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发型
1. 过敏分迟发型和速发型吗
(依)I型过敏反应,也叫做速发型过敏反应,例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休克等;(贰)II型过敏反应,又称为细胞毒性型过敏反应,如溶血性贫血、白血球减少症、中国性肾小球肾炎、血小板减少症等;(三)III型过敏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型过敏反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四)IV型过敏反应,也就是迟发型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慢性结核菌感染等
2. 什么是结核速发型超敏变态反应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即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即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免疫病理反应。又称变态反应。
根据反应出现的速度,分为速发型超敏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盖尔和库姆斯将超敏反应分为下述4种类型:
Ⅰ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性变态反应或速发型变态反应。该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反应迅速,消退也快,具有遗传倾向,一般仅造成功能紊乱而不引起组织损伤。由于抗原与抗体(通常是IgE类,部分IgG亚类)在介质释放细胞上相互作用,使细胞上IgE的Fc受纤搭桥,引起细胞活化,细胞内颗粒的膜与胞膜融合形成管道,使一些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A(SPS-A)等释放。这些介质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增多。根据这些活性物质作用的靶细胞不同,可发生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药疹,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胃肠炎,花粉或尘埃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Ⅱ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或细胞毒型变态反应,由Ig G或者Ig M介导。细胞上的抗原与抗体结合时,由于补体、吞噬细胞或 K细胞的作用、细胞被破坏。例如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反应和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都属于Ⅱ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它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到毛细血管壁或组织中,激活补体或进一步招引白细胞而造成的。属于Ⅲ型的疾病有链球菌感染后的部分肾小球肾炎,外源性哮喘等。阿尔图斯反应是一种局部的Ⅲ型超敏反应。在反复注射抗原(如狂犬病疫苗、胰岛素)后,局部可出现水肿、出血、坏死等炎症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性变态反应。为免疫细胞介导的一种病理表现。它是由 T细胞介导的。常见的类型是:化学药品(例如染料)与皮肤蛋白结合或改变其组成,成为抗原,能使 T细胞致敏。再次接触该抗原后,T 细胞便成为杀伤细胞或释放淋巴因子引起接触性皮炎。另一个类型称为传染性变态反应,是由某些病原体作为抗原性刺激引起的,见于结核病、梅毒等。此外,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接种疫苗后的脑脊髓炎、某些自身免疫病等都属于此型(见图)。
其他
除上述 4种类型外,还有些学者提出Ⅴ型超敏反应(又称刺激型变态反应)。Ⅵ型超敏反应(又称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反应),甚至更多的类型。有些变应原(如青霉毒)也可在同一个体引起不同型的超敏反应同时出现。
3. 速发型过敏反应的介绍
速发型过敏反应(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type I allergy)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反应,主要为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以及过敏性休克。表现的病症主要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肠胃炎以及湿疹、荨麻疹、斑疹、丘疹、划痕症、异位性皮炎、风团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性皮肤病。
4. 速发型过敏反应用药后最快多久缓解
2个小时起效。
5. 速发型接触性反应是接触性皮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速发型接触性反应开始可出现风团、红斑丘疹,但发病时间一般是外界物质接触皮肤后1小时之内。
致病因素与过敏性接触皮炎类似,发病机制如下。
(1)IgE介导的接触性反应。发生这种反应的患者常常在发病之前就对此类接触物有致敏,所以,再次接触后导致病理反应。具体发病过程为过敏原穿过皮肤,与附着在肥大细胞上的抗原特异性IgE结合,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引起局部风团改变,除组胺外,参与反应的还有前列腺素、白三烯、激肽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速发型接触反应中,有时嗜酸细胞、B细胞、T细胞、单核细胞也可结合抗原特异性IgE参与反应。这就使彻底了解其发病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化。
(2)非免疫性机制。是指在发病前患者并没有对接触物产生致敏。
此种反应往往局限,皮损可多种多样,取决于接触物的浓度、接触部位、接触方式及接触物本身的结构。像牙膏中0.01%肉桂醛接触口腔时可有刺麻感。浓度如果再高些,则可导致口唇肿胀。接触部位在发病中也起很大作用。面部、后背、双上臂伸侧易发病,而掌跖不敏感。
一般在接触外界物质后几分钟至1小时内,在原有正常皮肤上或有湿疹皮炎的基础上发病,通常24小时内皮损消失。主观症状有瘙痒、刺疼、烧灼感、皮损多种多样,可有红斑、风团,重者如患接触性荨麻疹综合征可有系统性的过敏症状。如:心悸、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诊断速发性接触性反应,一般靠局部接触史、临床症状及皮肤诊断试验。以下将介绍几种试验方法。
(1)摩擦试验。将可疑致病物质在手背上摩擦15~16分钟,30分钟至2小时后阳性者可在摩擦部位见有红斑或小水疱样损害。
(2)应用试验。即患者像曾经实际接触可疑致病物质方法一样,再择期重做,相当于激发试验。接触时间15~16分钟,30分钟至2小时观察结果。
(3)点刺试验。背部或前臂,以抗原点刺皮肤,约1分钟擦去,15~20分钟看结果。
(4)划痕试验。背部或前臂,5mm划痕,滴加过敏原,15~20分钟看结果。
(5)封闭划痕试验。
治疗方面同一般接触性皮炎,关键避免再次接触致病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