又有建筑文化的内涵考虑,常在现代风格的基础上,在建筑细部饰以装饰艺术派的图案和纹样。
当前社会是从工业社会逐渐向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过渡的时候,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的需要除了能满足使用要求、物质功能之外,更注重对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精神功能的需求。室内设计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产生、发展和变换,既是建筑艺术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发展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必将极大地丰富人们与之朝夕相处活动于其间时的精神生活。
③ 19世纪以来主要艺术流派及主要代表作品
Abstract Expressionism 抽象表现主义
20世纪40年代兴起于纽约的美国绘画流派。绝大多数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都是充满活力的作派画家。他们经常急速有力地将颜料涂在大幅画布上,时而运用大笔触,时而滴染,甚至直接在画布上抛洒颜料。这种绘画方式常被视为与画作本身同样重要。其他的抽象表现派画家则采用一种平和、神秘的方式,以达到纯抽象意象。此派艺术作品并非全属抽象派或表现派,但一般相信此类艺术家以其自发性完成创作的手法,能引发并释放出他们潜意识中的创造力。
Art Informel 非形象艺术
法语中的informel意思是?#38750;形象?#65292;而不是英语中informal(?#38750;正式?#65289;之意。在20世纪50年代,非形象艺术画家所欲寻找出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创作意象,而非借用前辈的那些可辨认的形态(参见立体主义与表现主义)。他们的目标是摈弃几何形与具象形,去探索一种新的艺术语言。他们即兴创造形体和方法。非形象艺术的作品非常多样化,画家通常使用自由的笔触与厚涂手法。与同一时期在美国发展的?#25277;象表现主义?#30456;同的是,非形象艺术的范围也相当广泛,包括具象与非具象的画家.虽然此派主要以巴黎为中心,但其影响力也远至欧洲其他地方,特别是西班牙、意大利与德国。
Bauhaus 包豪斯
包豪斯学校是由建筑师瓦尔特?#26684;罗皮乌斯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创立的,并于20世纪20年代成为德国现代设计中心。学校也反映了当时在欧洲的一些社会主义潮流,其理念是将艺术与设计融入日常生活。格罗皮乌斯坚信艺术家与建筑师应该与工艺匠一样,他们的作品应具有实用价值,并且是一般人买得起的。包豪斯学校的学生包括画家、建筑师、陶工编织工、雕刻家及设计师,他们如同文艺复兴时的画家与工匠一样,一起在工作室内研习。包豪斯的独特风格是简洁、几何化和高度精致。1933年纳粹政府称该校为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活动中心而关闭该校。虽然包豪斯学校已遭解散,但离开德国移居世界各地的教师们仍继续发扬该学校的设计理念。
Barbizon School 巴比桑画派
在19世纪早期至中期,一群法国画家旅行到巴黎西南40英里外的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叫巴比桑,位于枫丹白露森林的郊区。远离了城市生活的压力,画家们带着他们的画架深入乡村,在户外描绘大自然。他们画出了和暖的风景画及田里劳作的人们,并研究光线与大气对他们周围环境带来的瞬间影响效果。许多巴比桑画派的画家已被人遗忘,但他们的一些发现却为日后印象主义的创新技法作出了贡献。
Baroque 巴洛克
巴洛克是17世纪初盛行于罗马的重要风格,并在欧洲各地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持续到18世纪。巴洛克一词出自意大利语barocco意思是?#22855;异的?#12289;?#21476;怪的?#12290;巴洛克艺术一般以具有戏剧张力、能引发观赏者情绪为特征。典型的巴洛克宗教画有衣褶呈旋涡波浪状的圣母或圣徒,身边还环绕着一群像朵朵轻云般的天使。古代神话题材也很流行,同样也是用夸张的手法绘成。在此期间的艺术作品并非全是风格华丽的,较忧郁的戏剧化画家如卡拉瓦乔的作品也被归属于巴洛克艺术。
The Camden Town Group 卡姆登画会
一群英国画家于1911年组成的团体。团体成员经常聚会于画家沃尔特?#35199;克尔特在伦敦北部的的画室。他们的创作题材多以都市工人阶级的生活为主,并深受画家文森特?#20961;?#39640;和保罗?#39640;更的影响而采用强烈的形式与色彩。在1913年,画会与其他艺术团体,如著名的旋涡派画家(参见旋涡主义),共同组成了伦敦画会。
Cobra 哥布阿社团
1948年至1951年间存在于欧洲的一个国际性的艺术家社团。"哥布阿"之名取自社团最初成员居住的城市的开头字母(哥本哈根、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此社团的目标是提倡无意识的自由表现方式,以自由不拘的态度来作画,醒目的色彩使其作品生动有力。他们特别强调源自北欧民间传说和无意识的神秘象征的幻想意象,而不是纯粹的抽象形式。
