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体型比
❶ 高层噪音大还是低层较大
1、高层住宅噪音大小是由噪音源距离及现场结构决定的,所以并不能一概而论,以楼层高低去判断。高层住宅楼层越高噪音越大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误区,噪音大小是由与噪音源所在距离远近决定的,同时考虑到外界环境的复杂性;
2、如果噪声的主要来源仅是马路,往往底层和高层较小,中间层最大。这是由于地面或对面建筑反射,高层噪音源汇聚了各个方向的声源,使中间楼层噪声比较大。要是看住房面对是什么样的噪音环境,因为声音有直射和反射,如果是直线传播的噪音,就会是楼层越低噪音越大。
(1)高层体型比扩展阅读
1、高低不同的楼层其噪音源可能也不同,低层可能会受到车辆鸣笛等噪音影响,而较高的楼层可能还会受到风产生的噪音影响,“高架桥附近的建筑中间层噪音较大,这是因为中间层低频噪音源比较多,所以实测出来的噪音较大”。
2、所以建议市民在没有高架桥或者突发噪音的地段买房,还是要多看看小区的绿化环境。“绿化带会对噪音起反射和吸收的作用,树木比草地的吸收作用更大,高层建筑的低层若是有绿化,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遮挡一小部分噪音。”
❷ 一般高层建筑打多深的地基
没有固定数值,在进行地基设计时,要考虑:
①基础底面的单位面积压力小于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② 建筑物的沉降值小于容许变形值 。
③ 地基无滑动的危险。
由于建筑物的大小不同,对地基的强弱程度的要求也不同,地基设计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有时只需考虑其中的一个方面,有时则需考虑其中的两个或三个方面。
若上述要求达不到时,就要对基础设计方案作相应的修改或进行地基处理(对地基内的土层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技术处理,如表面夯实、土桩挤密、振冲、预压、化学加固和就地拌和桩等方法),以改善其结构性质,达到建筑物对地基设计的要求。
(2)高层体型比扩展阅读
在中国,旧规范规定:8层以下的建筑都被称为多层建筑,而目前,接近20层的称为中高层,30层左右接近100m称为高层建筑,而50层左右200m以上称为超高层。
在新《高规》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里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超高层建筑。
建筑方面设计要点主要有:
①总平面布局要加大防火间距,处理严重的日照干扰,为大量集中的人口疏散和停放车辆安排通道和场地。
②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将多层重复的建筑平面布局标准化、统一化,以满足主体结构、设备管线、电气配线分区、防火疏散等竖向设计技术的要求。
③合理布置竖向交通中心,确定楼梯、电梯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保证使用效率和防火安全。
④内外建筑装修、构造、用料和做法必须适应因风力、地震、温度变化等所引起的变形和安全问题。
⑤在建筑艺术方面要考虑高大体型在城市和群体中的形象和全方位造型效果。
❸ 高层建筑按体型分类可分为哪两种啊
分为:规则体型和不规则体型两种。
其中不规则体型又包括: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
平面不规则又包括: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
竖向不规则又包括: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
抗震设计规范有相关具体说明
❹ 高层建筑分类怎么分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
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4)高层体型比扩展阅读:
高层建筑的特点
高层建筑可以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首先,使人口集中,可利用建筑内部的竖向和横向交通缩短部门之间的联系距离,从而提高效率;其次能使大面积建筑的用地大幅度缩小,有可能在城市中心地段选址;再是,可以减少市政建设投资和缩短建筑工期。
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1、考虑高层建筑遇到巨大风力和地震力时所产生的水平侧向力。
2、严格控制高层建筑体型的高宽比例,以保证其稳定性。
3、使建筑平面、体型、立面的质量和刚度尽量保持对称和匀称,使整体结构不出现薄弱环节。
4、妥善处理因风力、地震、温度变化和基础沉降带来的变形节点构造。
5、考虑在重量大、基础深的地质条件下如何保证安全可靠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条件问题。
❺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可分哪几类
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的四大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
一,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一般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梁和柱通过节点构成承载结构,框架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钢筋混凝土框架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
①梁、板、柱全部现场浇筑的现浇框架;
②楼板预制,梁、柱现场浇筑的现浇框架;
③ 梁、板预制,柱现场浇筑的半装配式框架;
④梁、板、柱全部预制的全装配式框架等。
二,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四种承重构件组成。由梁、柱、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它是主要承重结构,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系梁连系起来,即形成一个空间结构体系,它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1)框架结构体系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大空间,建筑立面也容易处理,结构自重轻,计算理论也比较成熟,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
