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腿外侧长了一个疮/,很痛怎么办

意见建议:疖和痈。临床上常见的疖是单个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形成的脓肿回,疖中心部分液答化,变软后脓肿可以自行穿破,痈是多个疖互相融合在皮下脂肪和筋膜组织中形成的多个相互沟通的脓肿,痈只有即使 切开,引流排脓后局部才能修复愈合,两者必须消炎抗感染治疗为好,祝你健康

㈡ 我的脚小腿肚上长了一个毒疮,有脓包,硬块很大很痛,用什么方法医治

西医会外科切开引流,清创。------
中医的话,有收敛和发散的外用膏药。先发散出来,再 挤出 浓头,再 收敛。
但是硬块很大的话,不一定起效-----你还是做好外科切开引流清创,加上抗生素挂水的方案吧 ---

㈢ 小腿长了一个疮溃烂,总是湿的,难结痂,好不容易结痂了还没长好就掉了,这个应该怎么办,如果能搽药或者

病情分析:
你好,上述情况属于局部原因造成的,建议积极的局部双氧水清洗然后碘伏消毒就可以了。
指导意见:
上述情况建议同时外用磺胺粉外撒进行包扎比较好,一般都会慢慢痊愈的,平时注意禁酒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㈣ 疮疥疔痈可以用哪些药方治疗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中医亦称疖,多由暑、湿、热毒蕴于肌肤所致。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特点为初起即有多个粟粒样脓头,溃后状如蜂窝,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范围较大,甚者大于30厘米。属中医“有头疽”范围,多因外受风温热毒,内有脏腑蓄毒所致。

疔是发病迅速而且危险性较大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发生在颜面和手足等处。若处理不当,发于颜面者很容易走黄而危及生命,发于手足者则可以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包括西医的疖,痈,坏疽的一部分。蛇头疔,指疔毒发于手指末端,肿胀形如蛇头者。

【方一】清暑汤

【出处】《外科全生集》

【组成】银花20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滑石15克,车前仁10克,花粉10克,赤芍10克,薄荷6克,荷梗10克,生甘草5克。

【功用】清暑利湿,消肿解毒。

【主治】夏秋季节,患处结块,形似如锥,单个或多个,胸闷少食,小便短少。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热疖方

【组成】银花20克。

【功用】清热解毒,凉营和血。

【主治】患处突起,形似如锥,灼热疼痛,脓成溃破,数日而愈,或有发热、口渴。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五味消毒饮

【出处】《医宗金鉴》

【组成】银花,地丁,紫背天葵,公英,野菊花,酒少量。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则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

【方解】银花清气血热毒,地丁、紫背天葵、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清解之力尤强,并能令血散结,消肿痛。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防风通圣散

【出处】《宣明论方》

【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各6克,石膏、黄芩、桔梗各12克,滑石20克,甘草10克,荆芥、白术、栀子各3克。

【功用】养阴清热解毒。

【主治】疖肿此愈彼起,不断发生。散发全身各处,疖肿较大,易转变为有头疽。

【方解】麻黄、荆芥、防风、薄荷疏风解表,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滑石、栀子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分消。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热泻火解毒,以清肺胃之热,当归、川芎、白芍养血和血,白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托里透脓汤

【出处】《医宗金鉴》

【组成】党参6克,生黄芪10克,白术3克,当归6克,穿山甲、白芷各3克,升麻2克,皂角刺5克,青皮、甘草节各2克。

【功用】益气活血,托里透脓。

【主治】治气血亏损,痈疮将溃,体虚邪盛,脓成未溃,紫陷无脓,根脚散大,舌淡苔白,脉虚缓。

【方解】本方治证乃气血亏损所致。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补托;穿山甲、皂角刺、白芷、青皮溃疡排脓;当归补血活血。其配伍特点,是益气升陷与托里透脓同用,使气充陷升,提脓泄毒。临床应用:本方是治疗痈疮脓熟、正虚不溃的方剂。以气血亏损,痈疽脓熟不溃,见紫陷无脓者。若疼痛较剧者,加乳香、没药;气虚不足,面色萎黄者,加熟地黄、枸杞子;阳虚畏寒,局部紫陷者,加鹿角、肉桂。用于多种化脓性疾病,产后缺乳,心悸等属气血亏损者。

