鳐形目的体型
① 鱼类的体形有哪些
各种海洋鱼类要生活下来,不被大自然所淘汰,就要适应海洋环境。海洋环境改变了鱼类的习性,也改变了鱼类的体形。所以,海洋鱼类体形各异,形态多样。
鱼类体形大致可分为纺锤形、侧扁形、短体侧扁形、平扁形、球形、圆筒形等。其中,纺锤形鱼占大多数,如金枪鱼、大、小黄鱼、鲨鱼等,它们具有发达的肌肉,游泳速度较快,纺锤形是适应游泳的体形。
侧扁形的鱼类也有许多种,最为典型的是翻车鱼。这种鱼生长在温暖海域里。它的头特别大,身子和尾巴又极小,看上去好似身体后半截被截断了。它的胸鳍很小,而臀鳍和背鳍又很长,远看就像孩子们玩的“灯笼”。翻车鱼的皮质粗糙,据说鲨鱼不愿吃它,就因为它的皮质粗糙。但翻车鱼坚韧的组织弥补了它行动迟钝的不足。平时,它就用背鳍和臀鳍划水,或者干脆随波逐流,追捕其他鱼类。
栖息于热带珊瑚礁中的蝴蝶鱼具有短体侧扁形的体形。它的体色鲜艳美丽,行动敏捷灵活,在珊瑚礁生态群落中行动自如,宛如蝴蝶穿梭于繁花丛中。
体形平扁的鱼类有生活在海底的鳐、鲆、鲽、鲼等。它们行动不太灵活,靠扩大了的胸鳍从前到后地上下波动,来推动身体前进。
刺、真身体长成球状,它们已不具有游泳能力,只能顺着潮水漂浮在海面上。一旦遇到危险,就迅速将身体膨胀起来,把刺张开,再凶恶的敌人也会望而却步。
圆筒形的鱼类有海鳗、海鳝等。这类鱼体表光滑、无鳞,十分粘滑,常被海下作业人员误认为是蛇。这种体形很适合在软泥和水草间游动。
体形怪异的鱼有海马、海龙等,尤其是海马。它长了一个“马头”,全身披有环状骨质板,表面生有棘一样的膜状突起,细长的尾巴能伸能屈,可以使身体前进。平时它就用尾巴缠在水草上休息。海马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所以它仍是鱼类。
② 鳐目的生长习性
鳐目,软骨鱼纲中沿着底栖、少活动方向发展的一支,包括各种鳐。这是一类特化了的鲨类,体形扁平,胸鳍扩大,与头部相连如翼状。背鳍与臀鳍缩小,尾鳍呈鞭状。眼睛背位,口和鳃裂均腹位。牙齿扁平,便于压碎贝类动物以作食料。自侏罗纪至今,但化石极少。
生长习性:
鳐鱼体型大小各异:小鳐成体仅50厘米;大鳐可长达2.5米。鳐鱼无害,底栖,常常部分埋于水底沙中。游动时靠胸鳍作优美的波浪状摆动前进。以软体动物、甲壳类和鱼类为食,由上面突然下冲,扑捕猎物。
鳐鱼平时隐藏在沙里,二枚贝、螃蟹和虾等接近,则突然进攻。
生态环境
1.栖息于较寒水性海区的海底。以蟹、虾、端足类、小型甲壳动物,以及多毛
类、贝类、小型鱼类和头足类动物为食。
2.为暖水性底层鱼类,主食贝类等软体动物。资源分布: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产地及产期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东海、南海及黄海、渤海均产之,但产量不集中,渔期不明显。一般随其他鱼类一起捕。
③ 鳐鱼的介绍
鳐鱼,属于软骨鱼纲鳐形目 Rajiformes和鲼形鱼目,是多种扁体软骨鱼的统称。分布于全世界大部分水区,从包括2亚目,共8科约49属315种。中国产6科8属28种。我国各地俗称不一,舟山渔民称黄貂鳐叫黄虎,称蝠鲼叫燕子花鱼、黑虎、双头花鱼,称何氏鳐叫猫猫花鱼,而胶东渔民则叫劳子鱼、老板鱼。鳐鱼体型大小各异,小鳐成体仅50厘米,大鳐可长达8米。鳐鱼无害,底栖,常常部分埋于水底沙中。
④ 鳐形目的种类
