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上斯巴达克斯那个时代的人能练出美剧里那种身材

斯巴达克斯(约公元前120年-公元前71年)是一名古罗马色雷斯角斗士,与高卢人克雷诺夫、埃诺玛依、以及甘尼克斯一起领导了反抗罗马共和国统治的斯巴达克斯起义。
有关斯巴达克斯的文献,除了与此次战争相关的之外鲜有人提及。现存的很多历史资料之间相互矛盾,因此并不都可信。但是所有的文献都认为其是一名角斗士,并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

Ⅱ 古罗马雕塑的历史是什么

古罗马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8—前7世纪。公元前5世纪以前,古罗马处于原始部落阶段,公元前509—前30年为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27—476年为罗马帝国时期。帝国时代古罗马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公元1世纪希腊也被罗马吞并,从此罗马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

古罗马是古希腊国土的征服者,却成了古希腊文化的被征服者。古罗马雕塑艺术对西方文明的突出贡献,正在于它对于古希腊雕塑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古罗马雕塑艺术上承古希腊的优良传统,并融入了本土埃特鲁丽亚雕塑艺术和铸铜、石雕技艺,在古希腊和中世纪之间,发挥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雕塑艺术在古罗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极高的地位,雕塑作品之多,在今天仍然是难以想象的。在肖像雕塑方面罗马人取得了较大成就。一方面罗马人崇拜祖先,很早就开始用石膏或蜡从死人脸上翻下模子,并彩绘制成真实感很强的面具,安放在家中。另一方面,罗马统治者极力炫耀个人权威、制造个人崇拜。这段时间的肖像雕塑以写实的风格见长。雕刻家们善于运用夸张、概括的艺术手法,细致地刻画人物,舍去繁琐的东西,加强运动感,使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公元2世纪下半叶盛行情绪肖像。这类肖像较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在感情和心理状态,表现手法也比过去丰富多了。如为了表现眼球受光明暗的变化,雕刻家在眼球上刻上了深浅不等的圈。罗马皇帝卡拉的雕像就是当时的代表作品。

古罗马雕塑沿袭了古希腊雕塑的传统,但更加世俗化,从而在写实主义的道路上迈出了更为坚实的步伐。雕塑家在肖像作品中首先追求模特外形的逼真,其次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古罗马雕塑是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西方现实主义雕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古罗马艺术看重艺术表情的细化。古罗马的帝王雕像,既有个性刻画,又有理想化的处理,使雕像变成了罗马英雄主义和进取精神的象征。罗马肖像雕刻在写实处理、情绪表现、细节夸张强调等方面有许多创造,取得了较高成就。罗马的雕刻家强调再现所要雕塑的形象,特别注重人物面部细节刻画。希腊人的精神气质主要通过身体姿态动作来传达,罗马肖像则主要通过头部来表现。希腊雕像的生命充满身体的各个部分,即使只剩下断臂残躯,仍然能给人以特有的生命和美感。而罗马雕像如果缺了头部,余下的部分就没什么意义了。帝国时代的罗马雕像充满理想化倾向。《屋大维雕像》面部表情严峻,左手握独裁权杖,右手指向前方,似在指挥千军万马,刚毅的性格十分鲜明。《奥里略骑马像》脸部表现出内省和沉思,带有忧郁的伤感和哲理性思索,具有颓废、消极、静观的色彩。供奉和平女神的《奥古斯都和平祭坛》是罗马艺术中独一无二的新颖创造。坛上的群像浮雕表现出工匠建造神殿和帝王率众祭祀的宏伟场面,逼真展现了表情丰富、神态各异的个性化人物形象和生动场景,从技法上体现了罗马雕塑高度写实的、完美的、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出平静的颂扬气氛和崇敬之情,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帝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

真正的艺术是不朽的。此书按希腊、罗马两大部分依时间排序,依次读来便能全面认识古希腊时期的艺术、历史背景和代表性名作,掌握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特点和在风格与技巧上的演变。借助众多精美彩图更能形象化地直接领略古老艺术的深邃和无穷魅力。

母狼

现在,雕像《母狼》已成为了罗马市的象征。

母狼

《母狼》,青铜雕塑,高85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500年,现藏于意大利罗马市政博物馆。

公元前8—前4世纪,意大利半岛被埃特鲁斯坎人所统治,形成了历史上所称的埃特鲁尼亚文化。埃特鲁尼亚文化后来被其征服者罗马人所继承,成为罗马文化的基础。

埃特鲁尼亚美术作品中,雕塑的艺术水平最为突出,青铜雕像《母狼》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雕像取材于罗马建城的传说,著名的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特洛伊王子逃到意大利半岛,建立了阿尔巴城,世代相传。后来,一个名叫努米托耳的国王被其弟阿木留斯推翻,儿子被杀,但他的女儿为战神所爱,生下一对双胞胎罗穆路和瑞穆斯,却被阿木留斯放入篮子中丢入台伯河。这对兄弟后来被一只母狼发现并收留抚养,不久,又被牧人发现收养。他们长大以后,杀死仇人,救出外祖父,创建了新的城市。后来罗穆路杀死了瑞穆斯,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称其为罗马。这尊雕像所刻画的就是曾经哺育了罗马创始人的母狼的形象。

雕像形体结构严谨,是一尊高度写实的艺术作品,体现了外表凶残、内心仁慈的性格主题。母狼四肢健壮,神态凶残,洋溢着野性的生命力。那颈部卷曲的毛、下垂的乳房和消瘦的腹部以及肋部都塑造得极为真实。母狼整体的神情是警觉而威严的,似乎正是罗马人坚毅冷峻的民族性格的象征。公元16世纪时,有人又在狼的腹部下制作了两个婴儿的雕像,更完整地表达了罗马建城的传说。

