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时尚文化
1. 请介绍几个日本的网站,讲流行文化的
oricon.co.jp
日本的流行音乐排行榜
2. 日本的时尚文化是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
大正年间。
大正年间正好是欧美文化第一次进入日本,而那个时候的日本正好结束了明治维新,正在全面向西方学习,于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织下,整个日本的时尚界可谓是百家齐放,比如当时学生的衣服是上半身和服,下半身西式的裙子,叫上一双西式皮鞋,具体见下图:
3. 有没有关于日本文化时尚潮流的店子
bape著名的日本潮牌. 街牌中的奢侈品 目前在中国 仅港台设有专卖
“猿人头”的BAPE是诞生于日本原宿的街头系潮流服饰著名品牌,全称是"A Bathing Ape in Lukewater",意思是“安逸生活的猿人”。名称来源于1968年出品的美国科幻电影《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
创始人长尾智明1970年生于日本群马县高崎市,1993年11月,创立了"A Bathing Ape in Lukewater",和其他里原宿系设计师一样,他也毕业于东京文化服装学院,但BAPE的LOGO却不是出自他手,而是他的好友里原宿文化重要代表人物、著名插画师中村晋一郎花一周世界所设计。
BAPE以T恤为开端,每款只生产五十件,其中三十件分发给员工和朋友,只有少量流到市面上。有人问那他怎么赚钱呢?BAPE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成立的,说白了就是自己玩自己爽,因为长尾当时有许多别的工作,收入不成问题,所以他坚持产品品质,要做能让周围人也都满意的东西。在最初两年中,Bape只设计T恤,由于设计独特、保证质量,产品限量可以彰显穿着者个性,在日本潮人中有了点小名气。之后,BAPE开始涉足设计其他服饰。
1998年,由于日本天王木村拓哉穿着BAPE在电视上露面,日本迅速掀起一阵BAPE热潮,之后浅野忠信、一色纱英等众多多日本艺人也开始穿着这个品牌,这股潮流从日本波及港台地区,引发许多港台艺人追捧。
2001年BAPE推出女装品牌BAPY(Busy Working Lady),面向年轻白领女性群体,取得了成功。BAPE的鞋子BAPESTA也是热卖商品,款式比较单一,多数是在图案上做变化。
目前,BAPE有女装、童装、鞋等众多副牌,均发展得很好,是里原宿龙头品牌。以此为基础,BAPE又开设了一系列概念店,从发型店、咖啡店、画廊到MILOSTORE,建立起一个BAPE王国
4. 日本的特色文化风情是什么
吃在“印度”
沿着建设路走到书林街,从书林街进入文化巷鳞次栉比都是小吃店、衣服店。午饭时间,记者走进一家名为“印度菜菜”的餐馆。餐馆装修风格具有印度的气息,就连服务员都穿着满身金黄的印度服装,戴着粉红色的头纱。
按服务员推荐的特色菜,点上一份炭烤鸡、特辣咖喱牛肉、黄油烤饼和自制酸奶。据说,炭烤鸡是由从印度带来的特制烤炉烘烤而成,吃起来感觉不错。咖喱牛肉吃起来比较辣,吃饼的时候蘸上一些咖喱酱,味道特别的好。自制的印度酸奶特别黏稠,像冰激凌的感觉,服务员告诉记者,酸奶是老板Khanri研制的,上面撒着腰果、葡萄干,在吃完辣味的咖喱牛肉后,吃上一份酸奶,感受了印度的风情,其乐融融。
午后购物
填饱肚子之后,开始在文化巷淘宝,在“印度菜菜”的前方就有一家叫兰木坊的手工艺作坊。店铺虽小却生机盎然,这里有大量新颖、别致的手工艺品,大都出自店主之手,如果喜欢淑女风格,一条由浅粉红色的细小珍珠和银制饰扣串成的手链,会让你爱不释手;如果喜欢另类和特立独行,枯藤、麻绳、铜铃和彩色木珠组成的风铃挂在窗前会使得门窗一亮;如果喜欢质朴自然,有涂上色彩的鱼鳞做成的项链和耳环,有普通的牛仔布配上传统的民族绣花变成的个性十足的手链。
从兰木坊往回走,靠左的地方有一家十分别致的服装店。店门口挂着很多CD碟片。店主是个酷爱电子音乐的可爱女孩,店内出售的服装有浓厚的日韩风格。T恤衫上印着时下最流行的卡通人物,个性十足的日本拼布花裙,绝对能让你成为街头的亮点。经常来这里买衣服的学生小陈告诉记者,在这里既可以得到最新的电子音乐资讯,又可以体味最前卫的流行时尚。它不单单是服装店那么简单,也是电子音乐爱好者的聚集地。
玩在“兰白红”酒吧
文化巷与文林街交叉口,有一家全木结构装修的酒吧,店门口的柱子是一面“广告墙”,上面贴满了找房子、找合租、找老师等英文资讯。
