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芳身材
1. 终生未婚的胡志明究竟有多少女人
终生未婚的胡志明究竟有多少女人?这个其实外人谁也说不准,谁也说专不清?因为她没有属结婚,她跟多少人能够在一块儿生活,或者说过夫妻生活这他不说他的女人不说谁也搞不清楚,谁也说不明白?但是至少说那得有一二十个人吧,因为它到处流亡,到处跑,到处流亡,所以最后才回去越南去建立一个社会,建立一个独立的政府,所以他中间,他肯定会有很多的女人,不会少于一二十个
2. 越南大大胡志明曾有几位中国妻子
1、胡伯伯在广州给老毛子鲍罗廷任翻译的时候,为了把越南光复会的激进团体“心心社”拉拢出来,遂看上了“心心社”核心人物林德树的小姨子——客家女子曾雪。两人于1926年10月成亲,婚宴地点就在广州市中心财厅前的太平西餐馆(对,就是周公成亲请客的馆子),参加婚礼的有鲍罗廷的俄国婆子、蔡畅、邓颖超。
胡伯伯成亲半年,李和尚就在广州大肆搜杀共产党,胡伯伯趁乱逃跑,这一跑就没了影。
1950年曾雪明看人民日报,看见越南民主共和国大大胡志明的大幅照片,再对照文字说明,琢磨这个人就是她失踪二十多年的死鬼老公李瑞,喜出望外之下多次寄信给越南大使黄文欢探问,但未得到任何回应。1955年曾雪明曾提出申请前往河内与胡志明会面,打算去越南母仪天下,但遭到胡志明下面那帮兄弟极力反对,说是怕坏了胡志明在人民中伟光正的形象,河内当局直到今天也否认胡志明与曾雪明的关系。
恪守传统的客家女子曾雪明一辈子孑然一身,很是凄苦。86岁的曾雪明1991年11月死于广州,生前居住在龙津东路687号。
2、胡志明其实第一个女人叫阮清玲,于1920年春天从欧洲回国途中甲板上认识。旅途寂寞,胡伯伯很快就跟阮清玲同居了,回国后,阮清玲不顾家人的反对,成为胡志明的性伴侣和工作助手。
1923年由于叛徒出卖,阮清玲被捕后被处决。消息到了莫斯科当晚,胡志明就在留苏越南青年同志会的会议上,当众宣布:“清玲同志已经壮烈牺牲,但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我要向全世界宣告:越南不解放统一,我今生今世就不成家!”
3、1930年,胡志明又到达广州,没去找自己的结发妻子曾雪明,广东省委安排中共党员林依兰与胡志明假扮夫妻,使胡志明取得合法身份。
胡志明在日记中写道:“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言谈举止、性格爱好和阮清玲完全相同……我想,一定是我的真情感动了上苍,让清玲的化身得返人间。
林依兰以“妻子”的身份,无微不至地照料胡志明的生活起居。胡志明感激不尽,弄假成真。接着胡调到香港,又勾搭上阮氏明开。
50年代,林依兰已是广东省高级领导干部,胡访问中国,邀请林依兰到北京会面。林依兰获悉此讯,欣喜若狂。哎!又是一个想当国母的花痴。
在广州市一人民医院的林依兰望眼欲穿等胡接她去越南,盼到的却是胡志明的一封短信:“亲爱的依兰,咱们无缘再会,就让我们彼此的心灵永远融为一体吧!”
林依兰死于1968年,临终前,她把胡志明赠给她的那本“爱情日记”托人交还给胡。
4、阮氏明开是胡伯伯的第二个革命伴侣,阮氏是义安省荣市人,1928年阮氏明开参加新越革命党,后转为印度支那共产党,约在1930年前往香港参与革命活动。
阮氏明开在香港经常去第三共产国际支部会所,由李瑞亲自指导学习政治,耳鬓厮磨之下李瑞与她同居了,31年4月阮氏明开被香港当局逮捕,翌年初被释放后赴莫斯科。
阮氏明开留在莫斯科的东方劳动大学学习直至1937年初。后来经法国返回西贡搞革命,被法国殖民当局拘捕后于41年遭到处决。按照越南共产党的资料,阮氏明开是黎红峰的妻子,并于1939年生下一名女儿。根据外国的资料,阮氏明开在成为黎红峰的妻子之前,一直是阮爱国的四奶,这两个资料都是真实的。
阮氏明开的妹妹后来嫁给武元甲,知道武元甲军事才具平平,却紧握军权的原因了吧?