这尊雕像是埃特鲁斯坎人的艺术杰作。对罗马人来说,它还具有纪念碑意义,人们把它作为民族发源的始祖而顶礼膜拜。

布鲁特斯胸像

《布鲁特斯胸像》,青铜雕像,大约创作于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

据考证,古代罗马最初只是意大利半岛台伯河沿岸的一些村庄部落,大约在公元前754年建立了罗马城。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王政,进入共和时期,一直延续到公元前31年。这500年中,罗马从一个小小的城邦逐步发展成为了威镇地中海地区的霸主。由于战火纷飞,罗马共和时期的美术发展缓慢,但仍体现了罗马人冷静和求实的性格特征,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其中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则体现在肖像雕塑作品中,《布鲁特斯胸像》就是当时肖像雕塑作品中最重要的代表作。

虽然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许多人都认为雕像塑造的是罗马共和时期的第一行政长官布鲁特斯。这尊胸像面部表情严肃而坚毅,深邃的眼神和紧闭的双唇表现出领导者的自信和智慧。头像的制作十分逼真,风格明晰、纯朴,成功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示出罗马政治上升时期人物的精神面貌。雕像加工的精细还反映了罗马人高超的金属铸造技艺。雕像的眼球是用象牙和玻璃制作的,这是当时常用的一种方法,目的是使人物显得更为真实自然。

戎装的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亦称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与第一任皇帝。

戎装的奥古斯都

他结束了公元前1世纪期间使罗马共和国陷入混乱的内战,为希腊罗马世界带来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太平盛世。

他是恺撒的外甥,后来成为了他的义子与继承人。恺撒很早就显露出对他的兴趣,并一意栽培,为他铺下了从政之路。但公元前44年恺撒被刺杀时,屋大维还只是个18岁的少年。恺撒之死为罗马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在众多军政人物间掀起了一场长期、激烈和复杂的权力斗争。在极端不利的处境下,屋大维展现了远超乎他年龄的谋略、冷静与意志力,经过一番权力角逐后,屋大维和他的两位劲敌——李必达和安东尼结成后三头同盟,以韶龄跻身于罗马最高统治权力圈。此后他们之间的战争持续进行,直至屋大维于公元前32年解决了李必达,翌年亚克兴战役打败安东尼与埃及克丽奥佩脱拉女王的联盟,他才成为罗马唯一的统治者。后代史学家即以此作为罗马帝国的开端。他被奉为元首(第一公民),最初以执政官身份来统治,维持共和政体。公元前27年接受“奥古斯都”封号,死后更被奉为神明。

在他的统治下,罗马帝国的范围西起伊比利半岛,东到卡帕多西亚,北及高卢,南达埃及。在位期间(公元前31—公元14年),他致力于税务结构、金融制度、军队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推进公共建设,建立了遍布帝国境内的庞大公路网与供水系统。此时罗马天下太平,经济繁荣,文学艺术昌盛。奥古斯都时代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罗马最伟大的作家维吉尔、贺拉斯和李维等人就是出现在这个时期。他开创的国内和平即罗马和平持续了约200年之久,在这个持续的和平与繁荣时期,罗马文化开枝散叶,遍及奥古斯都与其他罗马领袖所征服的领土。

罗马人的造型艺术主要来自于古希腊艺术的影响,但由于政治性质不同,在建筑、绘画和雕塑方面都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风貌。肖像雕刻是罗马雕塑的主要成果,原因是,伊特鲁里亚人重殡葬仪式,常在死者脸上拓下蜡模,存放在灶神的龛里。每逢纪念日,即取出供奉,后来这种方法渐渐运用到雕刻上。制作肖像时要求准确表达对象的特征,这就成了雕像艺术的追求目标。至奥古斯都帝国时期,肖像雕刻已获得了高度的发展,但奥古斯都皇帝还要求仿效古希腊,他喜欢把人物形象加以理想化,故美术史上称这种风格为“奥古斯都古典主义”。这一尊普里马—波尔塔出土的大理石雕塑作品《戎装的奥古斯都》便最具有代表性。

雕像中古罗马的“奥古斯都”——屋大维左手握权杖,右手朝前高举,似在训话。脸部表情严峻,薄薄的嘴唇,性格十分鲜明。他那披着华丽的盔甲的身材显得很魁梧,甲胄上的图案寓意着罗马将统帅全球的思想。运用这种象征化手段,艺术的目的已一目了然,即在于歌颂帝王。雕像的作者未被留下姓名,看来,罗马帝政时代的艺术家是不具有这种创作权利的。

在屋大维的右脚旁边,艺术家还塑造了一个带有双翼而无眼珠的小天使丘比特形象。这个罗马神话里的小爱神为什么塑造在这里呢?无眼珠,象征他对爱情的盲目性;另一判断,据说他生性鲁莽,行动随时需要有识之士的带领。他永远长不大,含义也就在此。大多数美术史家的解释是,为要显示奥古斯都的高大,作为一种反衬,在艺术上也是可能的。

据说在雕像的大理石表面还残留着金、青、褐、黄、紫等色斑,很可能当年在完成时,雕像是带着光辉灿烂的彩色的。雕像约作于公元前19—前13年,现被收藏于罗马梵蒂冈博物馆内。

妇女肖像

罗马的肖像雕刻向以鲜明的性格刻画而著称。我们前面已欣赏了一尊《奥古斯都雕像》,但这一时期的肖像雕刻,最精彩的不是全身雕像,而是那些奴隶主贵族供放在住宅客厅里的半身像、胸像或头像等。

公元1世纪下半叶,罗马的肖像雕刻已取得了高度成就,尤其是在弗拉维尤斯执政时期。肖像的多样化和严格的写实主义手法,已臻于完美,几乎可以说是无懈可击。我们在《奥古斯都雕像》上还发现艺术家因袭希腊盛期的遗风,注重形象的理想化,即尽量予以美化。而在这一时期的肖像雕刻上,对于传统,似乎只喜欢希腊化时期的手法。这一尊雕像《妇女肖像》,从性格刻画上看,艺术手法比以前更趋凝炼了。