【用法】水煎,1日1剂,半饿时分3次服下,每次冲酒少许服用。疮疡已溃者忌用。

【方六】托里定痛汤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熟地黄15克,当归、白芍、川芎各9克,乳香、没药各7克,罂粟壳6克,肉桂2克。

【功用】补血行瘀,内托止痛。

【主治】治痈疽溃后,因体弱血虚疼痛者。

【方解】方中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补血活血;肉桂温经助阳,通血脉,散寒止痛;乳香、没药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罂粟壳专止疼痛。诸药共奏其功效。临床应用:本方是补血行瘀,内托止痛的方剂。

【用法】水煎,1日1剂,半饿时分3次温服。实热者忌用。

【方七】阳和汤

【出处】《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黄30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肉桂、麻黄、生甘草各3克,炮姜炭2克。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治阳虚寒凝所致阴疽、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局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不热,舌淡苔白,脉沉细;外科常治一切阴证疮疡。

【方解】本方所治阴疽,属阴寒之证,由营血本虚,寒凝痰滞,痹阻肌肉、筋骨、血脉、关节而成。故本方重用熟地黄,以温补营血;鹿角胶填精补髓,强壮筋骨,助熟地黄以养血;炮姜、肉桂温中有通,以温通经脉,解散寒凝痰滞;麻黄开腠理以达表;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与温补药同用,则补而不腻,通而不散;生甘草有化毒之功。本方配伍特点,为温补营血不足,解散阴凝寒痰,使破阴回阳,消寒化痰。

【药理】抑制结核杆菌,扩张血管,强心,利尿。地黄具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浸膏具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法】水煎,1日1剂。

【方八】回阳三建汤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附子、人参、黄芪、当归、川芎、茯苓、陈皮、枸杞子、山茱萸各6克,木香、甘草、紫草、苍术、厚朴、红花、独活各3克,煨姜5克,皂角树根白皮6克,米酒30毫升。

【功用】补气助阳,托毒消痈。

【主治】治阴疽发背,初起不肿不疼,不热不红,硬若牛皮,坚如顽石,后皮色紫暗,根脚平散,软陷无脓,皮不作腐,身冷,肢体倦怠,脉细。

【方解】方中附子、人参、黄芪补气助阳,以扶正逐寒;川芎、当归、红花活血养血,以通经脉;苍术、厚朴、陈皮、茯苓温燥寒湿,以除阴凝之邪。诸药合用,共奏扶正托邪,转阴回阳之功效。临床应用:本方是治疗阴疽不起之危证的方剂。以阴疽不起,根脚平散软陷,皮色暗而不活,无脓不腐,身凉,脉细为据。用于疮疽痈疡等化脓性感染合并全身性脓毒败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水煎,1日1剂,分3次服。

【方九】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大黄、黄柏、五倍子。任选1种,每种30克,或3种同用各等量。

【主治】疖。

【用法】研为细末,用食醋适量,调为糊状,敷于患处。每日4~5次。

【方十】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巴豆6克、生姜10克、大黄6克、桂圆20克。

【主治】疖肿初期。

【用法】上药捣烂后加面粉调拌,塞于鼻孔中,左右交替,1日4次,3天为一疗程。

【方十一】神功内托散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当归6克,白芍、川芎、茯苓、陈皮、附子、穿山甲各3克,人参、黄芪、白术各5克,炙甘草、木香各2克,煨姜6克,大枣6克。