走进酒吧有灯光可以照到的小圆木桌,也有稍稍暗些但很温馨的小角落,一楼铺着大块大块的青色石板。圆桌,大窗,读书灯。二楼便是暖色的地毯,小格子空间,让人觉得很安全,很独立。每张桌前的墙上都有一个小洞,放置着各不相同的小台灯。红色的小垫子,堆在一起,轻轻一靠,便会陷下去。店里的服务员介绍说,这里的老板是法国人,因为喜欢昆明,所以留了下来。把云南的浪漫,融进了法国的温柔,“我们经营的是法国南方风味,做的也是法式家常菜,还有法式小蛋糕、咖啡、法国干红、啤酒等。不仅仅是酒吧,也是餐厅。来这里的客人大都是外国留学生,还有很多本地人喜欢到这里来练习外语口语。”李小姐说。
□ 咱老百姓
与和民日本料理店老板娘聊天
见到杨文敏时,是傍晚在和民日本料理的新店,她就是和民日本料理店的老板娘。新店在文化巷的中段,离老店大概有50米的距离。杨文敏是土生土长的昆明人,虽然在日本生活了15年的时间,她依然操着一口流利的昆明话。
杨文敏告诉记者,2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朋友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先生。婚后就随先生到了日本,在日本留学、生子,再然后就像所有日本女人一样尽心尽责地做起了贤内助,一呆就是15年。
“回到昆明的最大原因是想让孩子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历史、国情,在日本没有语言环境,尽管送她们到了中文培训班,自己在家也教她们中文,但还是学不会。”杨文敏说。开和民日本料理店最初是因为孩子们喜欢吃日本菜,后来很多朋友到家吃饭时,吃到杨文敏做的日本菜,觉得口感很好,建议她开一家日本料理店,把店面选择在文化巷。
杨文敏告诉记者,料理店的所有调料都从日本进口,每个菜都是自己调口味,由于卖得便宜,做了近半年时间几乎都没赚钱,但结识了各种各样的朋友。现在新店开张了,装修风格按自己的设计要求,结合中国和日本的特色,特意装修了几间有榻榻米的房间。菜系上也比原先增加了许多,有时候也和厨师一起做寿司。邀约日本朋友及昆明的朋友一起进餐。每天都要在餐厅呆到10点左右。有时与朋友就在餐厅聊天,喝着大麦茶、吃着手卷,有时帮助日本朋友学习中文。
□ 市民推荐
市民李小姐:萨尔瓦多咖啡馆
在“吗哪”餐厅的旁边有家萨尔瓦多咖啡馆,逛街累了可以到这里吃经典的摩卡冰激凌,味道不错,感觉只是比哈根达斯略差,但价格却便宜好多。小份的10块,大份的18块。咖啡馆的墙壁上有书架,书的种类很多,其中有很值得一看的外国著作。还有这里的墨西哥菜也不错,意大利面口味也相当地道。
云大宋同学:阿里郎韩国料理
文化巷中段有家韩国料理店叫阿里郎,“阿里郎炒年糕”是该店最好吃的一道菜,不仅因为这是自创的,更重要的是那种黏黏的、软软的、甜甜的,但是一点都不腻的味道。有特色的还有石锅拌饭,一锅五彩缤纷的韩国米饭,和着一点美味的酱,再配碟开胃的韩国泡菜,价格10元一份可以吃得很饱。
昆工张同学:旺岛餐厅
在文化巷右侧有一家名为“旺岛”的泰国酸辣海鲜火锅味道十分可口。在高汤中加入特殊香草秘制的酱料、辣椒、姜、柠檬等配制出的底汤,配上鲜虾、蟹、蔬菜等,放置10多分钟就可以吃,味道很鲜美,并且价格划算,60元一锅连上配菜,不过,对于不太能吃辣椒的人士,提醒您在吃之前先点一杯冻的奶制饮品,奶茶、牛奶咖啡或纯牛奶,以免太辣。
市民尹女士:“喜马拉雅”服饰店
文化巷入口的右侧有一家颇具风格的店“喜马拉雅”,店内以尼泊尔风格的服装为主,还有各种精致的银饰品,具有民俗风情的披肩、民族服饰、藏饰品以及店主亲自编制的饰品、簪子等,与其交相辉映的是对面的“雨后初晴”服装店,陈列着各种风格各异的服装,有大理的扎染服饰,有异国风格结合民族特色的服装。喜欢民族服饰的朋友不妨挑选几件自己钟爱的衣服,在节日里展示一下与平时不同的风格。
5. 详谈日本服饰文化
一,日本的传统服装
据中国史书《魏志倭人传》记载,3世纪前后,日本男人用从肩膀下垂的长布包裹自己,而妇女则用一整块布遮住自己,中间留个洞口漏出脖子。这种样子的穿着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曾存在,例如希腊、罗马、印度尼西亚和秘鲁,习惯上称为“贯头衣”。
缝制服装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前后,被称为邪马台国家的政治机构正处在发展阶段。男人和女人都穿着过腰的上衣,袖子紧而直。男人下装是宽松的象裤子一样的裤(“侉”),女人则穿长长的褶裙,叫做“裳”。