这尊妇女头像上的发式之所以被夸大,目的是想突出肖像人物的地位、身份和个性。这种雕塑语言,在罗马肖像雕刻中还属初见。显然,雕刻家对大理石表面的微妙变化经过认真仔细的研究,并注意到在明暗光影映衬下的视觉效果,因而用加强发卷上强烈的凹凸造型,来反衬柔润光洁的妇女脸部,使这个妇女的整体感更丰满、更秀美。

这是一名罗马的名门闺秀,她那高傲的神态在于显示她的高贵,她的表情矜持,内心冷漠,透过颜面和颈项的转折微姿,可以洞察这个上层贵族妇女内心世界的某种利己性。有的考古学家鉴定,这个贵妇形象可能是图拉真皇帝的侄女维莉娅·玛蒂迪亚。雕塑家在塑造之前,一定是煞费一番苦心的,以寻找恰当的构思。经过细微的琢磨,决定用夸张局部细节的手法,让发型与眼神彼此呼应,造成特殊的典型性格,这就是罗马肖像雕刻家的创造性收获,其精到之处,令观者赞叹。

在弗拉维尤斯时期的肖像雕刻,艺术家比较注重大理石上的明暗色彩,所以历史上有“弗拉维尤斯色彩主义”的说法。这尊妇女头像作于公元90—100年间,高约63厘米,现被收藏于罗马卡庇托利博物馆内。

和平祭坛浮雕

从奥古斯都大帝开始,罗马帝国建立起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内外战争减少,进入了近2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历史上称为“罗马的和平”。为了纪念奥古斯都大帝为罗马带来的和平,元老院主持修建了《和平祭坛》,并用来供奉和平女神。这是一座用大理石建成的方形平台,长11米,宽10米,高4米,四周有墙垣围绕,东西有门洞,中央是祭坛。四周的墙垣上装饰着上下两层浮雕作品,上层是记事性人物群像,下层则是明快而优美的植物装饰图案。上层的浮雕中有表现祭坛动工修建时的场景,也有以奥古斯都为首的帝国统治者率领全体皇族人员庄严祭祀的行列,还有以罗马神话人物象征帝国和平昌盛的雕刻。浮雕从技法上都体现了罗马雕塑高度写实的艺术技巧,构图优美,层次鲜明。《和平祭坛》上的这些浮雕从整体上表现出平静的颂扬气氛和崇敬之情,让人仿佛能感觉到帝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祭坛本身的结构和浮雕的位置。整个建筑物由一个大的U形祭坛组成,祭坛建在高高的石级底座之上,四周围绕外墙。祭坛和外墙上都有浮雕。像所有的罗马浮雕一样,它们原来都涂着油彩。但是油彩早已消失,今天只留下白色的大理石。

外墙的内侧雕刻着由树叶、果子和花朵组成的花环,这些是传统的祭坛外墙图像,可能反映了当时真的使用了花环和牛头骨——它们是动物祭品的残留物,环绕着祭祀的地点连成一圈。

这幅当时的罗马建筑内的壁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花环的色彩。花环之上是paterae,用来倒专门供奉神祗的葡萄酒的浅钵。

祭坛本身的上部装饰着小幅浮雕,里外都有,表现的是正在准备动物祭品的宗教行列。无疑,它描绘的就是祭坛这里年祭的场景。

外墙的外部有两组对应的浮雕。四堵墙的下部都装饰着鼠尾草和葡萄藤。

在两侧长墙的上部,是另一种图像,表现的是有奥古斯都集团所有重要成员参加的游行,包括皇帝本人和家庭成员。我们将在后面进一步分析有关的内容。

在两堵短墙上,也就是带门的两侧,在门上的部位我们可以看到4幅浮雕,每幅都是表现一个带有人物的场景。图像的题材不是当时的事件,东侧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罗马早期历史的图像,西侧是两幅同神话有关的题材。西侧的浮雕一度被认为表现Romulus和Remus——他们是孪生兄弟,Rumulus后来建立了罗马城。他们正被母狼哺乳。这个传说是早期罗马艺术中非常常见的题材,很容易辨认。这里也是早期罗马银币上的同样的画面。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另一幅大理石浮雕,表现双生子被牧羊人发现的整个场景,它可能也是建造和平祭坛的那段时间雕刻的。东侧外墙上的浮雕,就是同双生子相对应的一幅,表现的是罗马女神、罗马城的化身。女神的衣服独具特色,因此尽管有残缺,依然容易辨认。浮雕上的她一如皇帝尼禄时代这枚铜币上的形象。

另外两块保存较完好的浮雕上的题材通常被认为是:西侧是特洛伊英雄艾涅阿斯,正在向神供奉母猪作为祭品,东侧是地母神提路斯,这样,艾涅阿斯和罗慕路斯、勒摩斯相对,地母和罗马女神相对。

《和平祭坛浮雕》,大理石浮雕复制品,约创作于公元前13—前9年,现收藏于罗马博物馆。

与希腊时期的浮雕作品不同,罗马时代的浮雕作品不再以神话故事为主要的表现对象,他们的大部分纪念性浮雕作品都是直接表现帝王的丰功伟绩。这与罗马人求实的民族性格也有直接的关系。这些浮雕作品大多出现于祭坛、凯旋门和纪念柱等纪念性建筑物上,风格独树一帜。