5、在土匪张的安排下,1944年底,胡志明带领18名在柳州结束军事训练的青年干部,以及土匪张给予的7万6千美金返越。
随行的18人中有一位名叫杜氏络的姑娘,杜氏络身世不详。只知道她是土匪张在柳州办的“政治军事训练班”中的电讯学员。
杜氏络成了胡伯伯的五奶,负责管理民众的卫生与照顾儿童的事务。越南历史学家陈重金在他的《一阵风尘》的书中提及杜氏络有为胡志明生下一名女儿。胡伯伯1945年初再次进入中国,与美国战略服务处OSS(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身)合作。返越后,胡伯伯不再与杜氏络约会。
6、1954年胡伯伯做了北越的国家大大,此时中央的健康卫生处发了一位来自“革命家庭”的山区姑娘,送到河内胡志明的身边侍寝。这位姑娘名叫农氏春,是年春姑娘约22岁,胡伯伯65岁。
几个月后,春姑娘的一个妹妹,以及舅舅的女儿亦被选中,三人共同侍侯胡伯伯,住市中的行棉街66号。姑娘们并没与胡伯伯一起住,有需要的时候便由河内市公安局局长陈国环开车送去,陈对春姑娘的美色暗自猛吞口水……1956年,胡伯伯与春姑娘生下一名男孩,取名阮必中。
1957年春,一具无名女尸被带往河内越德友谊医院后被证实是农氏春,根据时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副大大阮明勤先生透露:是陈局长对春姑娘先奸后杀,再把尸体弃野。
小小的公安局局长怎敢动胡伯伯的女人?很八婆的阮明勤先生又透露,是胡伯伯本人下令清除春姑娘。原因是农氏春意欲撒泼,打算公开与胡志明的关系,并要求承认儿子的正当身份,这不是给胡伯伯抹黑么?故此陈局长才胆大妄为,把春姑娘先奸后杀。春姑娘的妹妹农氏煌因在事发现场,成为目击证人,于57年11月初被同样处理。
7、在发生与春姑娘相识之前,越共中央曾向胡伯伯提议分配一位美女来满足生理所需,可保持身心的长久康健。他们为胡志明选来了一位来自清化的省委委员——年青美貌的女干部阮氏芳梅。阮氏芳梅答应婚嫁,但提出条件是必须要“名媒正娶”,要公开举行婚礼。胡志明与兄弟们皆认为,不公开胡志明的婚姻对胡志明的政治声誉与形像更加有利,最终他们决定放弃了胡与阮的婚事,阮氏芳梅后来任退伍军人福利部副部长的职位。
8、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在《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中云:“胡志明年轻的时候是结过婚的,他老婆厦门人,但是很早就去世了。越南革命胜利以后,他想再找一个福建籍的女人为妻,但是越南的党中央不同意,他不能不服从越南党中央的决定,所以他就一直没有再结婚。”
相关问题全部
3. 越南的姓氏的排序和中国的一样吗
越南姓氏大多来自中国,例如阮、范、陈、吴、黎、郑、李、丁等等。越南几个专王朝的开国国王属本人或其始祖全为华裔,例如吴朝的吴权(冀人)、丁朝的丁部领(粤人)、前黎朝的黎桓(蜀人)、李朝的李公蕴(闽人)、陈朝的陈日煚(闽人)(煚读jiong3声)、胡朝的胡季犛(浙人)、莫朝的莫登庸(粤人)、后黎朝的黎利(闽人)、郑朝的郑检(闽人)、阮朝的阮福映(闽人)等等。同时也有古代安南征服南方占婆族、真腊族国家后引入的姓氏,数量比较少。
4. 跪求越南文翻译高手翻译下!谢谢了
E ngu moi day.a nho e thi a len day gap e di. e cung rat nho a
我刚起来。如果你想我的话就来见我啊,我也很想你
A an com chua
你吃了没有
A ngu chua
你睡了没有
A ve ngu chua?ngay mai chac la ngay cuoi cung e gap a roi.a ve trung quoc luc nao a cung nho den e nhe. e o day luc nao cung nho a va e cho a tro lai gap e
你回回去睡了没有?明答天是我们见面的最后一天了。你回到中国要时刻记得想我哦。我在这里也会时刻想你的。我会等你回来看我的。
thu su e nho a lam
我真的很想你
NGUYEN THI LAM PHUONG 这是个名字
阮氏林芳
看来可以做坏事了。但是不要引起国际纠纷。哈哈。
5. 越南名字Nguyen thi phuong 怎么分姓和名
阮氏芳
nguyễn阮
thị氏
phương 芳
和中国一样
6. 未来的学校
一转眼,到了2030年。这时的学校可不是普通的学校了,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听我慢慢介绍吧!