Conceptual Art 概念艺术
在概念艺术中,隐含在作品背后的?#27010;念?#35201;比画家使用的技法重要得多。在20世纪60年代概念艺术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现象,并且其表现形式已非常多样化。其观念或?#27010;念?#21487;以用多样化的各种媒体来传达,包括文章、地图、图表、影视、照片、表演以及画廊里展出或专为某一特定地点的设计。有时风景本身即可成为艺术家的作品,例如理查德?#26391;的?#22823;地艺术"和克里斯托的?#29615;境雕塑?#12290;通过概念艺术的作品所表达的观念,多来自哲学、女权主义、精神分析学、电影研究和政治行动主义。概念艺术的艺术家视自己为观念创造者而非作品制造人的看法,改变了传统对于艺术家和作品的观念。20世纪60年代在意大利成立一个概念艺术的团体Are Povera,运用平庸和没有价值的材料,发展了这个观念。
Constructivism 结构主义
1913年在俄罗斯兴起的抽象艺术运动。结构主义一扫传统的艺术观念,认为应仿效现代工业技术的形式和过程。这一点特别适用于雕塑,由来自工业的材料和技术的各个部分?#32467;构?#32780;成。在绘画方面,同样的原则也反映于二维空间的形式中;抽象的形体被用来创造出令人联想起机械化技术的结构,并以近乎建筑的式样悬浮于空间里。虽然?#32431;粹?#30340;结构主义流行于俄罗斯革命初期,但其目标与观念一直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所采用。
Cubism 立体主义
这种创造绘画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于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由巴布洛?#27605;加索和乔治?#24067;拉克两人所创立的。虽然立体主义呈现出抽象和几何状态,但事实上它却是在描绘真实的形体。这些画布上的?#24179;面?#29289;体,同时呈现了各个视角下物体的各个平面。立体主义不像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艺术家那样去创造物体在空间中的幻觉,而是在画布上以二维空间来诠释物体。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永久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
Dada 达达主义
?#36798;达?#30340;名称本身没有任何含义,是被用来称呼1915年至1922年盛行的一项国际性?#21453;艺术?#36816;动。它的主要活动中心是位于苏黎世的伏尔泰酒店,由志趣相投的诗人、画家、作家与音乐家以无意识的诗、?#22122;音?#38899;乐与自发性绘画来共同参与的实验性艺术活动。达达主义强烈反对已确立的艺术势力和传统主义,此派的成员随时准备以任何手法发挥想像力,以在平庸粗俗的市民间制造严重越轨的事件。典型的达达主义作品为?#29616;成品?#65292;将一件从原有环境中抽取出来的平常物品当作?#33402;术?#26469;展览。达达主义这种狂热的反理性运动,为20世纪2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De Stijl 风格主义
1917年由特奥?#20961;?#26460;斯堡和皮特?#33945;德里安在荷兰所发起的一项艺术运动及杂志。他们认为艺术应在不断净化的过程中努力达到和谐、有序与清澄的境界。因而风格派的作品皆为质朴化和几何形体化,主要运用正方形。构成画面的是直线与纯原色这些最简单的元素。风格派的目标是极具哲理性的态度并用艺术观念来反映出宇宙的神秘与秩序。此运动在1931年随着凡?#26460;斯堡的去世而结束,但对欧洲的建筑与实用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Expressionism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1905年到1930年以德国为主要中心的一股艺术势力。表现主义画家意图发展能表现他们内心情感而非外在世界的绘画形式。他们的作品充满张力和激情且高度个人化,其基本观念是把画布当成表达情感的工具。强烈、不真实的色彩和戏剧化的笔触,使典型的表现主义作品具有生命力的震颤。因而不难理解文森特?#20961;?#39640;那粗犷的绘画技法与独特的色彩运用,会成为许多表现主义画家的灵感来源。
Fauvism 野兽派
1905年在巴黎的一个展览上,有一间展览室的绘画作品闪耀出纯粹而对比强烈的色彩。它们看起来是以狂热的激情画出的。一位评论家称这些作品为les fauves(法语,意为?#37326;兽?#65289;,从而得名。这些?#37326;兽?#33324;的作品,以明显的强烈色彩、戏剧化的笔触为显著特征,并凭借绘画的表现深度,引发出一个高度情感和彩色的快乐幻想世界。
Futurism 未来主义
1909年在米兰成立的一项前卫艺术运动。其成员的目标是把意大利从沉重的过去解放出来,展现现代光彩。未来主义成员对现代机械、运输及通讯设备十分着迷,因而在绘画和雕塑作品中,以棱角分明的形体和有力线条来表达物力论的感觉。未来派艺术的一个主要特点即为捕捉速度与动感,通常是描绘同一物体或人物在同时间轻微移动的数种意象,来表现一种骚动的状态。
Gothic 哥特式