Ⅲ 古罗马的军衔制是怎样分的

罗马军队编制的变迁
共和中期(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市民构成的重装步兵

与古希腊的都市国家相同,共和初期到中期的罗马军制的基本原则是由市民自备装具服义务兵役。兵役对罗马市民来说,与其说是一种义务,倒不如说是一种代表荣誉的高贵权利。尤其在共和初期,军队组织几乎是直接作为政治实体(军人会)发挥作用的。

当时,17岁到46岁的公民全都有义务应征入伍,并按照年龄和所持财产多少被分为4个兵种。

首先,年少者和无力自备重装步兵所需装备者充当被称为“维利特斯”的轻步兵。他们不着甲胄,仅靠头盔和直径约1米的小圆盾护身,以数枝轻投枪和剑为进攻武器。轻步兵在实战时一般展开于战线的最前方,充分发挥其机动力进行散兵战。

拥有一定财产的青年充当“哈斯塔提”、壮年则被称为“布灵吉佩斯”,这两者构成重装步兵的主力。他们的装备完全相同,都披挂全副盔甲、手持著名的大型四角方盾“斯邱托姆”,武器为宽剑身的双刃短剑“格拉蒂斯”和两枝投枪――大型重投枪“皮鲁姆”和小型的轻投枪“皮拉”。这些投枪的构造独特,一旦刺中目标枪头就会折断,以防被敌方反掷回来,除用于投掷外,它们也能充当普通长枪使用。

最年长者以及军旅经验丰富者则属于“托力阿里”,他们的装具与哈斯塔提和布灵吉佩斯相当,但不装备投枪而改为手持一枝被称为“哈斯塔”的长枪。

此外,47至60岁的高龄市民,虽不必服野战军的兵役,但有义务随时应召参加罗马城的守备部队。

除了上述的步兵(米利特斯)外,富裕的市民往往以骑兵或是骑士身份(埃克提斯)出战。但当时罗马人的骑术实在称不上高明(他们甚至连脚蹬都没有),因此骑兵一般不用于集群突击,而主要用于侦察和牵制敌人。骑兵和重装步兵一样披挂全副盔甲,武器为盾与骑枪以及比步兵用的稍长一些的双刃剑“斯帕达”。

这些装备,都是罗马从不断扩张中接触到的埃托利亚、萨姆尼姆、开尔特、伊比利亚等诸多民族的军事文明中吸收而来的精华。

由步兵和骑兵组成的多兵种混成战斗单位,被称为军团(LEGION)。一个军团由10个营(科霍尔斯)组成,每个营由3个连(玛尼布尔斯)构成。这3个连中哈斯塔提、布灵吉佩斯和托力阿里各占一个。每个连包括有两个60至80人的排(肯托利亚)。其中,营只是管理、编制上的单位,实战中的战术单位是各兵种的连队。因此,这一时期的罗马军战术,有时被称为“玛尼布尔斯战术”。

军团中的重装步兵数最多时可达近5000人,但一般情况下多为4000余人。除重装步兵外,轻步兵和骑兵同样被列入军团的正式编制。轻步兵与重装步兵一样以连为单位编制,军团骑兵则由各包含32人的10支骑兵队(图尔玛)组成,共计约300人。

到公元前3世纪为止,罗马还时常动员支配下的同盟诸国的市民按照罗马式的编制与操典组队参战。依照惯例,在野战军中,每个“纯粹的”罗马军团搭配一个同盟国的军团协同作战。

罗马军团在战时,由身为最高政务官的2名执政官(康斯尔)和身份仅次于他们的2名法务官(普拉埃托尔)负责指挥作战。执政官有权指挥由罗马军团和同盟国军团各2个构成的总人数约为2万人的兵团,法务官则可指挥罗马军团和同盟国军团各1个构成的万人兵团。

尽管常备部队仅为2名执政官麾下的共计4万人,但随着罗马人口的增长,其战时的动员潜力一直在不断增强。例如,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至201年)时,罗马的总人口已多达300万,即使在坎尼会战中被名将汉尼拔一举消灭了6万人,仍能迅速动员25个军团投入作战。

在野战中,各军团一般排列成正面宽200米、纵深90米的阵型。第一排配置哈斯塔提、第二排是布灵吉佩斯,第三排则是托力阿里。当前两排重装步兵投入作战时,托力阿里一般是单膝跪地、养精蓄锐;一旦战局有变(不论胜负)时,才作为预备兵力投入前线,接替那些筋疲力尽的年轻人。在战线的最前方,是由轻步兵构成的散兵线,而两翼则由军团骑兵负责防守。

军团在实战中,一般能够以连为单位在一定程度上随机应变。例如改变队形密集度、调换前后列等等……这与他们的远祖――希腊的古典型重装步兵(霍普里泰)相比,已是大有改观;但在公元前3世纪,还远远不及历经伊菲克拉提斯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改革、已臻炉火纯青的赫雷尼斯诸邦的多兵种合成战术。并且,罗马军队是一支由市民组成的非专业的军队,指挥他们的将军们更是外行――他们的本质是政客。因此,罗马在与庇罗斯、哈米尔卡尔、汉尼拔等职业军人统帅下的军队对战时,不断遭受挫折。之所以能够最终打败这些强敌,所依靠的并不是战术的精妙,而更多仰仗于罗马在总人口上的优势、对盟邦的彻底支配以及农民出身的士兵们朴素而坚韧不拔的精神。

共和后期至帝制中期(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3世纪)――职业型军队

罗马的军事实力,在公元前2世纪完成对东西地中海的征服时达到了顶峰,其后开始逐渐衰退。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传统的都市国家型的政体已不再适应日积月累、不断扩大的疆土了。

将军们在南征北战中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而与此相对,作为士兵出征的大多数人,却因为家中长期缺乏劳动力在经济上逐渐没落。为了缓和这一矛盾,军制改革已势在必行。