未来的学校是一座网络学校和机器自动学校,每间教室有200平方米,每张课桌面的面积就有10平方米,上面放着一台高级“金鹰”电脑。
老师讲语文课时,同学们只需望着电脑,因为老师所讲的段意、解词、中心思想……全都输入电脑了,而且不用人工输入,电脑只要一听到声音,就立刻把老师所说的话“装”进“脑子”里,你还不用自己动手,电脑就帮你保存起来了。这样,同学们就不用拿笔记在课本上了。黑板、课本等学习用品也就淘汰了。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可以通过电脑来回答问题,可方便了。
数学课上,老师只要说一遍题,电脑的屏幕上就会立刻出现许多数学题,你可以在电脑上解答。如果你有不会的题,电脑可以教你,可以把你教到学会为止。要是你做完了题,按一下键盘上的“确认”,电脑就会告诉你哪些题对,哪些题不对。
到了美术课,同学们就更方便了,你要画什么画,只要告诉电脑,屏幕上就会出现很多幅这样的画面,供你参考。你画的时候,如果画错了,也不需要电脑上的“清洁工”——橡皮,你只需要按一下“修改”键,电脑就会问你要修改什么地方,你给它一说,错误的地方眨眼就消失了。
在音乐课上,老师不用教你唱歌,你只要告诉电脑你要学什么歌,电脑就会一句一句地教你。你如果有唱的不对的地方,它还会耐心地给你纠正。
该上活动课了,你只要告诉电脑“活动课到了”,它就会在一瞬间带你到活动场所——游乐场。你可以在游乐场里尽情地玩耍。什么摩天轮、探险船、过山车、疯狂老鼠……一样又一样地等着你玩。下课了,电脑会提醒你,然后又从时光隧道里把你送回教室。
不光是上课,你做作业也特别方便,你可以在电脑上写,当你不专心时,电脑会叫你“用心写”。同时,老师也可以在电脑上批改作业,甚至还可以让电脑批改作业。
在豪华的大门上,有一个类似电话的东西,只要是本校的学生,都知道自己的座位号,你只要把自己正确的座位号打进去,就可以顺利的通过,而你要是打错了,将进不了学校。
还有其他,当进了大门,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这个花坛一共有两层,旁边有一个电脑,第一层是用板块拼起来的,上面摆放着各种五彩缤纷的花朵,如果你想近距离观察哪一朵,就在电脑上输入它的名字,这样,被你输入名字的那朵花将会自己移动过来,而你就可以近距离观察这盆花了。第二层是一个宽度为1。8米、长10米的游泳池,如果你想游泳,直接在电脑里输入泳池两个字,一朵花就会离开,下面就会出现一道梯子,你沿着梯子下去,将会看到那个泳池,这样,你就可以游泳了。花坛的西边是一个米黄色的砖搭盖起来的教学楼,楼上有许多小洞洞。只要楼一脏,从那些小洞洞里就会伸出一双又一双的手,手上都拿着抹布,用不了一会儿,教学楼就会被这一双双勤劳的手檫的干干净净。这样,同学们就再也不用大扫除。
未来的学校多么神奇呀,未来的孩子们将是多么幸福呀!