在飞鸟时代(593-710)和奈良时代(710-794),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中国文化在日本很流行。宫廷有关的人穿着上大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平安时代 (794-1185)的宫廷服装分为三个类别:特别礼仪的服装、宫廷里穿的正式服装和普通场合的服装。男性穿用的正式服装叫做“束带”(模仿唐朝官服)。妇女的服装分很多层,正式的女装叫做“十二重衣”(模仿唐朝便服),一共分为12层。往好处说是“雍容富贵”,说难听点儿是“拖泥带水”。
镰仓 (1185-1333) 和室町 (1333-1568)时代,在政府任职的武士正式场合穿束带,他们平常的装束叫做“狩衣”(日本化的服饰),从打猎时候穿的装束演变而来。平常,武士阶层的妇女穿加棉的丝质衣服叫做“小袖”,这跟现在妇女仍然穿用的传统正式服装(所谓的“和服”)没有什么两样。在正式场合,她们穿着长袍叫做“打卦”。
江户时代(1600-1868)武士阶层男子在参加仪式的时候穿一种叫做“上下”的服装,但是平时男人女人都穿小袖和侉。作为一种习惯,人们将布块围在腰上,叫做 “带”。武士要把剑佩在带上,女人的带则逐渐地变得越来越宽松和具有装饰意味。江户时代初期,许多人穿着简单,虽然在正式场合女人可能穿打卦。但是随着漂亮的染色布料和精美图案的诞生,日常生活中的装束也越来越亮丽,那些布料和图案在日本和服中延用至今。
二,从和服到西装
明治初期 (1868–1912),在举国上下“文明开化”的热潮中,在军队服役的日本人、警察和邮差等政府职员首先接纳西服。吃牛肉、穿西服、跳交谊舞等等,成了文明、时髦的标志。
从政府职员首先穿着西服,也可看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由上而下推行的。正因为如此,西服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普及到民间。从当时西方报刊上登载的日本人漫画看,光着脚的二轮车夫居然戴礼帽、扎领带,现在看来很滑稽,当时却是一种流行。
但是,我们注意到,明治时期的西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流行而已,西方的服饰文化并没有真正扎根日本。尤其在明治的早期,和服仍然是最主要的服装。在正式的场合,男人身着羽织(传统背心)、侉以及西式帽子;而一部分女人,要么身着日本服装,要么干脆穿起西式的靴子。这种靴子配和服的日西式混杂的穿着方式,甚至在那些参加大学毕业典礼的年轻女子中也能够看到。
昭和时代(1926–1989)初期,尤其是日本战败之后,在美国的直接干预下重建,西方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思维方式融入日本社会,西方的服饰文化也真正被日本接纳。
现在,男士服装越来越西方化,西式的职业装成了公司雇员的标准装束。职业妇女也经常穿西服,许多妇女甚至在家里也穿西服。日本人从幼儿园开始就被剥夺自由着装的权利,大多数幼儿、儿童、少年去学校必须穿戴统一的“制服”,唯有大学生可以自由着装(举行仪式、参加组织又当别论),但一旦进入公司、机关又必须统一服装(比学校略微宽松)。当然,所谓的“制服”也是西服的变体而已。
三,日本现代服装的演变
[四十年代] 二战后,日本妇女们放弃了战争时期被强迫要求穿着的宽松裤子,开始穿上了裙子等正常服装。战后初期,进入日本的时装多数来自美国。40年代后期开始直到50年代,日本妇女热衷于下摆宽大的束腰长裙和宽腰带,也就是所谓美国风格。 从某种意义上讲,巴黎服装也是从美国介绍进入日本的。1947年,Christian Dior 问世,第二年,关于这个品牌的大量信息经由美国传到日本。日本妇女非常热衷于这个在全世界逐渐流行的新样式。
[五十年代] 那个时候,海外旅行对多数日本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及的,电影是人们获得时装信息的主要渠道。日本人可以看到许多外国电影,这样他们就有机会了解欧洲和美国的时装以及日常生活。众多的流行时尚就这样诞生了。当1950年英国电影《红鞋》上映的时候,红色鞋子在年轻人当中立刻流行起来。1954年当电影奥戴利?赫本主演的Sabrina上映时候,紧身半长女运动裤立刻成为年轻女性的时尚宠儿。
1956年根据诺贝尔获奖作品改编的电影《太阳季节》 (《暴力的季节》Season of Violence)在日本上映,许多日本人模仿电影里人物的穿着,一种叫做太阳部落的服饰流行起来。夏天,男士开始穿着圆领运动衫,戴太阳镜,而妇女则穿着色彩艳丽的短裤在大街上悠然自得。,
