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教我适合用党参、当归、黄芪、川芎补气血吗

你吃当归、黄芪和党参就够了我个人觉得。当归补血,黄芪补气,党参具有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不过还是建议你在土药材网站直接购买原产地发货的中草药。质量有保证,没有硫熏。药店里边的基本都硫熏过了。

Ⅱ 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吴济堂:手脚冰冷是一种病,比起一般的头疼脑热更具威胁!

吴济堂养生,美好的一天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文章开始,小生每天都会分享一些实用性的医学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小生专注肠胃健康和中医疗法多年,有任何的健康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哦。期待您的关注!

又是寒冷的季节。

《黄帝内经》:诸病于内必形于外。虽然手脚冰冷本身并不是疾病,但是如果您一直冷下去,您将遭受很多“疾病”!

首先要告诉您的是,手脚冰冷是您身体状况的外部反应。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种人体现象是阳虚的一种表现。

首先,手脚冰冷通常有三个原因。

4脚趾可以缓解消化不良

第一和第二脚趾上有与胃和肠有关的穴位,只要定期按摩就可以达到健胃的作用。

沿脚趾方向按摩此穴位具有清肠胃火的作用,特别适合便秘,口臭和消化不良的人。

逆行按摩可以减轻胃痛,以及脾胃虚弱,腹泻等症状。

5踮着脚走可以缓解静脉曲张

踮脚走会增加两只小腿背部肌肉的血容量。只要长时间步行,您就可以缓解长时间坐着或站立引起的身体不适。下肢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疲劳和静脉曲张。

6经常抬起脚可以抗衰老

每天抬脚10分钟,可以有效地锻炼脚部,使腿部肌肉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增强心,肺和血液的氧气供应。回流具有保护心脏和大脑的作用,并且还可以对抗衰老。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您觉得有用的话,欢迎大家转发给更多朋友知道,如果有任何健康问题都可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助你健康的困惑和烦恼,让我们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Ⅲ 党参.黄芪.川芎.当归.元肉.熟地.这些中药的作用是什么

党参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三种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规定的正品) 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能,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内热消渴等病症。

[成分] 党参含有糖、磷酸盐、皂甙挥发油和生物碱等。从潞党参中已分离出蒲公英萜醇乙酸酯(taraxery acetat)、木全酮、(friedelin)脲基甲酸正丁酯(n-Butyl allophanate)以及几种植物甾醇及其葡萄糖甙、三种甾酮、棕搁酸甲酯等。从山西产的潞党参的水溶性成分分离得到一种党参专属成分——党参甙I(tanshenoside I),从水溶性部分还得到多糖、菊糖、17种氨基酸和14种无机元素(其中K、Na、Ca、Mg含量在1.36 × 10-6以上,还有7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Fe、Ca、Co、Zn、Mn、Cr、Mo,含量在0.34~86.7mg)。以上说明党参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各类物质,为其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

党 参 Radix Codonopsis Pilosulae

(英) Fllase AsiabelI Root Tangshen

别名 潞党参、汶党参、晶党参、台参、仙草根、叶子菜。

来源 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的根。

植物形态 草质藤本,有白色乳汁,具浓臭。叶卵形,长1~ 6.5cm,宽0.5~5cm,先端钝或微尖,基部近心形,边缘具波状钝齿,两面被疏或密的伏毛。花单生于枝端;花萼贴生至于房中部,上部5裂;花冠阔钟状,黄绿色,内面有紫斑,先端5浅裂;雄蕊 5,花丝花药近等长,雌蕊柱头有白色刺毛。蒴果短圆锥状。花期 7~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地林边及灌丛中。产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内蒙古及东北;现大量栽培。

采制 秋季来挖,反复揉搓、晾晒至干。

性状 根长圆柱状,中下部有时分枝,长15~40cm,直径 0.6~5cm。表面灰或灰棕色,有纵沟并疏生横长皮孔,上端5 ~10cm,部分有较细密的环纹,根头具疣状突起的茎痕,习称“狮子盘头”,破碎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质稍硬,断面皮部黄白色,多裂隙,木部淡黄色。气微香,味甘。