勇敢地对祖先遗留下来的旧军制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并从危机中挽救了罗马的是平民出身的优秀职业军人――玛里乌斯(公元前157至公元前86年)。他的想法是:不再依靠那些有能力自备装具的有产市民,转而提供武器和薪金给无产市民,并以合约的方式保障他们在退役后能够得到一定的土地。此举大大促进了罗马军队的职业化。

由于装具不再取决于私有财产,因此所有士兵们的装备与训练得以统一标准化。新一代步兵的装具与哈斯塔提和布灵吉佩斯相当,都配备有盔甲、大型方盾“斯邱托姆”、短剑“格拉蒂斯”和两枝投枪(‘皮鲁姆’或是‘皮拉’)。维利特斯这一兵种被废止,步兵中不再有轻步兵和重装步兵之分。但是骑兵的装备与职能,在玛里乌斯的改革前后并无变化。

在军团的编制上,进一步贯彻了标准化原则。一个军团由10个营构成,每个营编内有6个排,每排兵力为80人。不过,各军团的第一营均由5个160人的排构成,因此,在编制上,军团的步兵总兵力应为5120人。在实际运用中,为了保证军团步兵实战能力的均衡以及运用方便,一般情况下兵团总兵力大多为2000到3000人,最多不过4500人。

在军团编制中的骑兵,减少为4个骑兵队共计128人――这主要是因为依靠没有罗马市民权的外籍军团组成的辅助军(阿库西里亚)来提供精锐骑兵已成惯例。而投石兵、弓兵等传统上的轻装步兵,也多由辅助军充任。这些辅助军基本上以营或骑兵队为单位,配属给罗马将官充当野战军或是守备队。

内乱(公元前49年到公元前30年)结束时,胜者奥克塔维阿努斯(奥古斯特皇帝)麾下的兵力多达50万。但他在获胜后迅速裁军,将常备部队精简为由30个军团(不过,其中的3个军团在公元9年爆发的托伊特堡森林会战中被全歼)连同辅助军共计约30万人。在奥古斯特皇帝治世后期,他还组建了臭名昭著的皇家近卫队(普拉埃托利亚)。近卫队的编制单位为每营480人的步兵营和32人组成的骑兵队。

在野战时,军团一般以2至3个营的纵深进行布阵。军官和士兵全部实现职业化后的新生罗马军团纪律严明、士气高昂、战技精熟,冠绝一时。

营不再是行政管理上的单位,而是拥有高度机动性和自由度的独立战术单位。司令官得以将一至数个营作为总预备队配置在阵地后方,适时出击;或是随时从本队中分派出以营位单位的分遣队,随心所欲地排布构思中的理想阵型。这种“科霍尔斯战术”在以步兵为主力的欧洲战场上无往不利。但在亚洲平原上与机动力超绝的波斯骑兵对战时却吃了不少苦头。

玛里乌斯的军制改革,似乎成功地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共和政体下的罗马军制,但用长远观点来看,由传统型的国民军向职业军队的转变,必然带来军阀势力的扩大,而终将毁灭共和政体本身。在凄惨的内乱结束后,终于出现了打倒并吸收了全部军阀势力的唯一的最高权力者――帝国皇帝。

帝制后期至拜占庭中期(公元3世纪到公元7世纪)――机动野战军

在罗马的疆土与权威都达到巅峰的五贤帝时代(公元96至192年)之后,罗马帝国开始出现衰亡的征兆。内部爆发的社会经济矛盾日渐激化,外部又不断受到以日耳曼诸民族为首的异族入侵,内忧外患无时不在威胁着这个老大帝国的存亡。

到了俗称“公元3世纪的危机”时,昔日出尽风头的罗马军团已经大多沦为普通的国境守备队,失去了战略上的机动反应能力。为了填补战略机动兵团的不足,罗马人开始针对各个战役临时编组独立的骑兵旅(威克希拉提欧)。到了君士坦丁诺斯大帝(在位公元324年到337年)治世时,终于以这些骑兵部队为骨干,编成了皇帝直属的机动野战军(科米塔托斯)。

些筋疲力尽的年轻人。在战线的最前方,是由轻步兵构成的散兵线,而两翼则由军团骑兵负责防守。

军团在实战中,一般能够以连为单位在一定程度上随机应变。例如改变队形密集度、调换前后列等等……这与他们的远祖――希腊的古典型重装步兵(霍普里泰)相比,已是大有改观;但在公元前3世纪,还远远不及历经伊菲克拉提斯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改革、已臻炉火纯青的赫雷尼斯诸邦的多兵种合成战术。并且,罗马军队是一支由市民组成的非专业的军队,指挥他们的将军们更是外行――他们的本质是政客。因此,罗马在与庇罗斯、哈米尔卡尔、汉尼拔等职业军人统帅下的军队对战时,不断遭受挫折。之所以能够最终打败这些强敌,所依靠的并不是战术的精妙,而更多仰仗于罗马在总人口上的优势、对盟邦的彻底支配以及农民出身的士兵们朴素而坚韧不拔的精神。

共和后期至帝制中期(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3世纪)――职业型军队

罗马的军事实力,在公元前2世纪完成对东西地中海的征服时达到了顶峰,其后开始逐渐衰退。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传*被骑兵夺去“陆战之王”桂冠的步兵们身上,再也见不到2个世纪前的风光了。为了节约预算装备骑兵,步兵的的装具不得不大大简化。甲胄被换成简便而廉价的式样,罗马军团的象征――方盾、重投枪和短剑都被废止,改为装备椭圆形盾牌、骑兵用双刃剑斯帕达、更轻的投枪“斯皮库鲁姆”(再后改用长枪‘朗克尔’)。