7. 伍新春的教学情况
教授课程
1、博士研究生课程教育心理专业:教育心理学理论进展,教育心理学研究前沿心理咨询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进展。
2、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心理专业:学习理论与教学,成就动机研究及其教育应用,认知心理发展与学科教学心理咨询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
3、本科生课程:教育心理学,行为矫正。
研究方向
1. 现代学习理论与有效教学研究。
2. 语言的认知发展与教学促进研究。
3. 科技场馆学习与科学探究教学研究。
4. 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5. 教师职业发展与亲职教育研究。
获奖情况
下述为伍新春教授自2002年以来的获奖情况:
1.伍新春: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优秀青年教师等奖。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教育部,2005年。
3.舒华、伍新春:儿童汉字学习和读写发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03年。
4.辛涛、黄高庆、伍新春著:《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中小学学科教学心理学书系》之一)。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2年。
5.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2年。6.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政府,2002年。
7.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应用心理学书系》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年。
8.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应用心理学书系》之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2002年。
学生名单
1.博士研究生在读2009级:董琼,齐亚静2008级:郭素然2007级:吴思为(硕博连读),臧伟伟,陈红敏,张平2006级:赖丹凤(硕博连读)自2004年至今,在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两个领域,共指导博士研究生9名,其中1名已获博士学位(8名在读),目前在加拿大工作。
2. 硕士研究生在读2009级:李长丽,胡博,阮氏芳2008级:季娇,饶夏微,郭幽圻2007级:刘俊娉,尚修芹,胡艳蕊,张宇迪自1999年至今,在学习与教学心理、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两个领域,共指导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6名,其中27人已顺利获得硕士学位(9名在读),毕业生或在国内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在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工作。
3. 非全日制研究生自2001年至今,共指导8名高教硕士和同等学历在职申请研究生,均已获硕士学位。此外,自2005年至今,共指导11名国内访问学者的学习。招生说明:预计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2到4名,欢迎对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有兴趣的青年报考。附加备注 重视理论,投身实践,富于理想;以人为本,积极入世,享受快乐。
发表论文
1、Kang,C., Anderson,D., & Wu,X. (2009). Chinese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school and museum ecation. Cultural Studies in Science Ecation (in press).
2、倪士光、伍新春*(2009):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干预效果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待发)。
3、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2009):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的信效度验证及其结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7期。
4、臧伟伟、付芳、伍新春*、林崇德(2009):自然灾难后身心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第3期。
5、唐珊、伍新春*(2009)不同的拼音教学方式对幼儿拼音水平及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第2期。
6、唐珊、伍新春*(2009):汉语儿童早期语音意识的发展。《心理科学》,第2期。
7、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2009):山东省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现状调查及其与课业负荷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杂志》,30(4):423-425。
8、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2009):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团体辅导干预——认知行为互动取向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1(2):120-123。
9、Wu, X., Anderson, R.C., Li, W., & Wu, X., et al. (2009).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cy Development: An Intervention Study.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13 (1), 26-52.
10、伍新春、管琳(2008):同伴互动类型对三年级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心理科学》,31(6),1361-1364。
11、潘子彦、伍新春(2008):父母效能系统训练对改善亲子关系的效果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4),446-448。
12、Packard, J.L., Chen, X., Li, W., Wu, X., Gaffney, J.S., Li, H. & Anderson, R.C. (2006). Explicit instruction in orthographic structure and word morphology helps Chinese children learn to write characters. Reading and Writing, 19(5), 457-487.