化学成分 含苍术内酯Ⅰ、ⅢatractylenolideⅠ ,Ⅲ)、烟酸、 5- 羟基- 2- 甲氧基吡啶、党参酸、丁香甙、丁香醛、香草酸,以及植物甾醇、三萜类、单糖、多糖等。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健脾生津。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四肢倦怠。

黄芪
黄 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黄芪是名贵中药材,根据药典记载有补气固表、利尿之功效,民间还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因此黄芪年消耗量十分庞大。而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黄芪的野生资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为此确定该植物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主根直径1-2厘米,长可达1米以上,直插入土壤深处。地上茎直立,具棱;被长毛。叶互生,奇数羽复叶,具小叶21-31片。小叶椭圆形,长7-30毫米,宽4-12毫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托叶披针形,长6毫米。总状花序生茎上部叶腋,每花序10-20朵。花淡黄色,蝶形花冠,旗瓣倒卵形,顶端微凹,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子房有柄,花后荚果膨胀,长圆形,长2-3厘米,顶端有短喙,果外被短毛,内有种子3-8粒。

黄芪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前苏联、朝鲜和蒙古也有分布。为了保护好野生资源应适当限制采刨,采刨季节应在种子成熟落地之后,严禁采挖幼株。为了扩大资源应大力发展种植或者人工播植幼株,然后保持半野生状态,直到采收。

黄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的。

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纪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肿。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所谓“托毒生肌”,意为手术后伤口容易恢复,或使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

服用黄芪,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人体质不同适量服用,黄芪的吃法很多,现介绍几种:

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

拉丁名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中文名 黄芪

拉丁科名 Leguminosae

中文科名 豆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现状
渐危种。又名膜荚黄芪,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是一种较名贵的中药材,以根入药。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若不加强保护和人工繁殖,有趋于绝灭的危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一150厘米;主根粗而长,直径1一3厘米;茎直立,有细棱,被白色长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叶轴有长柔毛;小叶(13一)21一27(一31),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长7一30毫米,宽4一12毫米,先端圆钝或微凹,有时具小刺尖,基部圆形,下面有伏生白色柔毛;托叶狭披针形,长约6毫米,有白色长柔毛。总状花序生于上部叶腋,具花(5一)10一20,花梗在果期显著伸长;花黄色或淡黄色,长(12一)15一18毫米,有线形苞片;花萼钟状,长5一7毫米,有白色长柔毛,萼齿短,长为萼筒的1/5或1/4,三角状;旗瓣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几无爪;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较旗瓣稍短,均有长爪;子房有柄,被柔毛。荚果膨胀,卵状长圆形,长2一3(一3.5)厘米,顶端具短喙,基部有长柄,果皮膜质,被黑色短柔毛,有时被白色毛或二者混生,具3一8种子。

特性
黄芪分布于我国温带和暖温带地区,为深根性植物。喜凉爽气候,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能力,不耐热,不耐涝。气温过高常抑制植株生长,土壤湿度过大,常引起根部腐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生长,在粘土上则根多,生长缓慢。多生于林缘、灌丛、林间草地、疏林下及草甸等处。花期(6)7--8月,果期(7)8--9月。

保护价值
黄芪根入药,常作滋补中药,又可作兽药,销售量大。根茎之10倍水浸液,对马铃薯晚疫有抑制效率。黄芪还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保护措施
黄芪生长地一般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为不使其灭绝,建议药材收购部门应根据各地不同具体情况确定收购量,并向群众大力宣传,在采挖时注意保护幼苗,对成长的植株应适当保留,以利繁殖和永续利用。还应进一步扩大栽培面积。

栽培要点
用种子繁殖。在北方于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播种,因种子多具不透水性的硬种皮,播种前应加以适当的机械损伤,播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气温在18--20℃时约9天即可发芽。降雨过多时应及时排水。
1 药证

黄芪用于多汗而浮肿。《金匮要略》中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的黄芪量最大,用5两,主治“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风水,是全身性浮肿;汗出可沾衣,说明出汗的量比较多。《金匮要略》中配伍最简单的黄芪方为防己黄芪汤,药味共6味,主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外台秘要》则主治风水,“其人或头汗出,……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可见也有出汗与浮肿。简单地说,黄芪主治汗出而肿。