一种盛行于中世纪(约1150年到1500年)欧洲大教堂的艺术风格。此时的圣坛作品都摹拟教堂建筑精心制作。哥特式的绘画和雕塑的特色,便是描绘身形拉长的人物,在绘画中则很少描绘三维立体空间,所用的透视法多无特定的规则,令人很难信服。到了14世纪末期,此风格更趋优雅、精致,并提高了对大自然主题的兴趣。精致描绘动植物的细部,已成为绘画的普遍特色。后哥特式风格影响多个国家,因而被称为国际哥特式风格。
Impressionism 印象主义
此项绘画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印象派画家赞美林浴在自然光线下枣无论是曙光、日光还是薄暮的微光枣那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他们着迷于光线与色彩间的关系,以纯粹的色彩及自由的笔触作画。他们还根本改变了题材的选择,避开传统历史、宗教或浪漫题材,而专注于风景和日常生活的情景。?#21360;象派"的名字来自一位记者在看了克劳德?#33707;奈的《日出?#21360;象》后的一句嘲讽语。
Kinetic Art 活动艺术
此名称用来形容能具体表现真实或表面运动的艺术。这一概念最初是在20世纪20年代被提出的,但直到50年代至60年代才盛行并至巅峰。活动艺术可以是相当简单的(例如亚历山大?#32771;尔德的用风力抖动的装置),也可以是复杂的(如廷居利运用马达操作的雕塑)。此名称也适用于利用光线效果给观者造成动感幻象的艺术品。
Mannerism 矫饰主义
矫饰主义为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一种发展,通常被视为对15世纪至16世纪早期着重和谐、秩序与完美的一种反作用。此风格盛行于1520年到1600年间的意大利。其特点为鲜明且近乎耀眼的色彩、复杂的构图、夸张的形体与戏剧化的动态。?#30699;饰"一词源于意大利语maniera,意思是?#39118;格?#65292;具体指优雅、均衡、和谐。此词在若干世纪以来已发展出许多不同意义,但通常仍与直率地表现过度技巧、手法与富于幻想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有关。
Minimalism 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主要发展于美国的一股绘画及雕塑潮流。顾名思义,极少主义艺术是指削减外在形式直指本质:纯粹的抽象、客观、无特征,排除外表装饰或表现性的姿态。极少主义绘画为单色画,且多经由数学计算画出方格或线状结构,却能引发一种庄严与存在感。雕塑家运用工业处理法及材料加钢、运用塑料甚至管道来制造通常为一系列的几何形体。这种雕塑没有引发幻觉的特性。极少主义可视为对支配整个如年代现代艺术的抽象表现主义注重情感表现的反拨。
Nabis 纳比画会
为活跃于19世纪80年代的一小群画家,他们受到保罗?#39640;更以纯色作画的启发。此派的手法如成员之一莫里斯?#24503;尼所言:?#19968;幅画作在作为一匹战马、一位裸女或一则轶事之前,本质上是一个覆益着色彩的平面。?#23485;阔画面上的平坦色块或图案,即是纳比派画作的特色。除绘画之外,此团体也对版画、海报、书籍插图、织物和戏剧设计感兴趣。
Neo(-Classicism,-Expressionism,-Romanticism)新古典主义、新表现主义、新浪漫主义
词头的Neo即?#26032;?#30340;意思,指复兴从前的潮流或理念。例如发展于18世纪后半叶的新古典主义,其目标便是回归古典,重现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中的优雅风格。在艺术及建筑上的特色,即是对线条及对称的喜好,并经常借用古代艺术风格。新表现主义则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美国及欧洲、尤其是德国的画家,想重振表现主义的特色。新表现主义的作品倾向于高度个人化,且创作态度多热情激烈。新浪漫主义则是指20世纪结合浪漫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一种强烈戏剧化形式。
Op Art 光效应绘画艺术(视幻艺术)
一项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的抽象艺术运动。op art为optical art的缩写,意在开发人类视觉的一项运动。它凭借创造出看似闪烁、颤动的影像,和观众大玩视觉游戏。光效应艺术的作品本身虽为静止的,但其形状与色彩却能造成视觉上的动感。
Pittura Metafisica(Metaphysical Painting)形而上学绘画
此艺术运动为1917年由乔治?#24503;?#22522;里科和卡洛?#21345;拉在意大利创立。其特色为扭曲的透视法、不自然的光线及奇异的意象,并经常利用人体模型或雕像来取代人体。此派画家以一种不真实的关系安排物体,制造出梦境般的魔幻气氛。在这方面,形而上学绘画与超现实主义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与之不同的是,形而上学绘画着重于严谨的构图及建筑学理上的价值。
Pop Art 波普艺术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英美的一项艺术运动,其灵感来自消费社会及流行文化的意象。连环漫画、广告和大批量产品都是这一运动的一部分。波普艺本的特色,如其成员之一理查德?#27721;密尔顿所说,是?#30701;暂的、流行的、可消费的、低成本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有创意的、性感的、滑头的、迷人的以及大商业的?#12290;这类粗率主题,通常在绘画方面是以硬边、类似照片的技巧,在雕塑方面则是对细节极少关注来加以强调。合成照片、组合艺术和拼贴,在波普艺术中也十分普遍。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 拉斐尔前派社
