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顿科学精神气质
Ⅰ 怎样理解默顿四个科学精神气质
默顿对科学的精神气质下过如下定义,即指约束科学家的有感情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以规定、禁止、偏好和许可的方式表达,并且这些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化而形成了其科学良知。这些规范被用来保证科学的制度性目标——扩展被证实的知识,从而被认为是正确和有益的,是学术和道德上的规范。总结科学家的道德共识,默顿归纳出四项制度性规则——普遍主义、共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科学的精神气质。
普遍主义是后三者的前提,在科学的精神气质中居支配地位。意指某种学说进入科学体系仅仅需服从一条准则,即与观察以及先前已证实了的知识相一致,而与其提出者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无关,也就是说,科学知识是普遍而客观的,与社会和个人主观因素无关。此外,普遍主义还表现为要求科学职业不设置除了才能以外的准入门槛,例如职业、地位、种族、政治环境等。默顿认为,只有保证了普遍主义,才能够保证知识的发展和积累。
共有主义意指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突破皆为社会合作的产物,并且归全社会所有,同时,那些共有的科学知识也是新知识产生的基础。科学家们将毫无保留、完全公开的对自己的成果进行交流,并且仅从科学知识的署名中得到自己应有的承认和尊重。
无私利性指的并非是科学家动机上的无私利,而是制度层次的无私利,是对科学家的个人动机进行制度控制的模式。科学比其他任何领域都要更甚的公开性和可检查性要求都是保证无私利的基础,这些要求也在内化中为科学家的道德形成做出贡献。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意为在未得到相关事实前暂时悬疑。
自己论文里面的。。不知道有没有说清。。
Ⅱ 对默顿论科学行为规范的看法
上个世纪初复,默顿在总制结科学共同体及科学家行为特点的基础上概括出科学应该具备的精神气质,它包括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这四种科学精神气质组成了科学规范的结构。但由于失范现象的存在,许多学者对科学规范提出了质疑,认为默顿的科学规范对于当今的科学已经无效,科学规范正在发生改变。本文对默顿的科学规范进行了解读,综合考察了学者对默顿的质疑和批评,认为学者们对默顿的批评存在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没有把科学诚实性所要求的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与科学家个人的行为区别开来,从而他们的结论倾向于改变科学诚实...
Ⅲ 科学家的精神气质用那些词来形容
科学家的精神气质: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默顿指回出:答“虽然科学的精神气质并未经过系统的整理,但是,从科学家的行为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由于触犯了精神气质而激起的科学家的道德义愤中表现出来的一致性上,可以推断出科学的精神气质。”
默顿将科学精神气质归纳为四点: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Ⅳ 继续教育 科学具有哪些精神气质
1.求实——实事求是;
2.独立——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轻信;
3.学习——保持对新技术和新专事物的好奇心属;
4.创新——不拘泥于现状,有探索创新精神;
5.严谨——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6.交流——善于交流沟通。
Ⅳ 请论述科学家需要具备怎样的精神气质
科学精神来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源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建制性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通过称许而增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了,于是形成他的科学良心,或者用现在人们喜欢的术语来说,形成他的超我。虽然科学精神气质未被明文规定,但是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由于触犯精神气质而激起的道德义愤所表现出来的道义上的意见一致方面,可以推断出科学精神气质。”在默顿看来,科学精神气质包括普遍性、公有性、非牟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规范。这是一个没有主次和逻辑结构的规范集合。
Ⅵ 罗伯特·金·默顿的学术观点
功能分析被当代许多社会学者认为是解释社会研究材料最有成就和最有前途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60年代后发展成为西方社会学中的主流方法,且至今在社会学方法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默顿作为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对功能分析的突出贡献主要有三点:
一是强调区分负功能(dysfunction)和正功能的存在。默顿认为,在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和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个系统而言就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功能。凡是社会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对于社会调整与社会适应起促进和帮助作用的是正功能,而导致社会结构及其关系破裂的则是负功能。
二是区别了显功能和潜功能。默顿认为,在进行功能分析时,应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那些有意造成并可以认识到后果的是显功能,而非有意造成的和不被认识到后果的是潜功能。默顿指出,社会学者的特殊贡献不但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有意安排的预期后果(显功能),而且主要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未预期的或不为一般人所觉察的后果(潜功能)。
三是提出了一整套功能分析的范式。默顿认为,要改变当时的社会学状况,就必须确立起一整套社会学定性分析的范式。默顿以功能主义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他著名的功能分析范式,其中包括11个方面的问题:⑴功能归属问题;⑵主观意向问题;⑶客观后果问题;⑷功能指向问题;⑸功能需求问题;⑹功能实现机制问题;⑺功能选择问题;⑻结构约束问题;⑼动态与变迁问题;⑽功能分析的效度问题;⑾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问题。