是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的1目,下分两亚目即犁头鳐亚目和鳐亚目。 本亚目鱼类,体盘宽大,近亚圆形或近斜方形。吻或短或长,吻软骨发达或不发达。具鼻口沟。胸鳍前延,伸达或不伸达吻端,背鳍一般2个,有时1个或无,位近尾端;腹鳍前部分化为足趾状构造(产墨西哥湾的若鳐属例外;腹鳍不分化),有掘沙土的功能。尾侧常具1对长纺锤形发电器官。
1、鳐科:约有9属180种。化石见于上白垩纪至近代。世界性分布,大多栖于大陆棚内,有些则居于深海。卵生。中国有2属:①鳐属,软骨鱼类中最大的1属,约有100余种,分布于世界各海区,尤以温带和寒带海域更为繁盛;中国约有10余种,常见的有:孔鳐、斑鳐和何氏鳐,肉薄而味差,但因其产量多,也列入经济鱼类之内,鲜销或制成咸干品。②短鳐属,吻软骨不伸达吻端。胸鳍前延至吻端,有2种,产南海。
2、单鳍鳐科:只单鳍鳐属1属,产于新西兰。
3、若鳐科:有2属2种,产于西太平洋和墨西哥湾。
4、无鳍鳐科:有2属约5种。无鳍鳐属有2种产于南海和非洲南部东岸。 施氏鳐属有3种产于南海和墨西哥湾。 有4科9属48种。吻三角形,突出或钝圆,边缘无吻齿。胸鳍扩大,向前伸延至头侧中部而至吻端,形成中大或宽大体盘,鼻孔距口远,鼻口沟无或呈原始型。有2个背鳍,无硬棘,尾柄粗大,尾鳍发达。广泛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各近岸海区。
⑤ 鳐鱼有什么特点
鳐鱼,属于软骨鱼纲,鲼形鱼目,是多种扁体软骨鱼的统称。分布于全世界大部分水区,从热带到近北极水域,从浅海到2700米以下的深水处。共9属,分3科。鳐鱼体呈圆或菱形,胸鳍宽大,由吻端扩伸到细长的尾根部;有些种类具有尖吻,由颅部突出的喙软骨形成。体单色或具有花纹,多数种类脊部有硬刺或棘状结构,有些尾部内有发电能力不强的发电器官。鳐鱼体型大小各异:小鳐成体仅50厘米;大鳐可长达2.5米。鳐鱼无害,底栖,常常部分埋于水底沙中。游动时靠胸鳍作优美的波浪状摆动前进。以软体动物、甲壳类和鱼类为食,由上面突然下冲,扑捕猎物。
外形特征
鳐鱼内骨骼完全由软骨构成,有些部位钙化后也有一定的硬度,但不同于经过骨化形成的硬骨组织。体表披楯鳞,在发生上是由外胚层和中胚层共同形成;楯鳞和牙齿是同源结构。口的位置不在吻端而位于腹面,横裂(故称横口类);偶鳍呈水平位;尾鳍为歪尾型。胃的分化明显,有独立的胰脏和发达的肝脏。肠内有螺旋瓣。无鳔。鳃间隔特长,延伸至体表与皮肤相连,因而鳃裂直接开口于体表。心脏具动脉圆锥。雄性的生殖管道借用中肾管。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雄性有交配器,称鳍脚。卵生,卵胎生或假胎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或体内发育。产卵量小,但成活率高。脑发达,比硬骨鱼还要高级。大脑体积大,大脑顶部也出现了神经物质。
其实在网络里都有,建议你网络一下就好了
⑥ 鳐是鱼类吗
鳐鱼,属于软骨鱼纲鳐形目 Rajiformes和鲼形鱼目,是多种扁体软骨鱼的统称。分布于全世界大部分水区,从包括2亚目,共8科约49属315种。中国产6科8属28种。我国各地俗称不一,舟山渔民称黄貂鳐叫黄虎,称蝠鲼叫燕子花鱼、黑虎、双头花鱼,称何氏鳐叫猫猫花鱼,而胶东渔民则叫劳子鱼、老板鱼。鳐鱼体型大小各异,小鳐成体仅50厘米,大鳐可长达8米。鳐鱼无害,底栖,常常部分埋于水底沙中。
中文名
鳐鱼
拉丁学名
Rajiformes
别称
劳子鱼胆、老板鱼胆
界
动物界
纲
软骨鱼纲