为一群年轻英国艺术家在1848年所组成的社团。他们对英国绘画的衰落感到沮丧,试图重新唤起在文艺复兴极盛时期拉斐尔大师之前的早期意大利艺术,如桑德罗?#27874;提切利和菲利波?#21033;比作品中的真挚感。拉斐尔前派画家多描绘文学、历史与宗教场景,并经常在作品中提出对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道德评论。此派作品质感表现丰富,细节描写细腻,显示出画家对花、织物装饰特性的浓厚兴趣。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
中世纪的人们生活在对上帝的敬畏中,教会无所不在。此时的艺术通常描绘天堂与圣徒.极少有描绘现实生话的。然而自14世纪起,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在世上的重要性及影响力。这种再生(或?#22797;兴?#65289;的意义也反映在艺术上:人物变得更加逼真,空间更加真实,宗教故事也开始以人的观点去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初期的乔托、马萨乔风格的作品,到文艺复兴巅峰时期的达?#33452;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三位大师的不朽创作,艺术家愈来愈容易在画布、湿壁画与祭坛画饰上重建世界的形象。虽然文艺复兴通常与意大利关系密切,但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德国和佛兰德斯也各自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然而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将重心摆在透视法及幻觉空间的创造上时,佛兰德斯和德国的文艺复兴艺术家则强调以精细、宝石般华丽的描绘手法呈现他们的周围世界。
Rococo 洛可可式
1700年左右发展于法国的一种轻快、愉悦的装饰风格,并在18世纪期间遍及整个欧洲。?#27931;可可?#19968;词出自法语rocaille,意思是指用来装饰喷泉或岩洞的有纹饰的贝壳或天然岩石。以室内装饰风格为主的洛可可艺术,典型的特色为迷人、优雅、轻快的气氛与淡而柔和的色彩。其主题经常为贵族或上流人士的辉煌过去及有伤风化的爱情故事。
Romanticism 浪漫主义
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盛行于北欧与美国的一种艺术运动。浪漫主义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十分多样化,因此很难以单一的定义来解释。此派艺术家撇开理性教条,而重视想像力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他们的作品经常描写一些特殊的情感,如恐惧、孤独、胜利和真挚的爱。浪漫主义正式结束于19世纪中叶,但这股潮流仍存留在20世纪的表现主义及新表现主义之中。
Surrealism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此派主要理论家安德烈?#21187;雷东称超现实主义的目标在于?#35299;决梦境与现实的既存矛盾?#65292;如此可发挥的范围便很广泛。此派画家常用摄影般精确的手法,描绘恐怖的、非理性的场景,用日常用品创造出奇特的生物,或开发能让潜意识显现出来的绘画技法。超现实主义作品虽具象征性,但仍表现出一个从平静梦境到梦魇狂想无所不包的奇异世界。
Symbolism 象征主义
19世纪末盛行于法国的一种文学及艺术运动。象征主义画家否认现实主义,认为绘画应表现意念与心理状态,而不只是简单描写可见的世界。他们的风格从珠宝般华丽丰盛到苍白而从容都有,但共同的兴趣则在于超脱尘世的表达。象征主义者最偏爱宗教或神话题材,此外像情欲、死亡与罪恶也都是常见的主题。
Vorticism 旋涡主义
1914年由温德姆.刘易斯在英国成立的一种前卫艺术运动。?#26059;涡主义?#20043;名出自意大利未来派画家波丘尼的一段评论:?#25152;有有创意的艺术都是从情感的旋涡中散发出来。?#21644;未来主义一样,旋涡主义在绘画和雕塑上都采用粗糙、棱角分明和高度戏剧化的风格,并以捕捉活力与动感为目标。此艺术运动虽未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但却是英国艺术中第一个朝抽象方面发展的重要潮流。
④ 关于荷兰的“风格派”运动
风格派(De Stijl)
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创始人为T.van杜斯堡,主要领袖为P.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见插图)。蒙德里安喜欢用新造型主义这个名称,所以风格派又称作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 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