【功用】补气益血,温阳托毒。

【主治】治疮疡日久,气血两虚,寒邪凝滞所致疮疡平塌,漫肿钝痛,不散不腐溃,身凉,舌淡,脉细弱。

【方解】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茯苓、大枣补气健脾;当归、白芍、川芎补血活血;附子温阳散寒;穿山甲散结透脓。诸药合用,共奏托毒外透之功效。临床应用:适用于蜂窝组织炎,乳腺炎,多种化脓性疮疡,贫血,心肌劳损,心力衰竭,属气血不足,寒邪凝滞者,畏寒肢冷者,加鹿角、肉桂;疼痛者,加乳香、没药;身有寒热者,加麻黄、白芷。

【用法】水煎,1日1剂,半饿时分3次温服。内服药的同时,外敷温散箍毒药。

【方十二】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鲜马兰头100克,白酒适量。

【主治】疖、痈。

【用法】前一味加食盐少许捣烂用酒拌成糊状,涂敷于疖痈患处。

㈤ 求治疗毒疮的民间偏方。

1.治毒疮的偏方。用饴糖涂搽,如糖已干,则烧灰涂搽。

2.痈疽毒疮。用何首乌不限量,在文火上熬煎,加酒等量,再煎开几次后,存酒,随时饮用;取药渣焙干,研为末,以酒煮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病愈后,药可常服。

3.肺风毒疮(遍身疮疥如疠,以及急仍瘙痒,脸上风刺,妇女粉刺等)。用桦皮灰四两、烧枳壳(去穰)四两、荆芥穗二两、炙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另用杏仁(水煮过,去皮尖)二两,研为泥,与药末调匀。每服二钱,饭后服,温酒调下。病得者,服药三次,此方名“桦皮散”。

4.鬈毛毒疮(生头中,初时如葡萄,极痛)。用黄蘖一两,乳香二钱半,共研为末,另以槐花煎水,调末成饼,贴疮上。

5.手指天蛇毒疮。用水蛇一条,截去头尾,取中间如手指长一段,刮去骨肉,以蛇皮包手指上几天后即愈。

6.天蛇头疮(生手指头上)。用蜈蚣一条,烧因熏一、二次即愈。或研蜈蚣为末,调猪胆汁敷涂

7.热毒疮肿。用生茄子一枚,割去二分,去瓤二分,如罐子形,合在疮上即消。

8.疔疮恶毒的治疗验方。先用针剌毒疮的四边及中心,再以雄黄粉敷上。 又方 : 用雄黄、蟾蜍各五分,共研为末,和葱、蜜捣丸,如小米大。以针剌破疮顶,将药插入。

9.脸上毒辣疮。用蜗牛一、二个,加酱少许,共捣烂摊纸上,贴患处。纸上留一小孔透气,极效。

㈥ 关于治疗痈疮

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4.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5.治冻疮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用云南白药治疗有良效。其方法是: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6.伤湿止痛膏的妙用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还有它的新用途,对冻疮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现的疱块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冻疮。冻疮患者不妨一试。

8.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10.香蕉: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11.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 醋干后, 再行涂抹, 一日数次, 可见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冻疮、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啤酒中维生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

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众所周知,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因此,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理,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体育锻炼法

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服、擦药物法

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也可取中药三七、红花、赤芍、鸡血藤等各适量,水煎取液,局部擦洗。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预防,冬季就可免却冻疮之苦,现介绍几则冻疮夏治方,供选用。

1.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 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 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上述几法,任选1种,连续5-7天,即可有效地预防冻疮发生。
辣椒

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

生姜

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萝卜

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
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过不了几分钟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将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烧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状涂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直到楂泥变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疗3-5次。
治冻疮的良方哦

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4.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5.治冻疮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用云南白药治疗有良效。其方法是: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6.伤湿止痛膏的妙用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还有它的新用途,对冻疮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现的疱块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冻疮。冻疮患者不妨一试。

8.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10.香蕉: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11.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 醋干后, 再行涂抹, 一日数次, 可见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冻疮、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啤酒中维生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

㈦ 小腿上长了一个脓疮,切开引流后,伤口如何收口快!!!!!