所谓汗出,以自汗为多见,即在未服用发汗药,也未剧烈运动,气温室温均属正常的情况下,出汗量较多,并可伴有气短乏力、恶风、头晕、容易感冒等症状,这个症状群,中医概括为“气虚自汗”。出汗的程度比较严重,常常衣被尽湿,有的可以见到汗渍发黄,出汗以上半身为显著。临床上有的患者不以汗出为主诉,但通过问诊,可以了解到患者平时汗出比较多,稍有体力活动,就容易出汗,或者皮肤比较湿润。

民间治疗自汗,常用黄芪红枣汤:黄芪15-30g、红枣15枚,煎汤,每日服2次。也可以使用中成药黄芪口服液。《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张锡纯治疗沧州一女,年二十余,胸胁满闷,心悸,动则自汗,其家适有预购黄芪一包,遂煎服,服后果愈。产后多汗,有报道用黄芪30g、益母草30g,煎汤,日服2次。本人经验,对于自汗而恶风者,可用桂枝汤加黄芪:黄芪20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3g、生姜10g、红枣10粒,水煎服。

所谓肿,主要为全身性的浮肿,但以下肢为明显。由于体位的变化,早晨面部有浮肿,而下午则下肢浮肿。有些人虽无明显的浮肿,但肌肉松软,体型肥胖,犹如浮肿貌。由于浮肿,患者常常自觉身体沉重,活动不灵活,关节重痛。清代陆定圃《冷庐医话》中记载:王某患肿胀病,自顶至踵,大便常闭,气喘声嘶,二便不通,生命垂危,求医于海宁许珊林。许氏用生黄芪120g、糯米30g,煮粥一大碗,令病家用小匙频频送服。药后喘平便通,继而全身肿消而愈。近代名医范文虎先生治疗一例产后浮肿,腹大如鼓,后渐及全身,按之软,皮肤不起亮光。病人气喘脉软,十分危急。范文虎遵照以上方法,用生黄芪30g煎汁,煮糯米半杯,成粥,淡食,5日其肿即消。据传说1920年冬,胡适患糖尿病、慢性肾炎合并心脏病,全身水肿,协和医院不治,后请中医陆仲安,以大剂量黄芪(10两,相全于300g左右)配党参等而愈。这提示黄芪能退肿。

2 应用

(l)慢性肾病

现代名医岳美中先生,在《冷庐医话》黄芪粥治疗浮肿经验的启发下,创制黄芪粥治疗小儿慢性肾炎,收到良好效果。其处方为:生黄芪30g、生苡仁30g、赤小豆15g、鸡内金末9g、金橘饼2枚、糯米30g。先以水600ml,煮黄芪20分钟,捞去药渣,次入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次入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作1日量,分2次服之,食后嚼服金橘饼1枚。此方对慢性肾炎、肾孟肾炎残余的浮肿,疗效较高,消除蛋白尿也有效果。其实,单用黄芪糯米煮粥也有效果。其做法是:黄芪30-120g,糯米30-50g,先煎黄芪,取汁,后入糯米,熬粥,每日食用。黄芪粥是中国传统的药粥,在宋代已经风行,苏轼有诗“黄芪煮粥荐春盘”,可见苏轼是食用过黄芪粥的。

民间还有用黄芪蒸鸭子治疗肾病的。做法是:活鸭1只(约1kg),黄芪60g,先将鸭子宰杀洗净,放沸水中氽透捞出,肚中放入黄芪、生姜、葱白,放入少量胡椒粉,并在腹中放少星水和酒,用棉线缝好,装盆内蒸2小时。去黄芪,吃肉喝汤。一只鸭可分3天吃。可作为慢性肾病的食疗方(《大众医学》1999年第4期)。

临床本人治疗慢性肾病,常使用玉屏风散配合真武汤治疗,坚持服用,有改善肾功能的效果。

(2)心脑血管疾病

①高血压病:本人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防己黄芪汤是《金匮要略》方,本人经验用量为:黄芪30g、白术12g、防己12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10粒,常去甘草,加葛根30g,如果伴有血脂高者,加泽泻20g,胸痛头晕者,加川芎10g、丹参 12g。