参加风格派的,还有匈牙利画家V.胡萨尔﹑建筑师J.J.P.乌德﹑诗人A.考克﹑雕刻家G.凡顿格洛等。在”抽象化与单纯化”的口号下,风格派提倡数学精神,凡是缺乏明确与秩序的东西,都被他们称作是巴洛克,统统予以反对。蒙德里安﹑杜斯堡等人的绘画,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间安排原色红﹑蓝﹑黄。凡顿格洛则把这种原则运用到雕塑中,与蒙德里安不同的是,他的作品是以数学的解析为基础的,由一些简单的立体单元,用垂直和平行的对称方式组合成一定的空间模式,风格派对20世纪上半期的建筑,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风格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艺术家们看到了社会的矛盾和混乱,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他们不懂得社会发展的规律,误以为用精神和艺术可以来拯救社会,可以用几何的﹑规则的抽象线条与色彩来建立一个精神王国,以取代资本主义世界。所以说,风格派的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风格派的活动继续到1931年。
荷兰的现代设计
20世纪初的重要现代主义运动“风格派”在荷兰产生,绝对不是偶然的现象。荷兰“风格派”、苏联的构成主义和德国的包豪斯是形成现代主义设计的三个基本支柱。
“风格派”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是家具建筑设计师里特维特(Gerrit Rietveld,1888-1964)。他在父亲的店里当学徒,同时学习建筑。他一直与现代主义运动没有任何关系,直到1916年凡·霍(Robert van t’Hoff)请他设计家具。1917年他设计了一张绝对没有妥协的几何形椅子,称为红-蓝椅子,此椅成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重要经典作品,从此他开始了与荷兰现代主义运动的密切关系,并且参加了“风格派”。里特维特受美国建筑师弗兰克·赖特的影响,在1925年设计了位于无特列支的什罗德住宅(the Schroeder Housein Utrecht),此建筑的风格完全是“风格派”的立体性展现。
“风格派”对于世界现代主义的风格形成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它的简单的几何形式、以中性色(黑白灰)为中性的色彩计划、它的立体主义形式、理性主义形式的结构特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标准符号,而在荷兰的现代设计中,它的痕迹也显而易见,比比皆是。
⑤ 现代主义建筑中的风格派代表了怎样的建筑理念
风格派以年范·杜斯堡(TheovanDoesburg)主编的《风格论丛》杂志出版为标志。它是由一个艺术集团所组成的,包括画家、雕刻家、诗人与建筑家,如威尔斯(JanWils)、奥德(J.J.Oud)。这派在建筑造型上打破传统封闭空间,代之以灵活穿插空间,最突出的例证是1924年里特维尔德(GerritRietveld)设计的乌德勒支城一所住宅(UtrecheSchroderhaus),钢筋水泥薄板交叉的墙面、阳台、屋顶,表达最纯粹的“风格派”面貌。但也有人讥讽这是“卡纸板”式建筑。风格派代表作,如1924年伍德设计的胡克住宅群(hoekvanHolland),所有墙都用同一的白色抹灰;1925~1930年建成的鹿特丹南部的基夫霍克(Kiefhoek)住宅群,都是两层的平台建筑,奥德试图通过挑选某些对称轴来减少这些外部制约的痕迹,“它像一座建筑之岛,耸立在鹿特丹郊外一片尖屋顶砖房的汪洋之中”;1928年威尔斯设计的阿姆斯特丹体育场以及布林克曼和范德拉赫(JohannesAndreasBrinkmann&L.C.VanderVlugt)等同年设计的曼耐尔卷烟厂等。1933年后风格派因停止活动而宣告结束。
⑥ 风格派为什么也称要素派
风格派 风格派(De Stijl)
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派”(Ner-plasticism)或“要素派”(Elementarism)总的看来,风格派是二十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立体派(Cubism)艺术的分支和变种。
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创始人为T.van杜斯堡,主要领袖为P.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见插图)。蒙德里安喜欢用新造型主义这个名称,所以风格派又称作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 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