[六十年代] 这个时期年轻人成为时装的不可置疑的裁判。这个时候,时装从一种高级定制的产品变为低成本的、即买即穿的物品,从正式变得随意。1965年春天,在巴黎时装博览会展示出来的超短裙很快就被引进到日本。传媒一片反对,认为超短裙不适合日本妇女的体形,但是1967年超短裙王后英国模特twiggy访问日本之后,超短裙就流行起来。超短裙最先由年轻妇女穿用,后来年纪大些的妇女也喜欢上了,直到1974年,超短裙一直是广泛受到日本妇女喜欢的时装。
60年代中叶之后,日本男士的服装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所谓常青藤风格。常青藤风格这个名称来源于美国贵族学校的常青藤联盟。这种时装风格吸收了美国精英阶层的服装传统,虽然经过了起伏盛衰,一直在公司雇员和中年人当中盛行。
与年轻人中流行的时装相比较,公司白领穿着的服装倾向于保守的黑色及灰色基调,结果日本的公司雇员被人们戏称为“沟鼠族”。
[七十年代] 70年代中叶前后,从神户、横滨等港口城市发展起来的服装被人们称为新传统服装(“new虎”)和横滨传统服装(“滨虎”)。 这就像男装当中的常青藤风格那样。用来形容神户兴起的服装风格的口头禅是“很女人味儿呀”和“很成熟哦”。 神户风格(“new虎”)的典型样子是单色的短衫配半长过膝的裙子。而横滨风格(“滨虎”)的特点则是娃娃型,印有设计师标志或者专卖店标识的汗衫,领子下翻,有点儿像马球衬衫。70年代后期,冲浪服在少年当中流行,并且出现了复兴美国50年代服装的趋势。
[八十年代] 80年代日本遭遇泡沫经济,这个时候出现了设计师和人物标识服装的热潮。日本设计师高田健三, 宫家伊势和山本关西在国际舞台上十分活跃并且赢得广泛的赞誉。Y设计组山本纠一的服装赢得了近乎崇拜的流行;深色的风格怪异的Comme des Garcons 设计组的川久保的作品在巴黎时装博览会上展出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还有Bigi设计小组菊池孝男 和 稻叶吉枝的时装,以及 Nicole小组松田三广的时装也同样赢得人们广泛赞赏。
80年代后半期,妇女时装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身体意识,强调展示身体的自然线条;另外一个是以随意为风格的涉谷卡叽(Shibuya casual),起源于经常光顾东京的涉谷区购物街的高中和大学生。 大约在这个时候身体意识的服装受到愈来愈多的妇女喜欢,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身穿这种曲线显露的服装的女性在迪斯科舞厅起舞,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而另外一方面,随意风格的服装的概念是简单和耐用。
甚至是在从前被称为灰色老鼠的公司雇员当中,年轻点的也开始喜欢时尚名牌装束。今天, 平淡、严肃仍然是日本工薪阶层基本制服的特点。另一方面,在商业社会里,关于什么是合适的服装的看法也在发生一些变化。例如,许多公司允许雇员在星期五穿着随便一些。
[九十年代] 泡沫经济崩溃之后,如同其他许多事情一样进入了一个似乎看不清楚未来的混乱时期。有些评论家发现,在90年代后半期,服装中出现了一种东方主义和浪漫主义。但是从根本上讲, 90年代可以被称为多种式样共处的时期,没有哪种服装占据绝对优势。
90年代可能最值得提到的事情是,对服装极为敏锐的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领导了服装潮流。大街上最为普通的一个景象是一群头发染成棕色的学生,晒的黑黑的皮肤,穿着超短裙和短裤;宽大的袜子有意趿拉露出鞋顶。
四,日本传统服装的走向
今天,和服已经越来越少见到人们穿用。年纪大些的人,从他们年青的时候,就开始习惯穿和服,现在也还一样。某些传统餐厅里的服务员、以及教授传统日本艺术(例如舞蹈茶道和花道)的人,也穿和服。 然而,跟西服相比和服的确是穿起来麻烦,活动不方便,作为一种实用和日常服装事实上已经消失了。
尽管如此,和服植根于日本人民的生活之中,某些重要场合,人们还是要穿和服。这些场合包括:新年参拜、新年聚会、成人节、大学毕业典礼、婚礼、以及其他重要的庆典和正式聚会。在这些场合,女孩和已婚妇女身穿靓丽迷人的“振袖”或者长袖的和服,其精美的设计成为至今仍在繁荣的传统日本文化的一个部分。
6. 为什么日本文化在中国“日趋盛行”
日本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日趋流行”,可以归结为一下几点原因:其一是互联网的传播性;其二是日本文化在过往的流行;其三是中日文化的相似性。一、互联网的传播性