定时换药,消炎治疗,配合中药,去腐生肌,促进恢复。

㈧ 治疗痈、疽、疔、疖有哪些偏方

白酒枸杞汁饮 [用料]鲜嫩枸杞子60克,白酒100毫升。

[制用法]将枸把子洗净,捣烂,取汁。白酒烧热,冲入枸杞汁中,趁热饮用。每天1剂,2次分服。

[功效]清热,排脓,生肌。可治疗已化脓的疮疖。本方有清除脓毒,使疮收口更快的作用。

银花蜜饮 [用料]盒银花30克,蜂蜜50克。

[制用法]先将金银花水煎取汁,兑入蜂蜜即成。每天1剂,2~3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可治疗小儿暑疖、脓疱疮及痱子合并感染。

糯米粽子方 [用料]糯米粽子适量。

[制用法]将糯米粽去皮,捣烂如泥,敷于患处。

[功效]行血散肿。可治疗腋下疖、痈毒等疮疖发炎红肿。

芙蓉花汤 [用料]鲜芙蓉花30克,冰糖15克。

[制用法]将芙蓉花水煎取汁,加入冰糖令溶即成。每天2剂。

[功效]清热解糨,消肿止痛。可治疗痈疽、疮疖、肿毒等。

醋墨汁治疗疖肿 [用料]墨1块,醋适量。

[制用法]以醋研墨,至极浓,用毛笔蘸墨汁,涂于痈肿周围,干了再涂,1夜可消肿。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止痛。可治疗痈肿初起及背痈症。

巴豆治疗痈疽 [用料]巴豆适量。

[制用法]在瓦上炙存性,研末外用。

[功效]祛寒、解毒、消炎。可治疗痈溃后腐肉不脱。

芙蓉叶醋糊治疗疖肿 [用料]芙蓉叶粉、醋、蜂蜜各等份。

[制用法]将三味原料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天2次。

[功效]清热解毒。可治疗疖肿及脓头痱子。

生番薯治疮毒 [用料]生番薯适量。

[制用法]洗净,捣烂。敷患处,每天更换2次。

[功效]消炎击毒。可治疗疮毒肿痛、乳痈。

赤小豆黑豆治疮疖 [用料]黑豆、赤小豆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汤。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可治疗小儿疮疖、脓疱疮。

芝麻油治毛囊炎 [用料]芝麻油、大葱白(根部以上)各适量。

[制用法]将麻油加热,待起泡冒烟后倒出晾凉,用葱白蘸芝麻油涂患处。每次涂20~30分钟,连涂3天,有奇效。

[功效]解毒凉肌,消炎散肿。可治疗毛裹炎。

654-2治疗早期疖肿 [用料]654-2(山茛菪碱)注射液1支。

[制用法]先用酒精棉球将患处擦净,再用山茛菪碱注射液浸湿纱布(以不滴为度)外敷患处,每天2次,也可用棉球蘸药液涂于患处,每天6~8次。

[功效]治愈率84.4%,化脓率15.6%,明显优于外涂鱼石脂软膏对照组的治愈率。

丝瓜汁治痈疽久不收口 [用料]鲜丝瓜1个。

[制用法]将丝瓜切碎,捣烂绞汁。频频涂于患处。

[功效]散淤、止血、消肿。可治疗痈疽疮口太深不敛。

葵花叶解毒疗痈 [用料]鲜葵花叶、蜂蜜各适量。

[制用法]将葵花叶洗净,捣烂如泥,加蜂蜜调匀备用。取适量摊在纱布上,敷患处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 凉血解毒,达邪外出。主治疔疮疖肿。初起敷后可消散,脓肿者可消炎排脓,溃破者可去淤敛疮。