参加风格派的,还有匈牙利画家V.胡萨尔、建筑师J.J.P.乌德、诗人A.考克、雕刻家G.凡顿格洛等。在”抽象化与单纯化”的口号下,风格派提倡数学精神,凡是缺乏明确与秩序的东西,都被他们称作是巴洛克,统统予以反对。蒙德里安、杜斯堡等人的绘画,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间安排原色红、蓝、黄。凡顿格洛则把这种原则运用到雕塑中,与蒙德里安不同的是,他的作品是以数学的解析为基础的,由一些简单的立体单元,用垂直和平行的对称方式组合成一定的空间模式,风格派对20世纪上半期的建筑,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风格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艺术家们看到了社会的矛盾和混乱,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他们不懂得社会发展的规律,误以为用精神和艺术可以来拯救社会,可以用几何的、规则的抽象线条与色彩来建立一个精神王国,以取代资本主义世界。所以说,风格派的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风格派的活动继续到1931年。
荷兰的现代设计
20世纪初的重要现代主义运动“风格派”在荷兰产生,绝对不是偶然的现象。荷兰“风格派”、苏联的构成主义和德国的包豪斯是形成现代主义设计的三个基本支柱。
“风格派”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是家具建筑设计师里特维特(Gerrit Rietveld,1888-1964)。他在父亲的店里当学徒,同时学习建筑。他一直与现代主义运动没有任何关系,直到1916年凡·霍(Robert van t’Hoff)请他设计家具。1917年他设计了一张绝对没有妥协的几何形椅子,称为红-蓝椅子,此椅成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重要经典作品,从此他开始了与荷兰现代主义运动的密切关系,并且参加了“风格派”。里特维特受美国建筑师弗兰克·赖特的影响,在1925年设计了位于无特列支的什罗德住宅(the Schroeder Housein Utrecht),此建筑的风格完全是“风格派”的立体性展现。
“风格派”对于世界现代主义的风格形成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它的简单的几何形式、以中性色(黑白灰)为中性的色彩计划、它的立体主义形式、理性主义形式的结构特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标准符号,而在荷兰的现代设计中,它的痕迹也显而易见,比比皆是。
风格派作品的特征: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集合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2.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3.对于非对称行的深入研究于运用。
4.非常特别地反复应用横纵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以上几点特征可以很清晰的从蒙德里安的作品中看出。
风格派的成就:
1.关于新建筑的观点:新建筑应该是反立方体的
2.四维分解法(通过将一个盒子分解开来,从而赋予每个面以流动、延展的动感)
代表艺术家:
画家P·蒙德里安
里特维尔德
杜斯柏格
⑦ 风格派艺术理念是如何融入现代设计哲学的
问题问得有点模糊,不知道是说设计手法,还是说设计风格。
手法简单的说,就是元内素的拆分、再容结合。打个简单粗暴的比方,一个人,将他洗干净了,衣服扒光,在他身上刻个骷髅头,这个人就具有了黑社会属性,如果是个女的,穿上旗袍,就是古典美,戴上墨镜,就是中西结合。衣服扒光,在身上泼上油彩,就是前卫风格,这事儿伊夫·克莱因做过;如果是刷上墨汁呢,就是“具有中式传统蕴味的现代艺术”。手法太多,可玩性也高。论语有云:游于艺。设计需要大胆,也需要好玩才行。
如果说设计风格,往往指资深设计师,他们在长期浸淫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如老前辈靳棣强,他的设计有水墨味,是一种风格,体现了他的艺术理念;室内设计高文安,善于中西结合。
风格派艺术理念是如何融入现代设计哲学的?简说就是: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古语有云,功夫在诗外,设计亦然。设计师平时的生活中喜欢什么,他的设计自然就是什么样子的。就是这么简单
⑧ 结合施劳德住宅的特征简述风格派建筑的特点
以上作品均为20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风格派的典型代表作品,分别是蒙德里安的《红蓝白构成》、里特维德的建筑作品《乌德勒支式住宅》和他的家具作品《红蓝椅》以下分别是作者与作品简介: 风格派 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8-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集体,主要发起者为杜斯博格(TheoVanDoesburg)。该运动提倡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元素,以形成基本设计语汇,从而使设计因其内在的可认可性在全世界找到共同语言。风格派一个共同的主张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他们主张艺术应脱离于自然而取得独立,艺术家只有用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表现宇宙根本的和谐法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对和谐的追求与表现是风格派艺术设计师们的共同目标。 