而传统上表示外籍军团的“辅助军”一词,在全帝国自由民都已获得同等市民权之后,改为泛指轻装步兵部队。

骑兵中存在有诸多兵种,其中的主力毫无疑问当属重装骑兵。罗马的重装骑兵的装备与战术基本上模仿自敌对的波斯人,其中最精锐的装甲骑兵“库里巴那利”人马皆被甲,兵士左手挂圆盾、右手携长达4米的骑枪。此外,马匹不被甲的重装骑兵一般被称为重骑兵“卡塔弗拉库提”。到了拜占庭时代,重骑兵比装甲骑兵更受青睐,甚至还有人专门生造了著名的“拜占庭重骑兵”(拜占庭・卡塔弗拉库托斯)一词。

帝制后期的罗马骑兵的另一特色――弓骑兵(萨吉塔利),同样是总结了对波斯作战的经验而诞生的。在波斯帝国的骑兵战术中,重装骑兵的强大冲击力和弓骑兵的密集火力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

君士坦丁诺斯大帝麾下的机动野战军,是由5个近卫骑兵旅(威克希拉提欧・帕拉提那)、5个近卫步兵军团(雷吉欧・帕拉提那)以及10个近卫辅助军团(阿库西里乌姆・帕拉提那)为主编成的混成部队。之后,随着帝国周边形式的不断恶化,这支部队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

在骑兵旅和步兵军团中,都开始以新的营(奥尔德)为战术单位进行编组。每个骑兵旅由3个营构成,兵力约为1000人左右。每个步兵军团由6个营编成,总兵力介于1000到2000人之间。

除机动野战军之外,原有的步兵军团纷纷缩编,被正式改编为国境守备队(利密塔内)。而从这些国境守备队和辅助军中抽调、被用于加强机动野战军实力的兵员,则被称作准机动野战军(普塞多・科米塔托斯)。

身为驻扎在首都罗马的唯一武装部队,滥用特权多次介入皇室继位之争的皇家近卫队,在公元312年的米尔维乌斯桥会战中被君士坦丁诺斯大帝亲率大军击溃,从此消亡。大帝又组建了新的近卫骑兵队(斯科拉埃・帕拉提那)作为自己的护卫部队。其编制单位为团(斯科拉),大致相当于野战军中的旅,在帝国的东、西部各驻扎着5个近卫骑兵团。

据考证,君士坦丁诺斯大帝治世时,罗马帝国的总兵力高达帝制初期的3倍,约有100万人。而其中骑兵所占比例更是帝制初期所不可比拟的,有鉴于此,总军费绝不止翻了三番。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本该用来保卫帝国的军队反倒成了帝国沉重的包袱,正在一点一点压垮帝国本身。

除上述诸兵种外,到了帝制末期,为了缓解兵力不足,皇帝们甚至不得不经常倚赖移住到帝国境内的对帝国友好的异族军队了。尽管这些同盟军(弗埃德拉提)从未得到真正的信任,但他们还是不停地渗透到帝国军队中来。在帝国的西半部分,不单是普通士兵,就连将官的位置也在被他们不断蚕食,最终导致整个帝国沉沦于异民族世界的汪洋大海之中。

从帝制后期到拜占庭初期,也就是尤斯提尼阿努斯大帝(在位公元527年至565年)再征服的时代,帝国军队逐渐变得更加精悍且昂贵;在另一方面,军队本身的专业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

鉴于战斗的主角已由步兵转移到了骑兵,这一时期步兵的任务只是结成方阵、维持战线。并且由于兵种和装备的多样、复杂化,帝制初期的那些严格而标准化的操典与战术不复存在。

尤力阿诺斯大帝(在位公元361年到363年)以及贝利萨里乌斯、纳尔塞斯等第一线的指挥官们善于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步、骑混成部队,并且在预备队的布置和灵活运用地形方面大显身手。

大多数情况下,罗马骑兵展开于步兵方阵的两翼及后方。弓骑兵以部队为单位列成横排进行射击,而重装骑兵则被统一集中运用,依靠集群突击战术在战役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当拜占庭初期,帝国军队和东方的游牧民族交手之后,立刻发现这一战术对后者收效甚微。从那以后,重装骑兵亦开始讲求如弓骑兵一般柔软自如的运用了。

拜占庭中期(公元7世纪到11世纪)――“特玛”(军区)制度

赫拉库雷奥斯大帝(在位公元610到641年)在位时期是罗马帝国的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大帝的统治始于对宿敌波斯帝国的赫赫战功,终于对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的惨败。大约就在他的治下,帝国完成了由使用拉丁文的古罗马到以希腊语为国语的中世纪国家“拜占庭”的转变。在赫拉库雷奥斯死后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帝国上下以自身的生死存亡为赌注奋战不息,终于挡住了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强大攻势并幸存下来。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和其后全力重建帝国的“黑暗时代”,帝国军队不得不再次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这次改革的结果,导致了“特玛”(军区)制度的诞生。

在这一制度下,除军史坦丁堡以外的帝国全部领土,都被分割成数十个“特玛”(军区)。特玛一词的本意是军队的驻扎地,但在对阿拉伯人的防卫作战中,逐渐变成了地方部队动员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属于各个军区的士兵平时作为在国家提供的土地上耕作的农民,战时则应征入伍,本质上就是所谓的屯田兵。

特玛制度,集合了国民军和职业军两者的优点。只要屯田兵们的生活有所保障,战时的动员和统帅都会十分容易;并且,为保卫家园而战的士兵们普遍士气高昂,而国家对他们薪饷的负担也可以减少至最低限度。

这些分属各军区的地方部队基本上是防御性部队,而驻扎在帝国首都附近的机动野战军的直系后裔――中央军(塔格玛塔),则是负责攻击的机动打击部队。

自拜占庭中期开始,帝国军队开始大量采用锁子甲。公元10世纪左右的帝国重装步兵(斯邱塔托)一般装备有锁子甲或胸甲与头盔,手持大型圆盾护身,武器为长达4米的长枪和剑。至于轻装步兵的装备情况却鲜有情报流传至今。只知道存在有一种披挂比斯邱塔托更轻的防具,装备小型盾牌和投枪的名为“小盾兵”(佩尔塔斯泰)的兵种。这种小盾兵正是公元前4世纪,伊菲克拉提斯军事改革中诞生的同名兵种(佩尔塔斯泰)的复活,这一兵种介于重装步兵与轻步兵之间。