13、伍新春、余蓉蓉、贾荣芳(2006):教师工作压力的自我管理。《福建教育》,第9期,14-17。
14、伍新春、张爱芹(2006):试论概念图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启示。《心理发展与教育》,22(3),116-119(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6年第10期)。
15、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2006):教师职业倦怠与归因的关系探讨。《心理与行为研究》,4(2),139-142。
16、刘长江、王国香、伍新春(2004):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118-121。
17、伍新春、姚梅林、刘儒德(2004):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中国大学教学》,第5期,40-42。
18、刘儒德、伍新春、姚梅林(2004):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心理科学》,第3期,753-754。
19、伍新春(2004):早期阅读从“分享”开始。《教育导刊》,第2/3期,103-107。
20、伍新春、李虹(2004):分享阅读——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上海托幼》,第2期,14-17。
21、伍新春、郭卉菁(2004):国外分享阅读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导刊》,第1期,56-59。
22、Chen, X., Anderson, R.C., Li, W., Hao, M., Wu, X., & Shu, H. (2004). Phonological awareness of bilingual and monolingual Chinese children. Journal of Ecational Psychology, 96(1), 142-151.
23、曾玲娟、伍新春(2003):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辽宁教育研究》,第11期,79-80。
24、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2003):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第4期,262-267(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4年第3期)。
25、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2003):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心理发展与教育》,第3期,82-86(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4年第1期)。
26、伍新春、曾玲娟(2003):透视教师职业倦怠。《中国教师》,第4期,21-22。
27、曾玲娟、伍新春(2003):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81-84。
28、Anderson, R. C., Gaffney, J. S., Wu, X., Wang, C. C, Li, W., Shu, H., Nagy, W. E.,& Ming, X. (2002). Shared-book reading in China. In Li, W, Gaffney, J. & Packard, J. (Eds.,),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9、Nagy, W. E., Kuo-Kealoha, A., Wu, X., Li, W., Anderson, R.C., & Chen, X.(2002). The role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in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In Li, W, Gaffney, S. Janet & Packard, L. J. (Eds.,),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30、Wu, X., Li, W., Meng,X., Anderson,R. C., & Chen,X.(2002) .Morphological Instr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Li, W, Gaffney, S. Janet & Packard, L. J. (Eds., ),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31、伍新春、李虹、舒华、 R. C. Anderson、李文玲(2002):拼音在儿童分享阅读中的作用。《心理科学》,第5期。
32、伍新春、张洁、舒华、李虹、 R. C. Anderson、李文玲(2002):拼音在儿童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第3期。
33、舒华、李文玲、辜玉民、R. C. Anderson、伍新春、张厚粲、轩月(2002):家庭文化背景在儿童阅读发展中的作用。《心理科学》,第2期。
34、伍新春(2001):小学六年级学生写作构思策略培养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第4期。
35、伍新春(2001):小学四年级学生写作构思技能培养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第1期。
36、伍新春、冯忠良(2000):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1期。
37、Wu, X., Li, W., &.Anderson, R.C. (1999). Reading Instruc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1(5), 571-586.
出版刊物及教材
1、伍新春主编:《中学生心理辅导》(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待出)。
2、Raymond J. Corsini, Danny Wedding著,伍新春、刘畅、臧伟伟、付芳等译:《当代心理治疗》(第7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待出)。
3、伍新春、管琳编著:《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待出)。
4、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待出)。
5、林崇德、董奇主编,伍新春、石铁副主编:《师生心理成长丛书》(12本),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
6、伍新春、张军编著:《教师职业倦怠预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
7、姚本先、伍新春编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
8、伍新春、乔志宏主编:《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
9、伍新春、乔志宏主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
10、伍新春、康长运主编:《新课程.新学习.新教学译丛》(6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08年。
11、David Allen主编,伍新春、管琳等译:《学生学习评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12、Paul D. Eggen, Donald P. Kauchak 著, 伍新春、朱瑾、夏令、秦宪刚译:《学习与教学策略》(第4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13、Carl R. Rogers, H. Jerome Freiberg著,伍新春、管琳、贾荣芳译:《自由学习》(第3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14、Marcy P. Driscoll 著,伍新春、张爱芹、李虹等译:《学习理论与教学》(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15、David W. Johnson, Roger T. Johnson 著,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合作学习》(第5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16、张泽主编,王红旗、伍新春副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3-6年级),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2008。
17、张泽主编,王红旗、伍新春副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学指南》(3-6年级),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2008。
18、伍新春主编:《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19、郑日昌、伍新春主编:《心理咨询与治疗丛书》(7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07年。