默顿在提出自己一整套功能分析范式之前,指出了以往的功能分析存在着三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功能的统一性(functional unity)。即认为社会系统的任何局部都对整个社会具有功能。默顿认为文化事项是否都一致地对作为一个系统的社会以及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履行功能应是一个经验问题,而不是一个公设。二是功能的普遍性(functional universality)。即认为一切标准化的社会形式或文化形式都具有积极功能。默顿指出对不同的系统而言,社会或文化事项是具有不同的功能结果的。三是功能的不可替代性(functional indispensability)。即认为特定的社会结构与制度化形式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默顿认为,功能需要实际上是多样性的,它存在着功能选择、功能替代的情况。默顿通过对以往功能分析的上述批评与检视,进一步指出了以往的功能分析多侧重于理论解释,而对方法的运用重视不够,因此,它常常造成理论解释与方法运用的分割运行。在默顿看来,功能分析既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有效理论,也是一种收集资料的有效方法,是理论解释与方法运用的一种融合。
总体上说,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把结果层次的功能分析转变为方法层次的功能分析。二是把功能分析中的理性主义的、抽象的方法转变为更具有经验性指导的方法。三是把社会的静止图景转变为动态图景,并突破了传统功能主义在认识论上的三个错误假定。 社会学自诞生以来一直把总体化、普遍化的宏大叙事作为自己理论追求的一种目标,其结果导致了像帕森斯那样以高度抽象而著称的一种宏大理论的出现。作为帕森斯的学生,默顿却持批判态度,并指出这种总体化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统一理论不仅与人们日常观察到的具体社会行动、社会现象相距甚远,而且对社会问题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因此,默顿强调经验实在性,倡导一种适用于解释有限现象的中层理论,以试图打破长期以来那种试图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抽象的宏大理论。这种中层理论就是介于抽象的统一性理论和具体的经验性描述两者之间的一种理论,其基本特征有:⑴它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且根据这一理论是可以通过经验加以验证的。如社会流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角色冲突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等。⑵它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一般由几组有限的假定组成,且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出能够接受经验调查证实的具体假设。⑶它可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之中去,成为社会学思想体系的一部分。⑷它能区分出微观社会学问题与宏观社会学问题,从而划清微观与宏观问题的界限。⑸它承传了早期社会学家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建构策略,是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⑹它没有认定自己可以对当今一切紧迫的实际问题提出理论解决的终极办法,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为我们指明了未知的或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默顿倡导这种中层理论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他认为帕森斯创立的理论体系过于庞大,难以实践。二是长期以来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的相对脱节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学研究的分化。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动荡不堪,冲突不断,急需具体理论予以指导。四是在西方各种危机面前,帕森斯学说遭到了各方面的大量批判,亟待修正、完善以摆脱困境。中层理论就是这样一种范围有限的理论,它不仅可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之中去,以区分出微观社会学问题与宏观社会学问题,而且它本身构成了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指明了社会学研究的未知方面,从而大大增强了社会学的应用性、适应性和指导性。
由此看来,默顿提出的中层理论,其目的不仅在于对功能主义思想的承传与创新,而且在于架通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的桥梁。在他看来,经验分析是理论研究的坚实基础,而理论研究对经验分析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的确,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如果缺乏理论上的关照,即使某些看似很实际的东西,却往往会在观念和行动上远离切身体验,从而离真实的生活实践可能更远。这一点对于中国社会学长期以来刻意追求经验本性的研究风格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中国社会学如果缺乏理论的想象和反思,就必然会沦为对既定现实的无批判地肯定,这不仅像一个先天不足而后天缺乏营养的孩子,难以在现代知识体系中立稳脚跟,而且势必会造成社会学功能的丧失、根基的虚化和想象力的枯竭。 科学社会学是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系统或制度来加以考察的新兴学科。1935年默顿在其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中首次提出了科学作为一个社会系统,有其独特的价值观的观点,并对科学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社会学分析。哈佛大学科学史教授科恩(I.B.Cohen) 在回顾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研究历程时说,默顿的这篇论文虽然不能算作是科学社会学的第一篇文章,但他却是第一个把这三个词组连结在一起用的人。