当今日本文化之所以能够流行抑或是被人感受到流行,很大的原因需要归功于互联网,当用户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个二次元的文章,可以看到一个和服爱好者抑或是什么日漫的结局上了热搜,也可以看到一群日本动漫以及游戏的讨论者,自然而然会感受到日本文化在当今中国的流行。
三、中日文化的相似性如果说为什么日本文化能够常常为我们所接纳,文化上的相似性必然是一种原因,日本过去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与借鉴,会让两者的文化在本源上有一种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可以影响到文化的方方面面,从而让我们有一种更高的接纳度和认可度。
7. 日本可爱文化的文化流行
可爱文化在日本随处可见,从大企业到街角的市场、国家级政府机关、病房,甚至是地方政府机关。许多大小公司行号运用可爱的吉祥物来买卖商品与提供客户服务。举例如下:
(1) 神奇宝贝的人物皮卡丘被用来装饰全日本空输的民航机机身。
(2) 侦探动漫名侦探柯南的主角工藤新一。
(3) 日本大型银行理索纳银行用小白兔形象的Miffy(源自荷兰的儿童图书)来装饰ATM的提款卡。
(4) 猴子形象的Monkichi出现在保险套的包装上。
(5) 日本的都道府县各具有代表的吉祥物。
(6) 日本邮政公社邮筒上的Yū-Pack吉祥物。
(7) 日本邮政公社也将可爱吉祥物用在邮票上面。
(8) 日本警方有些有萌系吉祥物,有时也用来装饰派出所。
(9) 可爱商品在日本大受欢迎,成人小孩都很喜欢。日本最大的两个专门生产这种商品的公司分别是三丽鸥(设计“Hello Kitty”的公司)以及San-X公司(设计“Kogepan”、“Nyan Nyan Nyanko”和“Rilakkuma”)。
可爱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穿着上很时髦,常指幼童穿的衣服,或者是任何给人看起来就很可爱的衣服。这种衣服常常(但不总是)以襞襟的造型呈现,各色混以粉白(例如粉红色)为基调,辅以玩具或包包之类的小装饰,看起来像动漫里的人物。
8. 日本是时尚强国,为什么时尚潮流打扮方面却不如韩国
日本虽然不是时尚界的大哥大,但是他在时尚界的历史里,毫无疑问,是有一席之地的,甚至可以说,在时尚界,日本的历史和功力,都是远超韩国的。
由于近几年kpop韩流趋势不断的加强,看似韩国在时尚潮流的装扮上超越了韩国,其实不然,韩国的时尚属于快时尚,并不长久,归根结底,相比起来还是日本主导时尚。日本无论彩妆还是服装都有很出色的品牌,本土对于时尚也非常看重,韩国逊色不少。
9. 日本都有哪些文化
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还有相扑,和服等文化。
其文化如下:
一、茶道
茶道是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和社会礼仪。
现代,茶道被用作训练集中精神,或者用于培养礼仪举止,为一般民众所广泛地接受。
日本国内有许多传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不少宾馆也设有茶室,可以轻松地欣赏到茶道的表演。
(9)日本时尚文化扩展阅读:
日本文化由来:
从1996年开始中日两国考古学和人类学多次证实日本民族是主要由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古代中国汉族、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融合而来。
日本文化融合:日本原来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日本语言口音中80%左右是汉语的变音,日本的语言语音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到清朝的多时间段多层次的中国汉语方言口音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口音等融合而来, 因此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的深刻影响。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几千年的历史过程。
参考资料:网络-日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