柳叶膏疗诸肿毒 [用料]鲜柳树叶或嫩芽。

[制用法]将采集的鲜柳树叶或嫩芽用水洗净,加水适量浸煮,2~4小时后过滤,如此浸煮2次,合并2次滤液,浓缩成膏状,即可装入瓶中密封备用。使用时将患处用压用酒精消毒,涂敷柳叶膏,然后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退热,杀菌,消肿,止痛,提脓,生肌。外敷疗疔疮疖肿及外伤感染诸疾。

生芋头治指头疔 [用料]生事艿(芋头),食盐少许。

[制用法]将芋头洗净,加食盐捣烂。敷于患部,每天更换2次。

[功效]消炎,消肿,镇痛。可治疗无名肿毒、指头疔(瘭疽),对小儿头部毛囊炎也有较好疗效。

蒲公英糊剂治蛇头疔 [用料]干蒲公英适量,甘油、75%酒精(比例为1:3)适量。

[制用法]干蒲公英研为细末与甘油、75%酒精调成糊状,装瓶密封备用,使用时将药糊摊于纱布上,敷于患处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蛇头疔。

鲫鱼肉治恶疮乳癌 [用料]大活鲫鱼。

[制用法] 将鱼宰杀后,去取鲜鱼肉加盐少许,捣成烂泥。敷于患处,每3~4 小时更换1次。

[功效]解毒生肌。可治疗一切恶疮、乳癌及臁疮等。

外用头发灰治黄水疮 [用料]头发灰9克。枯矾6克,冰片1.5克。

[制用法]头发烧灰存性。将三味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前先将疮面用温盐水洗净,再用少许香油将药调成糊状,涂于疮面上,不必包扎。每天涂2或3次。

[功效]清热解毒,散淤生肌。可治疗黄水疮。

马勃疗褥疮有效 [用料]马勃数枚。

[制用法]马勃去外皮,切成薄片,经高压灭菌。置于疮面上,再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血。可治疗褥疮、臁疮等。

酒浸黑芝麻治小儿热疖 [用料]黄酒、黑芝麻各适量。

[制用法]酒浸芝麻2日后,蒸熟,捣烂,涂于布上。敷贴患处,每天换1次。

[功效]清热,消肿。可治疗小儿头面热疖、疱疮。

仙鹤糯米粥疗脓肿疮疡 [用料]鲜仙鹤草根250克,糯米适量。

[制用法]将仙鹤草根洗净,加水同糯米共煮成粥。粥熟,拣去草根,加少许糖。每天服1次,连服3~5天。

[功效]行血、消肿。可治疗肿毒,对小儿头部肿疖疗效更佳。

蜜糖银花露治小儿疖疮 [用料]蜜糖50克,金银花50克。

[制用法]用砂锅加水煎金银花,煎至只剩两碗汁,放凉去渣。饮用前分次加入适量蜂蜜,搅匀。

[功效]清热解毒。可治疗小儿夏天长暑疖、脓疱疮及痱子合并感染。

首乌酒治诸痈疽肿毒 [用料]生何首乌或夜交藤、白酒各适量。

[制用法]将首乌切细,以60度的白酒浸泡于瓶中,密封,隔水炖3~5小时。随时通量饮用。

[功效]可治疗一切痈疽肿毒。

羊肉片治婴儿肛后溃疡 [用料]鲜羊肉1块。

[制用法]将羊肉洗净,切成薄片(比溃疡面积要大些)。用温水洗净患处,把肉片贴上,用橡皮膏粘住,或用纱布包扎。每天更换1次,五六天即愈。

[功效]可治疗初生婴儿肛门后溃疡。 野菊花治痈疽溃烂久不收口 [用料]野菊花30克。

[制用法]水煎服。另用鲜野菊花叶适量,煎水洗伤口。

[功效]痈疽溃烂久不收口。

㈨ 易复发的小腿生疮,如何治疗

无毒不成疮,毒热深重就成疮,有心火,有肝火,有血热,有火毒,有湿毒,湿则下泻就成疮,毒热深肿就复发,就久治不愈,凉血解毒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