里特维德是将风格派艺术从平面延伸到立体空间的重要艺术家之一。他在1919年推出的具有宣言性质的这款《红蓝椅》具有激进的纯几何形态和难以想象的形式。这把椅子全部为木构。13根木条互相垂直,形成椅子的空间结构,各结构间用螺丝紧固而非传统的榫接方式,以防有损于结构。这把椅子最初被涂以灰、黑色。后来,里特维德通过使用单纯明亮的色彩来强化结构,使其完全不加掩饰。重新涂上与DeStijl美学思想一致的原色。这样就产生了红色的靠背和蓝色的坐垫。把手和椅腿仍保持黑色、少量的黄色被用来强化端面。这把椅子以最简洁的造型语言和色彩,表达了深刻的设计观念。 对于设计界来说,新造型主义这一名称尤为贴切。风格派主张从理性出发,用抽象的几何结构来表达宇审和自然的普遍的和谐与秩序,探索被事物的外貌所掩盖的规律,这些规律表现了科学理论、机械生产和现代城市的本质和节奏。其设计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设计师里特维德、建筑师奥德等人。他们主张把纯艺术的风格派原则运用在建筑、家具、其他产品和平面设计中,渗透世界,以创造新的世界秩序。他们注重使用和表现新材料、新技术,指出建筑的空间是由功能与和谐两个方面构成,其外观是由其内部空间决定的。 他们把风格派绘画艺术的极其简洁有序的造型、色彩和线条的形态,应用到建筑、服装、家具等方面的设计中,并设计了新的字体和非对称均衡的印刷版面。风格派设计所强调的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的思想和结构第一的原则,为以包豪斯为代表的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风格派设计的代表有《风格》杂志的封面设计和斯拉拉斯堡的奥伯蒂咖啡馆的室内设计;里特维尔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红蓝椅子;奥德设计的乌尼咖啡馆等。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和杜斯伯格有关风格派的理论著述也是风格派设计的理论依据。 彼埃·蒙德里安 彼埃·蒙德里安(PietCornelies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出生在荷兰的阿姆尔弗特,曾在海牙、鹿特丹、罗伦、巴黎和伦敦等十多处地方居住作画,晚年移居纽约,大幅度扩展创作领域,对建筑、工艺和设计产生很大影响。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今日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蒙德里安早年画过写实的人物和风景,后来逐渐把树木的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其他作品: 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 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父亲是当地一位职业木匠,里特维德从7岁起就开始在父亲的作坊中学习木工手艺。l911年他开设了自己独立的木工作坊,同时开始以上夜校的方式学习建筑绘图。里特维德不是建筑学或设计方面的科班出身,但他对所学的任何实际知识都非常用心,并始终有独到的理解。在现代设计运动中,里特维德是创造出最多的“革命性”设计构思的设计大师。 《红蓝椅》 里特维德一生富于革命性,是家具设计史上第一件现代家具的设计人:19l7~l9l8年他设计并制作了“红蓝椅”,并于次年成为荷兰著名的“风格派”艺术运动的第一批成员。 《红蓝椅》是荷兰风格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是家具设计师里特维德受《风格》杂志影响而设计的。 从功能上说,这把椅子是不舒服的,但是通过展示,它证明了产品的最终形式取决于结构。设计师可以给功能赋予诗意的境界,这是对工业美学的阐释。而且,这种标准化的构件为日后批量生产家具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它的与众不同的现代形式,终于摆脱了传统风格家具的影响,成为独立的现代主义趋势的预言。因此,集中体现了风格派哲学精神和美学追求的《红蓝椅》成为现代主义在形式探索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性的作品。对于整个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20年代,现代设计运动的发展早期,里特维德的先锋作用并未限于家具设计领域,1924年,他设计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建筑设计史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施罗德住宅(Schr6(1erHouse),其设计思想和手法都与“红蓝椅”出于一辙,同时也贯彻着杜斯伯格的设计理论和蒙德里安的艺术理念。仅此两项,就足以奠定里特维德在现代设计中的大师地位。 《乌德勒支式住宅》(又名施罗德住宅) 二十世纪20年代初,荷兰建筑师里特维德受施罗德夫人委托为其设计一所家庭住宅。