骑兵依旧是军队的主力。在中央军中,重装骑兵和弓骑兵的装备逐步同化,这同时也意味着弓骑兵的衰退。重骑兵披挂鳞片甲或是锁子甲、戴头盔,手持圆盾或是西欧型的方盾,武器是剑和长约4米的骑枪(康托斯)或是弓箭及投枪。在与阿拉伯人的战斗中,弓骑兵在部队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到了公元8世纪,终于从正规军的编制中消失了。而中央军中的一部分重骑兵,又开始给坐骑附加护甲,恢复了昔日的装甲骑兵这一兵种。

与中央军相比,地方部队多为轻骑兵。他们披挂廉价的皮甲,装备有小型盾牌,以剑或长矛为主要武器。

在公元10世纪前叶,拜占庭帝国分为31个军区;到了11世纪初期,军区数增加到46个。各军区一般都能提供2到3个军团(托尔玛)的兵力,总兵力介于3000到15000之间。每个军团由2到5个营(多伦加洛斯)组成,每营包含有5个连(班顿),每连的定额是步兵256人,骑兵300人,但在实际配属时的人数往往要比定额少得多。

中央军则由3至4个近卫军团(梅洛斯)组成,其战术上的基本单位,与地方军同为连队(班顿),每个军团由10个近卫连构成。此外,有时还会由3至5个近卫连组成近卫营(莫伊拉)加以运用。除正规军外,帝国还常常凭借手中的财富,驱使异族的同盟军或是雇佣军为己而战。

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无疑当属10世纪末,由俄罗斯出身的维京人编成的“维京近卫队”。在规模最大时,其总兵力曾达到一个完整的军团数千人之众。据说诺曼底大公威廉征服英格兰(1066年)后,许多被逐出本土的盎格鲁・萨克逊人也曾加入该部队。这些身材高大,手持巨斧的战士以其忠勇义烈闻名于世。

在曼奇科尔特会战(1071年)中罗马诺斯四世被俘后,帝国的命运急转直下。屯田兵的主力――中小农民再也无力承担长期的出征和诸多苛捐杂税,开始日渐没落。一千年前共和制罗马衰败的场景,在东方再一次上演。中小农阶层的没落意味着特玛制度的动摇以及将军们的贵族化,同时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封建化,招致皇权统治下的国家运营日渐困难。

伴随着地方军的衰弱,帝国不得不更多地依靠盟国和雇佣兵们为己而战。众所周知的第一次十字军(公元1096至1099年),正是西欧各国应拜占庭皇帝阿雷克西奥斯一世(在位1081到1118年)之邀,派遣雇佣军对抗“异教徒”而引发的。

拜占庭中期的帝国军队不但善于进行正规战,为了对应几乎从未间断的异族入侵,在非正规作战方面也很有心得。他们通过周密的情报收集活动,充分发挥严明的纪律和良好的统帅力,经常通过奇袭侧击行进中的敌军而取胜。

从公元7、8世纪的“黑暗时代”到10世纪帝国最繁盛的时期,拜占庭与其敌国很少发生正规军之间的大规模冲突。但军队中最受重视的依旧是具有强大冲击力、破坏力的重骑兵集群,这一点自拜占庭初期起始终没有改变。

大多数情况下,重骑兵总是配置于步兵阵线的后方,一旦战机成熟,就立刻通过步兵队列中的间隙前出至最前沿,挺枪齐头、并肩冲击。而轻骑兵则负责掩护步兵阵列的两翼,并随机应变地支援重骑兵的运动。

公元11世纪以后,随着军区制度的崩溃,帝国军队中雇佣军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而硕果仅存的正规军也日渐沦为封建贵族的私人武装。各部队的规模日渐缩小,再也无法进行统一的训练与指挥调度了。

这时的皇帝们,在苦虑战略战术、排兵布阵之前,又多了一样烦恼――那就是还必须尽心竭力地去维系麾下的贵族与雇佣兵们那原本并不可靠的忠诚心了。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和其后全力重建帝国的“黑暗时代”,帝国军队不得不再次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这次改革的结果,导致了“特玛”(军区)制度的诞生。

在这一制度下,除军史坦丁堡以外的帝国全部领土,都被分割成数十个“特玛”(军区)。

评论:早期与中期的罗马人以其独特的治军思想创建了许多军事奇迹.其善于吸收新鲜血液的作战方法让其在欧洲纵横驰骋,可惜的是晚期的罗马帝国由于人民生育能力的低下以及皇帝们荒淫无道,以至于不得不雇佣外籍士兵充做战斗主力甚至是皇帝护卫.终于无力应对潮水般的蛮族入侵.最终导致了一个辉煌一时的大帝国轰然倒塌,只引来后人无尽的叹息.