②缺血性心脏病:黄芪每日50g,水煎分3次服。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组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

③脑血管意外:近代宁波名医范文虎擅长应用此方治疗中风偏瘫,黄芪常用60-120g。他说:“中风一症.有属火、属风、属痰诸说,依法治之常不效。此乃气虚之极,脉络瘀滞为多,独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可信。黄芪可增至四两,连服数十剂无妨”。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的经验方,其组成为:黄芪6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药15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0g。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现代用于治疗脑梗塞、脑血栓、糖尿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3)糖尿病

对糖尿病伴有浮肿、面色黄者,本人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等。如果糖尿病所致的下肢溃疡或深部血栓者,则用生黄芪60g,配合葛根30g,怀牛膝30g、石斛30g、赤芍30g、丹参20g等。

(4)肿瘤化疗放疗以及手术后

患者出现贫血、浮肿,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及感冒等,常是应用黄芪的指征。临床常用黄芪建中汤、十全大补汤等。本人曾治疗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主要症状为多汗、恶风,发高热,用黄芪60g、肉桂10g,配合真武汤,服药1周后,出汗恶风显著减少,治疗1年,病情稳定,几乎未出现发热。十全大补汤是常用的肿瘤后的体力增强剂,日本应用比较普遍。其组成为:黄芪15g、肉桂3g、人参5g、白术10g、茯苓12g、甘草3g、当归6g、川芎6g、熟地12g、白芍10g,水煎服,日分2-3次服用。中国传统有丸剂和膏剂,日本有颗粒剂,主要是便于久服。

(5)慢性鼻炎

常用玉屏风散:黄芪15g、白术12g、防风10g。主治气虚自汗,容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哮喘、老人感冒等经常用。方中可加用生姜3片、红枣10粒。

(6)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腰椎病、颈椎病、贫血等,可见关节疼痛、麻木自汗等症者,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成:黄芪30g、桂枝10g、白芍药15g、生姜3片、红枣12枚。此方不可用甘草。当年范文虎治疗医家沈某之媳病肢体酸麻,曾服桂枝汤加味治疗未效,范氏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2剂即效。桂枝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仅甘草、黄芪之差异,一味药的区别,效果竟然大不一样(见《魏长春临证经验集》)。

(7)经久不愈的溃疡

黄芪是传统疮药,有生肌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久败疮”,即溃疡久不愈合的化脓性感染。其表现为脓水清稀,创面平塌、全身状况差。现代中医外科名医赵炳南先生有黄芪膏一方,用黄芪浓煎成膏,加入等量蜂蜜,混均匀后备用。

上消化道溃疡,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可用黄芪建中汤。组成: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5g、甘草6g、生姜3片,红枣12枚,麦芽糖适量冲服。多适用于病情呈慢性化,有轻度贫血,自汗盗汗,喜欢吃甜食,舌质暗淡者。如体型消瘦者,黄芪不宜大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腹胀和食欲减退。

3 参考

(l)使用黄芪应当注意患者的体型:黄芪体质--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光彩。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笔者称之为“黄芪腹”。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大便不成形,或先干后溏。易于浮肿,特别是足肿,手足易麻木。舌质淡胖,舌苔润。

(2)中老年人应用黄芪的机会较多: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均可导致肌肉松软,腹部尤为明显,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并可伴有水肿等。这种人即《金匮要略》所谓的“骨弱肌肤盛”的“尊容人”。中老年中这种体型尤为多见。因此黄芪应用于中老年较多。

(3)黄芪须多服久服方能见效:《伤寒》不用黄芪,《金匮》罕见四逆,可见黄芪是内伤杂病的用药。岳美中先生经验,“黄芪之于神经系统疾患之瘫痪麻木消削肌肉等确有效,且大症必须从数钱至数两,为一日量,持久服之,其效乃效”。黄芪以10-30g为常用范围,大剂量可达120g甚至更多。本人曾见家乡皮肤科老中医孙老先生黄芪用至500g。但用量过大可以导致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并可出现头昏潮热等。尤其是肌肉坚紧,大便秘结者少用或慎用。多汗而发热、咽喉红痛者,不宜使用。

