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化妆箱
❶ 民国时期的生活用品到底是什么样的
说起民国,一个相近且遥远的时代。给我的印象就是军阀混乱,今天我占了你的地盘,明天我夺了你的人口。也不由然的想起大上海的一片繁荣景象。
我们此篇文章不谈民国军阀如何你来我往,也不谈上海为何如此的的繁荣。我们讲讲民国时期的生活用品到底是什么样的?
男性们可能就是西装革履,头戴礼帽。甚至不乏富家公子有洋车专座,电车也是民国时期一大特色,黄包车也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资产阶级还有电风扇等一些高档生活用品。自行车也是常见之物。
可是这些都是仅供于上流社会的人们,普通老百姓连电都用不了,更别提去用电风扇这种可望不可即的东西了。
褪去城市的外衣,掀开上海,沈阳等大城市的遮羞布。民国时期真的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向往的。甚至说那个时代的普通人生活,简直是民不聊生,水深火热。
❷ 98岁奶奶为孙女化妆走红,哪些饰品属于民国的典型
民国的典型饰品:发簪、发叉、发带、玉手镯、项链等
❸ 民国时期的女的怎么化妆
据记载,纣王爱将凝固的花汁给宠妻爱妾染指甲和化妆面容,因这种化妆品最早源于燕国,所以后人就把它叫作“燕脂”。
远在汉代,中国女子已广泛使用口红。从二千多年前的前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漆器梳妆箱中,除有发绺、梳子和香粉外、还发现有燕脂。
眉笔在古代又名“黛”,历史也颇悠久。据文献记载,侍奉前汉宣帝的京都知事张敞最爱为其妻用黛画眉。后汉初期,长安地区的女子盛行画“宽眉”,当时用的是青蓝色眉笔。到了唐代,则流行画蛾须(触角)眉。
唐代还流行“红妆”、“朱脸”和“红脸”,这是女子在化妆前先在脸部抹上白粉,再涂上红色胭脂。
古代给人专门化妆的没有。新娘要不是自己化妆。要不就是自家的长辈化妆。大家闺秀,官宦之家,还可以是贴身丫鬟和仆妇。再说了,平头百姓就是爱美,那个不是自己动手。那年头也没那么多要用化妆面孔的地方。
❹ 穿越到民国(大概1946的样子)卖什么小东西(方便携带)比较赚钱
那绝对是吃的,然后是小说,然后是美女,然后是衣服,最后是鞋,还有名人字画。这些都很有价值
❺ 化妆师兼职一般都怎么收费我今天接了个民国旗袍妆,我不知道该怎么收费,大概有两三个模特可能要画两三
我觉得化妆师兼职收费的话,这份不同的化妆师的级别,旗袍的话,唉,你根据对方的经济情况适当收吧!
❻ 民国时期的胭脂水粉做法
--------水粉篇---------
在《齐民要素》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 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
在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
在明代则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制成玉簪之状的“玉簪粉”。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制造流程:
把上好的当年新米,泡在水里,过个十天左右,等酸味弥漫时,捞将出来,用磨子推成极细的粉末浆。然后澄在一旁。等到清水跟粉浆分开时,将清水滗出倒掉。当剩下的水分蒸发殆尽后。用竹片刮去表面的一层比较粗糙的粉末,底下的就是细腻的成品了。
---------------胭脂篇-------------
胭脂是古代妇女常用的化妆品,历代典籍中有关胭脂的写法有很多,如“焉支”、“烟支”、“鲜支”、“燕支”、“燕脂”、“阏氏”等等。
据说胭脂传入中原和张骞出使西域有关。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颜料。
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胭脂都可经过阴干处理,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
到了大约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 义
制作流程
1、把胭脂花、玫瑰、栀子或者任何红色花朵,细细碾碎,用细沙滤去渣滓,晾干汁液,滴上一点点桂花油,就是胭脂。有花朵般艳丽的颜色和香味。
2、摘取清晨的红蓝花,最好是带露水的,像捣药一样捣成浆汁,加清水包在纱布里绞去黄汁,再加酸栗子淘米水一起像淘米一样淘,黄色素被溶解,再绞,剩下的就是红色素。红蓝花有两种色素,红色素与黄色素,后者难染色,故分离。加防腐剂阴干,就得到很红很红很艳很艳的胭脂了。颜色可以自己加别的粉调。
除了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以及苏芳木等。重绛是一种绛红色染料,它的色彩比较浓重,不及红蓝鲜艳透明。在汉魏时常常被用来作燕支的材料。石榴花也是一种红色颜料,在隋唐时常用来炼染女裙,时称“石榴红裙”,但也可用来制成胭脂。
与石榴花相仿的是山花,山花是一种野生植物,经过提炼加工,则可为化妆材料。苏方木也名“苏木”,它的颜色虽比较黯淡,但作为染料饿历史却很长,早在魏晋时期就是一种主要的红色染料。
胭脂水粉这两个名字,光是看着就很有美感~ 呵呵,学习咯~~~
❼ 民国时期有什么化妆品牌
双姊
❽ 盒子上有两个民国时期女孩子的化妆品
【李碧华《双妹唛》】
“她抓住一瓶双妹唛花露水,在途中,跳进海里。被人发现时,船已驶得好远。也许她获救,也许没有。”
那时的花露水还不止是用来你驱蚊止痒的,可以说是淑女的象征。双妹是香港广生堂的产品,“唛”在粤语里面是“Mark”的意思,双妹唛就是双妹牌。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传闻,说双妹海报上的两位女子其实都是男子,因彼时女子不便抛头露面,这么看来,这两位男士也太俊俏了。也有人说,海报的模特是两个女子,但并不是两姐妹。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❾ 民国时期的女人最爱化妆,她们用什么样的化妆品
雪花膏,胭脂,口红,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