默顿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科学界的社会关系结构即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而不是科学家个人。他所确立的科学社会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科学制度的规范方面,另一部分是科学制度的运行方面(科学界的奖励系统、沟通系统、评价系统等。默顿认为,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科学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的同时,也不断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科学社会学就是在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默顿集中探讨了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科学内部的社会现象,尤其探讨了科学精神气质和科学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科学内部的社会系统既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环境,又应该有相对的自主性,这是科学认知结构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研究工作通常被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他的前期研究以1938年发表的论著《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为代表,而后期研究以1942 年发表的《论科学与民主》(后定名为《科学的规范结构》)和1957年发表的《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为主要代表。尤其是他后期的这几本论著,确立了科学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与框架,反映了他成熟的科学社会学思想,形成了所谓的功能主义的科学社会学研究传统。
默顿前后两个时期的科学社会学研究,在理论框架、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性质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其理论框架的不同是最基本的方面。在前期他主要是运用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K.Mannheim)和索罗金(P.Sorokin)的方法,研究作为一种观念和文化的科学在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如何受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而在后期,随着他的功能主义观点的形成和对科学制度研究的深入,逐步形成了自己明确的有关科学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分析模式。
在《论科学与民主》一文中,默顿提出了其著名的构成科学精神的四大规则,即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并指出它不仅是约束科学家的基本价值规范,也是科学共同体社会结构的基本准则。这一思想被称之为默顿科学社会学的核心内容和精髓,直到现在都深深地影响着一大批科学家。自默顿之后,越来越的社会科学家开始关注科学问题了,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也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以至于科学社会学已经发展成了社会学和科学学中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分支学科。正如科尔所说:默顿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在于他让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认识到了还存在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一席之地。
Ⅶ 默顿提出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对于我国的科学发展有哪些启示
默顿提出的科学 规范理论为学术各界、各学科、各学派结成广泛的反法西斯联盟发挥了巨大作用, 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政治威胁科学自主性的背景被 慢慢削弱,以英国科学社会学家马尔凯(Mulkay)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默顿的学 说提出了质疑和批评。正是在这种批评与辩驳的论战中,莫顿学派修正和发展了 科学规范论。此后,各个学派的学者又从不同的角度,对默顿学派的科学规范进 行了不同程度的补遗、修正、重构甚至批判,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的精神气质的内 涵。 科学的精神气质之内涵 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一文中对前述的四类科学精神气质进行了比较详尽的 阐述。
Ⅷ 科学的精神气质是什么科学家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范学术不端及其危害是什么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
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是有坚持力、不怕困难、不辞辛劳、勇于创新的精神。
Ⅸ 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他的工贡献是什么
默顿是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期研究的重点是外部社会环境对科学的影响。他考察了17世纪英国的情况,得出了两个假说:①新教(尤其是清教)伦理精神的潜功能促进了科学的兴起;②经济、军事和技术的需要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后期他转而对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科学内部的社会现象的研究,讨论了科学精神气质与科学共同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科学精神由客观性和创造性两个价值标准来表现,从中又产生出构成科学共同体社会结构的规范标准:普遍性、共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默顿认为科学共同体还有自己的组织结构。他区分了科学的交流、评价、防范和奖励系统,研究了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及马太效应(科学家的名望越高,越容易获得更好的研究条件,也就可以得到更高的名望)。他认为,科学内部社会系统既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环境,又应该有相对的自主性,这是科学的认知结构所提出的要求。