20、郑日昌、江光荣、伍新春主编:《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21、伍新春、胡佩诚编著:《行为矫正》,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22、Robert C. Reardon, Janet G. Lenz, James P. Sampson & Gary W. Peterson著,侯志瑾、伍新春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23、伍新春主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部师范司组织审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24、冯忠良主编,姚梅林、伍新春副主编:《心理学大辞典.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25、伍新春、叶斌主编:《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学生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 2005年7月修订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6、伍新春、叶斌主编:《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教师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 2005年7月修订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7、J.A. Middleton & P. Goepfert著,伍新春、张洁等译:《数学教学的创造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
28、C.E.Weinstein & L. M.Hume著,伍新春、秦宪刚译:《终身受用的学习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
29、B.L.McCombs & J.E.Pope著,伍新春、秦宪刚、张洁译:《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
30、M.V.Covington & K.M.Teel著,伍新春、郑秋、李虹、朱瑾译:《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
31、辛涛、黄高庆、伍新春著:《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2001年7月修订版(推荐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32、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承担的课题以及项目
1、(2009-2010)“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教育活动推进与资源集成开发。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
2、(2009-2010)科技馆员工的专业发展需求与“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工作成效调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
3、(2009—201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监测工具研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委托课题。主持。
4、(2008-2011)灾后中小学生心理疏导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6)。项目协调人暨子课题负责人(林崇德教授总主持)。
5、(2008-2011)父亲参与儿童教养行为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基金项目(08JAXLX001)。主持。
6、(2008-2010)中小学教师动机激发风格及其对学生自主型学习动机的影响。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AIA08064)。主持。
7、(2008-2009)“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教育活动推进与培训材料开发。中国科协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
8、(2007-2009)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教育基础教育司委托项目。核心成员(韦钰院士总主持)
9、(2007-2008)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项目。主持
10、(2007-2008)“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试点推进与效果评估。中国科协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
11、(2007-2007)“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场馆工作调研。中国科协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
12、(2006-2010)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征与其职业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百人工程”项目(06AgJY006)。主持。
13、(2006-2010)分享阅读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的心理学研究。北京迪科奕阳儿童阅读顾问有限公司委托课题。主持。
14、(2006-2008)中小学生科技场馆学习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73017)。主持。
15、(2006-2007)“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培训策划与初步实施。中国科协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
16、(2006-2007)北京市家长对中小学生学习质量的看法。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委托课题(YW0607)。主持。
17、(2005-2007)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
18、(2005-2006)北京市普通中小学学生学习经验调查。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课题。主持。
19、(2004-2009)学习与心理发展。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群体计划。项目核心成员(申继亮教授总主持)。
20、(2004-2006)学习理论与教学。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
21、(2003-2006)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成因及其干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博士点基金项目(03JB88001)。主持。
22、(2003-2004):心理咨询与治疗丛书。高等教育出版社。主持。
23、(2003-2004):教育心理学。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主持。
24、(2002-2005)现代学习理论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EBA010432)。主持。
25、(2001-2005)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Cultivating children's strategic reading。美国Spencer基金课题。主持(第二)。
26、(2001-2003)教育心理学。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主持。
27、(2000-2003)儿童汉字学习与阅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儿童脑高级功能开发与素质教育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子课题(95-专-09)。主持(第二)。
28、(2000-2002)中文识字、阅读规律的研究及其小学语文教材等级字表的研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子课题。主持。
29、(2000-2002)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培训体系研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项目核心成员。
30、(1999-2001)学科能力培养与学生素质提高的教学心理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专项任务(99JDXLX007)。主持。
31、(1999-2001) Facets of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that enable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words。美国Spencer基金课题。主持(第二)。
8. 求提供越南人名
自己造吧
阮、范、陈、吴、黎、郑、李、丁是越南的几个大姓。然后男的名字中间加个文,
女的名字中间加个氏,后面再随便跟个正常的名字常用的字,就成了相应的男女名字了
比如阮氏芳
范文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