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衣服的古诗词

  • 1、燕赵多佳人 汉无名氏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2、竹枝词 黄莘田
    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3、咏苎萝山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② 描写帝王风范的诗句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唐朝黄巢写的。他想推翻唐朝自己做皇帝应该有帝王风范。
气壮山河冠斗牛,志在四海握掌中。自幼立下凌云志,拨开云雾四夷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老骥伏沥,志在千里。
1、在泰山顶上看黄河金带更是一道奇观。黄河金带--新霁无尘、夕阳西下时,举目远眺,在泰山的西北边,层层峰峦的尽头,还可看到黄河似一条金色的飘带闪闪发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黄河金带”。它波光鳞鳞,银光闪烁,黄白相间,如同金银铺就,从西南至东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处。清代诗人袁枚在《登泰山诗》中对黄河金带描写生动而传神:“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
2、在上面往下望,只见白色的云层里,带着一点点墨绿色。它的旁边有一个大瀑布。中间有一块巨石,把大瀑布分成两条小瀑布。水花四溅飞起一团团水雾。我忽然想起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又恍然大悟:原来泰山下面小溪的源泉在这里啊!泰山从帘帘飞瀑到涓涓细流,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3、登上几十段石阶小路。小路的左侧是山石,山石上刻着一些古人的诗句。字体工整有力,真值得我学习。一些松树在山石间长出来,它们的生命力真顽强啊!小路右侧是一些千年古树。松树下面还有一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叮叮咚咚的向下流淌。它就像一个小泵娘,唱着欢快的曲子,向山下跑去。
4、果然,一个金黄的亮点从群霞中倏地跳跃出来,燃亮了云端,与朝霞融在一起,仿佛它就是从那霞光中衍生的,那般轮廓分明,金光熠熠, 黯淡了一切事物,透彻着亘古的气概,燃人之雄心壮志。从前只是听闻泰山日出的宏丽,不想真正见到后,还是被震慑住。它耀武扬威般地踩着云霞缓缓攀登,与天齐肩,当真是荣耀秋菊,华茂春松。

③ 有关穿衣打扮的古诗词、谚语都有哪些

诗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温庭筠)
云想衣裳花想容,清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李白)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铗裙,事事四五通.足下嗫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纤纤做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头上倭堕髻,耳中月明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

俗语:人在衣裳马在鞍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④ 哪句诗词可以表示帝王体恤前方将士

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
^o^天子非常赐颜色。

⑤ 古代皇帝的着装描写

据宋代《尚书·益稷》所载,皇帝所着的服饰为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fu,黑白相间如斧形的花纹)、黻(fu,一对相背,左正右反的弓字形花纹),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

中国的冠幅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得以完善。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定后“非其人不得服其幅”的冠服制度就已适应于社会阶级之中。而到春秋战国之交时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

中国人说到龙,除了丰富多彩的龙民俗外,还会谈到一种特殊的服饰——龙袍。长期以来,它是中国皇权的象征,也是中国龙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实,龙袍指定作为皇帝的正装,历史并不太长,源于600年前的明朝。

明朝以前,中国的帝王也有穿“龙袍”的,但与后来的龙袍明显不同。

其一,看先秦的龙纹,形象比较质朴粗犷,大部分没有肢爪,近似爬虫类动物。秦汉时期的龙纹,多呈兽形,肢爪齐全,但无鳞甲,常被绘成行走状,给人以虚无缥缈的感觉,根本不像人们今天所熟悉的龙袍。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明朝前,龙纹服饰虽是一种权威象征,但未必就是皇帝一个人的“专利”,其他的贵族也能穿戴所谓的“龙袍”。

日月分别位于肩部位,一般情况下为左日右月、赤日白月。太阳当中常绘有金乌,这是汉代以后太阳纹的一般图案,取材于“日中有乌”、“后羿射日”等一系列神话传说。而月亮当中常绘有蟾蜍或白兔,这是汉代以后月亮纹的一般图案,取材于“嫦娥奔月”等优美的神话传说。

目前为止,尚无考古发现证明,明朝以前的皇帝有专属的龙袍。比如,元朝的每个皇帝都有生前画像,他们服装简朴,都没有龙袍相伴。不过,虽然没有强化龙袍的观念,但以前的帝王中,也有以龙纹服饰为正装的。宋、元时期的小说中,已经有了龙袍这个词。

(5)帝王穿衣诗词扩展阅读:

龙袍的制作工艺

龙袍的空地一般为褚黄色,龙袍上并绣有9条龙,间以五色云彩。领前后正龙各1条,膝部左、右、前、后和交襟处行龙各1条,袖端正龙各1条。

龙袍并不是专供皇帝穿着,郡王及以上都可以穿,只是不能用黄色,其他官员是不能穿着的,只有得到皇帝亲赐才能穿着,但在穿着必须“挑去一爪”,以示区别。在明朝,经改制后的龙袍,称为蟒袍,成为明朝职官常服。

龙袍的色彩选用颇有研究,并十分严格,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红色,秦朝崇尚黑,汉朝推绎周崇尚红。隋文帝穿的龙袍第一次采用黄色,其后长期以黄色为最高贵,它象征中央,因此,这种风气一直延用下来,直到封建王朝结束。

龙袍上的字纹样的颜色由淡月白色,品月和普蓝组成,“蝙蝠”有朱红、枣红、绛色、香色、青铜色等数种颜色。“如意头”有明蓝、月白、藏青和水红、桃红、枣红、雪灰两种颜色组成。

龙袍的做工有刺绣、缂丝之分,其中缂丝工艺相对复杂,工艺上称为“连经断纬”。这种缂丝工艺在中国流传已久,宋代时多用于其他装饰之上,到清代多用于服饰,后因缂丝工艺消耗工时过长,所以多用于龙袍之上。

⑥ 描述帝王的古诗词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千古盖世一忠良,
笑傲老贼是草莽。
强者为尊本属我,
独占鳌头又何妨?