(4)张仲景用黄芪有一个剂量段:黄芪大量治疗水气、黄汗、浮肿(5两),中量治疗风痹、身体不仁(3两),小量治疗虚劳不足(1两半)。现代应用可以根据张仲景的用药经验适当变化。如用于治疗浮肿,量可达60-100g,治疗半身不遂,骨质增生疼痛等,可用30-60g;用于上消化道溃疡,可用15-30g。

(5)黄芪证的脉象没有特异性。防己黄芪汤用于脉浮,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则主治脉沉,所以,使用黄芪不论脉浮脉沉,关键是看体型和肌肉是否松软。

川芎
川芎:Chuanxiong

英文名:RHIZOMA CHUANXIONG

中草药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

Ⅳ 女人日常如何保养身体

女人保养身体要做这几件事

一、养肾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其他,肾精充足,才能有精神。而且肾脏还是排毒器官,它正常、健康才能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出去。没有了毒素的大量堆积,女人们才能有好脸色。所以说,日常的时候,女人要学会养肾:

1、不忍尿

很多女人手头上事情多的时候,有尿意的时候,总喜欢忍着不及时排尿。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不及时排掉尿液的话,膀胱中积存的小便很容易变成水浊之气,会对肾脏器官造成伤害。

Ⅳ 关于手脚凉有什么办法

手脚冰冷和心脏血管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血液是由心脏发出,携带氧气到全身各部位,氧经过燃烧后,才能产生热能,手脚才会温暖。一旦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影响血液运行输送,造成手脚冰冷的情形。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手脚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属于气血的毛病,因为气虚、血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 【手脚冰冷的主因】 *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 *体内血液量不够,血红素和红血球偏低。 *血管中有阻塞,或发烧、感冒等都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导致手脚冰冷。 *交感神经功能出了问题,使肌肉遇冷无法紧缩,产生热能以耐寒。 【哪些人最容易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形】 *体型太瘦小的女生 体型较瘦、虚寒体质的女生最容易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形,因为这类型的人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容易使体温调节的机制紊乱,而手脚冰冷正是自律神经功能调节不顺畅,血管变细所引起。而且脚趾、膝盖、肩膀和手指等部位,属于运动较多的关节区,因为脂肪、血管皆相对较少,热度容易散失。 *血糖太低或低血压时 食物是身体很重要的热量来源,如果妳减肥过度、饿过了头,让血糖太低时,都会有手脚冰冷的现象。而低血压时,血液循环也会不佳,疲劳、身体衰弱时,血压容易降低,就会手脚冰冷啰 *压力过大时 因为工作紧绷的压力或时间逼迫的压力,都会让手脚发冷发抖,只要过了这个紧张时期,就会慢慢恢复温暖。 *衣物不够保暖 如果手脚冰冷,表示体温的平均调配有问题,如果已经多穿了好几件衣服,但手脚仍未恢复温暖,就该注意啦因为许多人体表的温觉神经接受体的「凉点」,因为太过迟钝而不能感受到冷。 *天气冷或长时间待在冷气房 都会让血流量减少、血行速度减缓让手脚冰冷。

Ⅵ 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环境因素
天气寒冷,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使得手脚,特别是指(趾)尖部分血液循环不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经末梢循环不良”,而导致手脚冰凉。
2、心血管疾病
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使血液循环不畅,可以导致手脚冰凉。
3、肾功能受损
肾功能受损降低了全身的有效血流灌注量,使全身的血液循环处于不佳状态。
4、胸腺机能减弱
由于胸腺是人体体温调节的主要器官,故当胸腺机能减弱时,可能出现手脚冰凉。

Ⅶ 求广州好吃的好玩的,最好是超级大的濑尿虾,广州小吃

美食当然是建议在荔湾区啦,虽然离琶洲稍远,打车60左右。荔湾区的荔湾湖公园附近有内著名的西关美食容一条街,既有地道的广州美食(经典粤菜,早茶,糖水),又有各类手信特产选购。旁边就是极具岭南水乡风格的荔枝湾涌。黄沙水产码头离上述地方不远,可以先去吃些海鲜。多大的濑尿虾都有啊!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