(2)框架结构的缺点是:框架结构本身柔性较大,抗侧力能力较差,在风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非结构构件破坏比较严重。
(3)框架结构的适用范围:框架结构的合理层数一般是6到15层,最经济的层数是10层左右。由于框架结构能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的要求,已广泛应用于办公、住宅、商店、医院、旅馆、学校及多层工业厂房和仓库中。
2.剪力墙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为了提高房屋结构的抗侧力刚度,在其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称为“剪力墙”,剪力墙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整个房屋的抗剪强度和刚度,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间分格构件。
(1)剪力墙结构中,由钢筋混凝土墙体承受全部水平和竖向荷载,剪力墙沿横向纵向正交布置或沿多轴线斜交布置,它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用钢量省。历史地震中,剪力墙结构表现了良好的抗震性能,震害较少发生,而且程度也较轻微,在住宅和旅馆客房中采用剪力墙结构可以较好地适应墙体较多、房间面积不太大的特点,而且可以使房间不露梁柱,整齐美观。
(2)剪力墙结构墙体较多,不容易布置面积较大的房间,为了满足旅馆布置门厅、餐厅、会议室等大面积公共用房的要求,以及在住宅楼底层布置商店和公共设施的要求,可以将部分底层或部分层取消剪力墙代之以框架,形成框支剪力墙结构。
(3)在框支剪力墙中,底层柱的刚度小,形成上下刚度突变,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柱会产生很大内力及塑性变形,因此,在地震区不允许采用这种框支剪力墙结构。
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可以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既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因而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办公楼和旅馆。
4.筒体结构体系。随着建筑层数、高度的增长和抗震设防要求的提高,以平面工作状态的框架、剪力墙来组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这时可以由剪力墙构成空间薄壁筒体,成为竖向悬臂箱形梁,加密柱子,以增强梁的刚度,也可以形成空间整体受力的框筒,由一个或多个筒体为主抵抗水平力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通常筒体结构有:
(1)框架—筒体结构。中央布置剪力墙薄壁筒,由它受大部分水平力,周边布置大柱距的普通框架,这种结构受力特点类似框架—剪力墙结构,目前南宁市的地王大厦也用这种结构。
(2)筒中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由内、外两个筒体组合而成,内筒为剪力墙薄壁筒,外筒为密柱(通常柱距不大于3米)组成的框筒。由于外柱很密,梁刚度很大,门密洞口面积小(一般不大于墙体面积50%),因而框筒工作不同于普通平面框架,而有很好的空间整体作用,类似一个多孔的竖向箱形梁,有很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目前国内最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5米)、广州中天广场大厦(80层、320米)都是采用筒中筒结构。
(3)成束筒结构。在平面内设置多个剪力墙薄壁筒体,每个筒体都比较小,这种结构多用于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中。
(4)巨型结构体系。巨型结构是由若干个巨柱(通常由电梯井或大面积实体柱组成)以及巨梁(每隔几层或十几个楼层设一道,梁截面一般占一至二层楼高度)组成一级巨型框架,承受主要水平力和竖向荷载,其余的楼面梁、柱组成二级结构,它只是将楼面荷载传递到第一级框架结构上去。这种结构的二级结构梁柱截面较小,使建筑布置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平面空间。
除以上介绍的几种结构体系外,还有其他一些结构形式,也可应用,如薄壳、悬索、膜结构、网架等,不过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还是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筒体等四种结构。
❻ 高层建筑的结构高度怎么确定
有‘房屋高度’的定义,没有‘结构高度’的定义。
房屋高度 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章6.1.1条。
❼ 什么是建筑体形系数
建筑物体形系数(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回比值。外表面积中答,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不包括女儿墙,也不包括屋面层的楼梯间与设备用房等的墙体。突出墙面的构件如空调板在计算时忽略掉,按完整的墙体计算即可。单位:1\m。
❽ 体形系数的体形系数概念
建筑设计术语
缩写符号:S
英文: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在国标《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给出回的定义为:
建筑物与室外答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其它:
建筑物体形系数S是指建筑物接触室外大气的外表面积F0,与其所包围的体积V0的比值,即 S=F0/V0。它实质上是指单位建筑体积所分摊到的外表面积。体积小、体形复杂的建筑,以及平房和低层建筑,体形系数较大,对节能不利;体积大、体形简单的建筑,以及多层和高层建筑,体形系数较小,对节能较为有利。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建筑体形系数与建筑物的节能有直接关系; 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同样建筑体积的外表面积越大,散热面积越大,建筑能耗就越高,对建筑节能越不利;
通常居住建筑体形系数控制在0.3。若体形系数大于0.3,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其传热系数应满足规定。
❾ 高层建筑适宜的高宽比是什么
如果小于4,那就可以了。具体要看结构体系和抗震设防烈度。里面最大高宽比是4,所以说9度以下的小于4足矣。你也可以看规范,有的5 有的6有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