李广看箭图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丈夫行事多无悔。
阵前相聚无他物,
为君聊赋《一剪梅》。

人生在世不满百,
谁敢笑我鬓发白?
三尺长剑提在手,
白发一样杀强贼。
49.将军吟
浩荡雄风藏万卷,
磅礴大气独凛然。
一腔热血沸腾时,
万里汪洋起波澜。

山上山花始烂漫,
山下盛况已空前。
传奇将军再出马,
三军山呼旌旗悬。

⑦ 描写帝王霸气的诗句有哪些

1、垓下歌

两汉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2、大风歌

两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译文: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威武平天下,衣锦归故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3、咏初日

宋代赵匡胤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译文:一轮红日喷薄欲出,赫赫炎炎,势盛光艳,就像从群山里喷出的火一样。太阳一瞬间就升到广阔的天空,驱赶着群星和残月。

4、短歌行

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5、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译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⑧ 描写帝王的诗句有哪些

1、《入朝曲》

南北朝:谢朓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译文:江南有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它曾经被很多帝王作为主要都城。弯弯的河道中有带着青苔的绿水流过,高峻的山峰中有红楼隐现。

气势轩昂的屋脊夹着皇帝专用的道路,杨柳的柳荫盖住流经宫苑的河道。舒缓的笳声,轻而密的鼓声送着我坐的华丽车辆。我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点赞,功名利禄都可以得到。

2、《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宋代: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这里曾是历代帝王建都之所,周围树木葱茏繁茂,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可是,四百年来的繁华隆盛已像梦一般逝去,使人感叹。那晋代的帝王将相,早已是一杯黄土,被历史遗弃。

绕着江岸尽情地游行游赏,登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往事悠悠,早已不值一问,不如早回头。往事如烟,就像这槛外无情的江水空自东流。

3、《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宋代:赵佶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译文:回忆汴京往昔的繁华,万里山河都属于帝王之家。奢华的宫殿园林,弦管笙琶的声音日夜不断。花城早已是空寂无人、萧索冷落,虽然身处黄沙漫天的胡地,那繁华如春的汴京仍然时常萦绕在梦中。家乡在何处,怎么忍心听到那羌笛吹奏凄凉彻骨的《梅花落》。

4、《汴京纪事》

宋代:刘子翚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译文:帝京当年是多么地繁华热闹,回想起来,使人无限地伤感;李师师也老了,漂泊流落在湖湘的民间。旧时的舞衣与檀板都黯然失色,饱受了风蚀尘染;有谁相信,她当年轻歌一曲,能使君王倾倒迷乱?

5、《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五代: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译文:红红的太阳已经升到最高处了,透过帘幕照进宫内,可从昨夜便开始的舞乐狂欢还没结束,宫女们鱼贯而入,挨个儿将金炉里快要燃尽的檀香,重新添加上,她们训练有素而又轻盈的莲步,是不会把那些铺设在地上的红色锦缎弄皱的。

那是一位漂亮美丽的舞者,还在酣舞不止,脚步都有些不稳了,那发髻的金钗儿都倾斜着,还在来回摆动。怪不得她有点脚步不稳,一定昨夜喝了太多的酒,这会儿酒劲儿还没过呢。

她时不时拈起花儿来嗅嗅,是为了想让花的香味使自己清醒一下,她那卧鱼嗅花的身段,真美。跟贵妃娘娘醉酒时是一样的,你看,她还在静听其他宫殿里隐隐约约传来的箫鼓奏乐的声音。

⑨ 帝王诗词精选,谁最霸气谁最缠绵

最霸气的是朱元璋的,当然刘邦的大风歌也不错

朱元璋当皇帝之后,多次微服外出巡视。一日在南京郊外偶遇参加进士考的众举子正在候船。那里的景色十分壮观,万里长江波涛翻滚,雄伟的钟山虎踞龙盘。有一举子遥望远处秀丽的燕子矶,脱口吟道:“燕子矶兮一秤砣。”众举子一致称赞:“好一个气势磅礴的起句!只此一句足见你胸襟之博大了。”朱元璋听了却冷笑一声。有人上前指责:“先生为何发笑?”朱元璋道:“此句气魄虽大,只恐难以为继。”的确,以偌大的燕子矶为秤砣,又拿什么喻秤杆、秤钩呢?良久无人为继,朱元璋见状大笑,说:“待我试续一下。”他当即吟道: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

续得巧妙,解得深邃,尤其把江山称为己物一句,出语更显不凡。众举子暗自佩服,却不知续者乃是当朝皇帝。

==========================

最缠绵就是李煜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别说帝王了,与他能比肩的也就柳永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