亚纲
板鳃亚纲
目
鳐形目
亚目
犁头鳐亚目
分布区域
除南太平洋和南美洲东北沿海外,在所有温带和热带浅水都有分布。
英文名
ray
药名
鳐鱼胆
鳐鱼内骨骼完全由软骨构成,有些部位钙化后也有一定的硬度,但不同于经过骨化形成的硬骨组织。体表披楯鳞,在发生上是由外胚层和中胚层共同形成;楯鳞和牙齿是同源结构。口的位置不在吻端而位于腹面,横裂(故称横口类);偶鳍呈水平位;尾鳍为歪尾型。胃的分化明显,有独立的胰脏和发达的肝脏。肠内有螺旋瓣。无鳔。鳃间隔特长,延伸至体表与皮肤相连,因而鳃裂直接开口于体表。心脏具动脉圆锥。雄性的生殖管道借用中肾管。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雄性有交配器,称鳍脚。卵生,卵胎生或假胎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或体内发育。产卵量小,但成活率高。脑发达,比硬骨鱼还要高级。大脑体积大,大脑顶部也出现了神经物质。
⑦ 侧扁形鱼类的体形有哪些特征
侧扁形的鱼类也有许多种,最为典型的是翻车鱼。这种鱼生长在温暖海域里。它的头特专别大,身属子和尾巴又极小,看上去好似身体后半截被截断了。它的胸鳍很小,而臀鳍和背鳍又很长,远看就像孩子们玩的“灯笼”。翻车鱼的皮质粗糙,据说鲨鱼不愿吃它,就因为它的皮质粗糙。但翻车鱼坚韧的组织弥补了它行动迟钝的不足。平时,它就用背鳍和臀鳍划水,或者干脆随波逐流,追捕其他鱼类。
栖息于热带珊瑚礁中的蝴蝶鱼具有短体侧扁形的体形。它的体色鲜艳美丽,行动敏捷灵活,在珊瑚礁生态群落中行动自如,宛如蝴蝶穿梭于繁花丛中。
体形平扁的鱼类有生活在海底的鳐、鲆、鲽、鲼等。它们行动不太灵活,靠扩大了的胸鳍从前到后地上下波动,来推动身体前进。
刺、真身体长成球状,它们已不具有游泳能力,只能顺着潮水漂浮在海面上。一旦遇到危险,就迅速将身体膨胀起来,把刺张开,再凶恶的敌人也会望而却步。
⑧ 鳐形目的介绍
鳐形目(Rajiformes)是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的1目,下分两亚目即犁头鳐亚目和鳐亚目。有8科约49属315种;中国有6科8属28种。
⑨ 鳐形目的其他的分类介绍
1、圆犁头鳐科:只有圆犁头鳐1种,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中国见于南海和东海。
2、尖犁头鳐科:有1属2种,产中国者有及达尖犁头鳐,为暖水性底层鱼类,见于南海和东海,摄食鱼类、贝类、虾、蟹和虾蛄等,卵胎生,每胎产6仔;个体较大,长可达2米以上,体重可达150~200千克,福建闽南渔场渔期在春夏季,产量不多,肉味鲜美。
3、犁头鳐科:有4属约40余种。犁头鳐属,广布于热带和温带各近海,有些进入淡水并在其中繁殖,中国有6种,常见有斑纹犁头鳐;许氏犁头鳐。栖息近岸浅海底层,或半埋沙土中;主食甲壳动物和贝类等,也食鱼类,卵胎生,胎儿具很大卵黄囊,卵簧管粗短,是其他渔业的兼捕性鱼类,广东曾进行港养;肉可食用,皮可干制成鱼皮,为名肴之一,背鳍和尾鳍可制鱼翅;吻侧的半透明结缔组织可干制为鱼骨,浸煮后膨胀,柔软可口,为珍贵食品。
4、团扁鳐科:约有3属5种。中国只有团扇鳐属,有2种,林氏团扇鳐,体长约40~50厘米,为中国地方特有种,卵胎生,每胎产10余仔。分布南海和东海南部,肉味较差,除少数鲜销外,多制成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