在社会学研究中,默顿反对狭隘经验主义或实用经验主义和抽象理论化的倾向。他对帕森斯的抽象化倾向也持批判态度,指出这种一体的、全面指导性的理论与所观察到的具体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相去甚远,缺乏实际指导意义。默顿不反对把建立一整套全面的社会学理论作为社会学的终极战略目标,但他认为现阶段还不够成熟,还有很多准备性的经验研究工作要做,现在就期望建立广泛并有效的全面理论,只能把学科发展引入歧途。为此他提出了与当代社会学相适应的理论目标,即作为战术目标的具体形式的中层理论概念。认为它能够解释社会现象中的有限部分,并在有限概念范围内适用。典型的中层理论主要包括角色冲突、参照群体、社会调适性、规范的形成、异常行为与社会控制等。
默顿吸收了B.K.马林诺夫斯基在社会人类学中所倡导的功能主义思想和É.迪尔凯姆等人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他的结构功能理论。他把社会看作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各部分之间依某种相对稳定的形式结成一定的关系,这些关系表现为功能并对社会现象有决定性影响。默顿所发展的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被人称为经验功能主义,它有3个特点:①把结果层次的功能分析转变为方法层次的功能分析;②把功能分析中理性主义的、抽象的方法转变为更具经验性的中层理论指导的方法;③把社会的静止图景转变为动态图景。 默顿还提出了对社会进行功能分析的范式,包括11个方面: ①确定具有功能的各个社会要素(如角色、制度、组织等); ②主观意图(动机、目的)的前因后果; ③社会结构运行的客观效果,并要区分正功能与负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 ④功能所影响的各个部分; ⑤功能必要条件; ⑥满足功能的机制; ⑦功能替代; ⑧结构约束条件; ⑨社会动态过程与社会变迁; ⑩通过比较研究证实功能分析结论; ?意识形态对功能分析的影响。正功能与负功能是指社会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对于社会调整与社会适应是起帮助作用还是削弱作用;显功能是被社会系统内的参与者所认识到的并有意造成的客观作用,潜功能不是由社会成员有意造成并未被认识到的客观作用;功能替代是指某一结构组成部分可以具有多种功能,而同一功能也可由系统的不同部分所实现。
默顿是继帕森斯之后结构功能主义的又一位杰出代表,他在批判帕森斯的理论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经验功能主义,被L.A.科瑟尔等人誉为最精致圆熟的功能主义;他的中层理论在理论框架与经验研究之间和认识意义与实践意义之间架起了桥梁,并把以前认为是毫无联系的一些实际研究方向沟通起来,为社会学各种理论方法派别提供了一个相互汇合的基础;他的科学社会学思想为该分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运用负功能和功能替代的观点对官僚机制的研究,对作为社会组织重要因素的职业问题,特别是对医学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以及根据社会的结构分析对社会失范与异常行为等问题的探讨,在学术界颇有影响。
贡献:http://sci-cul.ihns.ac.cn/review/2-3/2-3-41.pdf
Ⅹ 默顿的个人成就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默顿吸收了B.K.马林诺夫斯基在社会人类学中所倡导的功能主义思想和É.迪尔凯姆等人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他的结构功能理论。他把社会看作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各部分之间依某种相对稳定的形式结成一定的关系,这些关系表现为功能并对社会现象有决定性影响。默顿所发展的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被人称为经验功能主义,它有3个特点:①把结果层次的功能分析转变为方法层次的功能分析;②把功能分析中理性主义的、抽象的方法转变为更具经验性的中层理论指导的方法;③把社会的静止图景转变为动态图景。
默顿还提出了对社会进行功能分析的范式,包括11个方面:
①确定具有功能的各个社会要素(如角色、制度、组织等);
②主观意图(动机、目的)的前因后果;
③社会结构运行的客观效果,并要区分正功能与负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
④功能所影响的各个部分;
⑤功能必要条件;
⑥满足功能的机制;
⑦功能替代;
⑧结构约束条件;
⑨社会动态过程与社会变迁;
⑩通过比较研究证实功能分析结论;
意识形态对功能分析的影响。正功能与负功能是指社会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对于社会调整与社会适应是起帮助作用还是削弱作用;显功能是被社会系统内的参与者所认识到的并有意造成的客观作用,潜功能不是由社会成员有意造成并未被认识到的客观作用;功能替代是指某一结构组成部分可以具有多种功能,而同一功能也可由系统的不同部分所实现。
中层理论
在社会学研究中,默顿反对狭隘经验主义或实用经验主义和抽象理论化的倾向。他对帕森斯的抽象化倾向也持批判态度,指出这种一体的、全面指导性的理论与所观察到的具体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相去甚远,缺乏实际指导意义。默顿不反对把建立一整套全面的社会学理论作为社会学的终极战略目标,但他认为现阶段还不够成熟,还有很多准备性的经验研究工作要做,就期望建立广泛并有效的全面理论,只能把学科发展引入歧途。为此他提出了与当代社会学相适应的理论目标,即作为战术目标的具体形式的中层理论概念。认为它能够解释社会现象中的有限部分,并在有限概念范围内适用。典型的中层理论主要包括角色冲突、参照群体、社会调适性、规范的形成、异常行为与社会控制等。
科学社会学思想
默顿是科学(建制)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期研究的重点是外部社会环境对科学的影响。他考察了17世纪英国的情况,得出了两个假说:①新教(尤其是清教)伦理精神的潜功能促进了科学的兴起;②经济、军事和技术的需要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后期他转而对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科学内部的社会现象的研究,讨论了科学精神气质与科学共同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科学精神由客观性和创造性两个价值标准来表现,从中又产生出构成科学共同体社会结构的规范标准:普遍性、共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默顿认为科学共同体还有自己的组织结构。他区分了科学的交流、评价、防范和奖励系统,研究了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及马太效应(科学家的名望越高,越容易获得更好的研究条件,也就可以得到更高的名望)。他认为,科学内部社会系统既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环境,又应该有相对的自主性,这是科学的认知结构所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