最终这座位于荷兰乌德勒支市的建筑如今被称为“里特维德-施罗德之家”。乌德勒支住宅(SchroderHouse,1924年),荷兰的乌德勒支,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设计。新造型艺术运动以及里特维德的代表作。简洁的平面构成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细部处理上表现出许多生活细节。 由里特维德设计的这座住宅大体上是一个立方体,但设计者将其中的一些墙板、屋顶板和几处楼板推伸出来,稍稍脱离住宅主体,这些伸挑出来的板片形成横竖相间、错落有致、纵横穿插的造型,加上不透明的墙片与透明的大玻璃窗的虚实对比、明暗对比、透明与反光的交错,造成活泼新颖的建筑形象。 如果注意一下万·陶斯柏等人在前一年(1923年)所绘制的一个住宅设计图解,我们就更能了解风格派建筑的特点了。里特维德设计的这所住宅,可以说是风格派画家蒙特里安的绘画的立体化。 乌德勒只是住宅强调面的因素,所以大面积的形体如烟囱、阳台板以及入口处的垂直白墙面等垂直构建掩饰住了这些构建后面的水平向构建,譬如阳台板向下压得很深,完全挡住了阳台跳梁和地板的视线,从而净化了立面:水平向与垂直向的相交方式的第三种模式是二者皆不出头,强调含连续性,给人含蓄、精细之感。
⑨ 风格派的简介
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创始人为T.van杜斯堡,主要领袖为P.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见插图)。蒙德里安喜欢用新造型主义这个名称,所以风格派又称作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 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
参加风格派的,还有匈牙利画家V.胡萨尔﹑建筑师J.J.P.乌德﹑诗人A.考克﹑雕刻家G.凡顿格洛等。在”抽象化与单纯化”的口号下,风格派提倡数学精神,凡是缺乏明确与秩序的东西,都被他们称作是巴洛克,统统予以反对。蒙德里安﹑杜斯堡等人的绘画,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间安排原色红﹑蓝﹑黄。凡顿格洛则把这种原则运用到雕塑中,与蒙德里安不同的是,他的作品是以数学的解析为基础的,由一些简单的立体单元,用垂直和平行的对称方式组合成一定的空间模式,风格派对20世纪上半期的建筑,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风格派不仅关心美学,也努力更新生活与艺术的联系。在创造新的视觉风格的同时,它力图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陶斯柏声称:“艺术……已发展成了足够强大的力量,能够影响所有的文化,而不是艺术本身受社会关系的影响。”在他看来,绘画和雕塑已不再是与建筑及家具不相干的东西了,它们都同属一个范畴,即创造和谐视觉环境的手段。这种用艺术改造世界的思想显然是过于理想化了。
风格派的作品虽然没有可理解的主题,常冠以“构图第X号”之类的名称。但这些作品有其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它们体现了大多数欧洲人民渴望和谐与平衡的心态。蒙德里安认为,只要普遍的和谐还未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那么绘画就能提供一种暂时的代替。风格派出现于荷兰并非偶然,它与人类征服自然的“荷兰精神”和宣扬克制与纯洁的荷兰清教传统相一致。有人认为四四方方的田野、笔直的道路和运河这种人工的荷兰景色是风格派绘画中隐匿的主题,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但风格派艺术确实以一种几何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神支配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朴之中的思想。
⑩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派是怎样的
风格派:以1917年范·杜斯堡(TheovanDoesburg)主编的《风格论丛》杂志出版为标志。它是由一个艺术集团所组成的,包括画家、雕刻家、诗人与建筑家,如威尔斯(JanWils)、奥德(J.J.Oud)。这派在建筑造型上打破传统封闭空间,代之以灵活穿插空间,最突出的例证是1924年里特维尔德(GerritRietveld)设计的乌德勒支城一所住宅(UtrecheSchroderhaus),钢筋水泥薄板交叉的墙面、阳台、屋顶,表达最纯粹的“风格派”面貌。但也有人讥讽这是“卡纸板”式建筑。风格派代表作,如1924年伍德设计的胡克住宅群(hoekvanHolland),所有墙都用同一的白色抹灰;1925~1930年建成的鹿特丹南部的基夫霍克(Kiefhoek)住宅群,都是两层的平台建筑,奥德试图通过挑选某些对称轴来减少这些外部制约的痕迹,“它像一座建筑之岛,耸立在鹿特丹郊外一片尖屋顶砖房的汪洋之中”;1928年威尔斯设计的阿姆斯特丹体育场以及布林克曼和范德拉赫(JohannesAndreasBrinkmann&L.C.VanderVlugt)等同年设计的曼耐尔卷烟厂等。1933年后风格派因停止活动而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