Ⅳ 我想知道古人有多高是罗马人高还是汉朝人高中国当时的身高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一个什么地位

你说的“什么原因使黄种人身高下降”。。其实我认为不是,应该说什么原因让我们中国人身高下降。。。。
你看日本人以前也就是一米六多,一米七,也不算特别矮小,但是我们叫他们倭寇,说明他们在我们古代人眼里很矮小,可以说我们古代中国人长得在亚洲是很高很高的。。
但是由于受清朝鞑靼统治,剥削,使老百姓水生火热,吃不饱穿不暖,甚至有近百年时间全国都在抽鸦片。。。妈/了/个/B/的!都怪满族鞑靼!!无能还想统治人民!!
这样的生活条件能长高吗?
就比如偏远山区的孩子,营养不良,长高的几率很小啊。

Ⅳ 古罗马的服饰特征

1、以悬垂的线条来表现人体的自然美

古罗马的服饰在穿用时,只须将长方形布折成两折, 头、手伸出,前后搭在肩上,然后用扣环和饰针等加以固 定,让其自然下垂形成松坦的衣褶,完全不用裁剪,这样 的衣服一旦离开人体,仅是一块布而已,造型上简练朴素, 追求自然。

因此美是属于人的,必须通过人体而成型。人 体美通过服装得到了更好的显现,古罗马的服装正是以其 优美悬垂的线条来表现人体的自然美。托加的衣褶沉重而 有深度,尤其罗马男子穿着,更显出他们的威武和高傲。 这一特点受到当地哲学思想的影响。

从古希腊哲学开始, 西方哲学就习惯于把主观和客观相分开,明确提出“主观” 为我,“客观”为物,“物”“我”是相互对立的。这种以自 然为本追求外界以获得真理和法则的观念,以及追求外界 自然的传统,表现在艺术上则是对客观实在的美以及自然 规律的承认和探求。

服装作为一种艺术,就自然地会表现 出对人体美、客观形式美的追求。

2、在穿着方式上以“贯头型”和“挂覆型”为主

在穿着方式上,古罗马主要盛行“贯头型”和“挂覆 型”。所谓的贯头型就是在一块布的前后左右的中央剪出一 个洞,从头上套进,使布垂于身体的胸前背后,如佩奴拉。 挂覆型就是以肩为支点,用布披挂于身体上,罗马的各种、 斗篷,披肩等就属于这种类型。

这是两种比较简单的穿着 方式,它的出现是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相适应的, 此后就一直被沿用。

3、注重审美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意大利半岛虽然三面临海,但海岸平直,良港很少, 航海业和跨海贸易不发达,但半岛气候温和,雨水充沛, 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这一特殊的地理特征,使罗马成为 一个农业民族,而且他们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保持着重实用、务实的品质,这一品质对其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它的服饰。

(5)古罗马身材扩展阅读

古希腊服饰风格魅力永存

进入21世纪,人类对生态环保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成为新世纪发展的主旋律。古希腊服饰风格在此主题之下散发着无限的活力。它表现出来的人类追求自然、美好、和谐的精神境界已成为一种超越历史而存在的崇高象征。

它的松弛、舒展、随意的造型风貌已凝练为一种跨越时间长河的经典风格;它的灵动的褶裥线条、多变的款样形式、精彩的系扎、别针、装饰细节等已化为穿越时空隧道的典型符号,成为人们创造新世纪美妙乐章的重要音符。

它们在设计师们的指尖中不停地穿梭着;在新世纪生态环保主旋律的奏鸣中欢快地跳跃着,与高科技相结合,与其它服饰文化相组合,与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融合,与大自然的节律相重合。

它们在不断的复合中得以持续地延伸和升华,又在延伸和升华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正如法国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夏奈尔说过的:“时尚将随时间而逝,但风格是永存的。”

Ⅵ 请问罗马人和日耳曼人及犹太人有哪些差别和不同之处主要是肤色、发色、发型、脸型、身材、身高、智商、

都是白人啊

Ⅶ 古罗马人的后裔是什么人

莫斯科和基辅人。

罗马帝国虽然很庞大,但是人种核心地区还是聚集在亚平宁半岛上面。据说在亚平宁半岛上面最早出现的是伊特鲁里亚人、萨宾人以及翁布里亚人。所谓的拉丁人种是后来流散的特洛伊人来到了亚平宁半岛后才出现的,这里面同时也包括了创造古罗马受过狼乳的那两个双胞胎罗穆卢斯与埃涅阿斯。

之后古罗马所兴起的拉丁语成为了整个欧洲能够与古希腊语媲美的第二大语言,随着古罗马的日益强大,整个亚平宁半岛的范围内出现了民族融合和文化统一,也就是古罗马文化的出现。

(7)古罗马身材扩展阅读:

古罗马人与现在的意大利人是完全的两码事,两者在交集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古罗马脱胎于前面所说的几个土著部族,基本属于欧罗巴地中海人种,不会是我们熟知的金发碧眼,蓝眼的凯特人或是日耳曼人。而是黑发黑眼,种族特征接近于希腊与北非。

而且拉丁语属于印欧语拉丁语系,不属于现在欧洲大陆地区普片存在的诺曼语系。如今的意大利语,包括西班牙语等等应该是和古拉丁语有着比较深层次的继承联系,但是意大利人与古罗马人就不好说了,可能在南部地区或是山区继承的血统要更多一些。

像都灵、米兰这些意大利以北的地区,在当年凯撒大帝征服高卢的时候就拥有着当时的蛮族,主要就是由凯尔特人与日耳曼人组成的。别看现在这些人种牛逼哄哄的,在当时可是垃圾到不行的野蛮种族。

Ⅷ 古罗马人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前与北欧的维京人有过接触吗

有的。
一些罗马学者曾经共同写过一本书《斯堪的纳维亚风貌》(现在已经失传了,但一些意大利学者读过,写了观后感),说明他们是接触过斯堪的纳维亚的维京人的。而且维京人的海盗时代虽然是在9世纪之后才趋于鼎盛,但是事实上维京人在公元1世纪左右就曾经在罗马帝国的海岸线上面活动,甚至凯撒的《高卢战纪》中还有写过维京人这种身材高大,身形彪悍,能征好战的民族。但由于那个时候的维京人还正在脱离铜器时代,尝试定居的农耕生活,所以海盗活动极少进行,直至9世纪,他们的海盗事业才被世人知晓。所以说,罗马人和维京人是有接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