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等级与PM25
1. PM2.5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我来帮TA回答目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为五个等级,API值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相当于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API值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表明空气质量良好,相当于达到国家质量二级标准;API值大于100且小于等于200,表明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相当于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API值大于200表明空气质量差,称之为中度污染,为国家空气质量四级标准;API大于300表明空气质量极差,已严重污染
2. 空气质量和PM2.5是什么关系 PM2.5就是代表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是衡量空气的综合指标,其中包括PM2.5。
PM2.5只能显示空气中直径在2.5(单位很小)的微粒的数量,这种小颗粒,对人体危害大,所以是一项目前被人关注的指标。
3. pm2.5标准值是多少
24小时PM2.5平均值标准值:
优:0~50
良:50~100
轻度污染:100~150
中度污染:150~200
重度污染:200~300
严重污染:大于300及以上
4. 空气质量指数和pm2.5之间有什么关系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
针对单项污染物的还规定了空气质量分指数。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是空气污染指数里的一部分。
空气质量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大小分为六级,相对应空气质量的六个类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
当PM2.5日均值浓度达到1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到200;当PM2.5日均浓度达到2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300;PM2.5日均浓度达到500微克/立方米时,对应的AQI指数达到500。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规定: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2]
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此时,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
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此时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建议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
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三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度污染。此时,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
空气污染指数为151-200,空气质量级别为四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中度污染。此时,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建议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练,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空气污染指数为201-3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五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重度污染。此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2]
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空气质量级别为六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严重污染。此时,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建议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5. PM2.5的等级怎么划分
目前,我国的pm2.5标准值为24小时平均浓度小于75微克/立方米为达标,然而,这一数值与pm2.5国际标准相比,还相差甚远,仅仅是达到世卫组织设定的最宽标准。
根据PM2.5检测网的空气质量新标准,24小时平均值标准值分布如下:
空气质量等级24小时PM2.5平均值标准值。
优:0~35μg/m³
良:35~75μg/m³
轻度污染:75~115μg/m³
中度污染:115~150μg/m³
重度污染:150~250μg/m³
严重污染大于:250μg/m³及以上
拓展资料:
pm2.5有哪些危害:颗粒小,在体内畅行无阻
呼吸系统天然地有着阻挡污染物的能力,直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但对于像PM2.5这种微小的颗粒物,呼吸系统的屏障就失效了。PM2.5在呼吸系统中可以畅行无阻,可以携带附着在它上面的各种有害物质,直接抵达肺部,以各种形式在呼吸系统“兴风作浪”。
可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显示,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75%在肺泡内沉积。呼吸系统的深处,是一个敏感的环境,细颗粒物作为异物长期停留在呼吸系统内,会让呼吸系统发炎。此外,PM2.5吸附了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中的很多有害气体、重金属和致癌物,这些有毒物质会随着PM2.5在肺泡中沉积,直接产生毒害作用,引发哮喘、支气管炎、老慢支、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
搭载病毒进入体内或致癌
除了自己“干坏事”,细颗粒物还像一辆辆可以自由进入呼吸系统的小车,细菌、病毒等其他致病的物质,会搭着“顺风车”,来到呼吸系统的深处造成感染。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城市大气颗粒中的多环芳烃与居民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多环芳烃进入人体的过程中,细颗粒物扮演了“顺风车”的角色。
可通过气血交换进入血管
不要以为只要远离不良饮食习惯,就能躲开心血管疾病,细颗粒物也有很多“办法”诱发心血管疾病。PM2.5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诱发血栓的形成。
影响胎儿发育造成缺陷
来自波希米亚北部的一项调查,对接触高浓度PM2.5的孕妇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浓度的细颗粒物污染可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更多的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质的浓度与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率的上升,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以及先天缺陷有关。
参考来源:网络PM2.5
网页链接
6. PM2.5等级怎么划分
根据PM2.5检测网的空气质量新标准,24小时平均值标准值分布如下:
空气质量等级24小时PM2.5平均值标准值。
优:0~35μg/m³
良:35~75μg/m³
轻度污染:75~115μg/m³
中度污染:115~150μg/m³
重度污染:150~250μg/m³
严重污染大于:250μg/m³及以上
(6)空气质量等级与PM25扩展阅读
PM2.5生成来源
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取决于其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但危害较大的是后者。在学术界的分为一次气溶胶(Primary aerosol)和二次气溶胶(Secondary aerosol)两种。
1、自然源
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
2、人为源
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
7. 空气质量指数和pm2.5之间有什么关系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
针对单项污染物的还规定了空气质量分指数。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是空气污染指数里的一部分。
空气质量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大小分为六级,相对应空气质量的六个类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
当PM2.5日均值浓度达到1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到200;当PM2.5日均浓度达到2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300;PM2.5日均浓度达到500微克/立方米时,对应的AQI指数达到500。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规定: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2]
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此时,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
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此时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建议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
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三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度污染。此时,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
空气污染指数为151-200,空气质量级别为四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中度污染。此时,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建议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练,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空气污染指数为201-3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五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重度污染。此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2]
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空气质量级别为六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严重污染。此时,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建议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8. Pm2,5的国家标准是多少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s)是大气中存在的各种固态和液态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各种颗粒状物质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庞大的悬浮体系,即气溶胶体系,因此大气颗粒物也称为大气气溶胶(Atmospheric Aerosols)。
(8)空气质量等级与PM25扩展阅读:
除一般的无机元素外,大气颗粒物中还有元素碳(EC)、有机碳(OC)、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挥发性有机物(VOC)、多环芳烃(P:AH)和有毒物)、生物物质(细菌、病毒、霉菌等)。
含有机物的大气颗粒物粒径一般都比较小,多数在0.1"一51.tm范围内,多数有机颗粒是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中的有机物种类很多,其中烃类是主要成分,如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多环芳烃,此外还有亚硝胺、氮杂环、环酮、醌类、酚类和酸类等。大气中的多环芳烃主要集中在细粒子段,高环的多环芳烃主要在飘尘范围内。
9. 空气质量pm2.5标准
1、PM2.5以及产生
PM是particulate matter的缩写,也叫悬浮颗粒或颗粒物,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 (µm)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细颗粒物(PM2.5)。2.5微米是多大呢?作为对比,人的一根头发丝直径大概是50-70微米,2.5微米大概是头发丝的1/28。
图一:pm2.5_scale_graphic-color
颗粒物的来源比较广泛,如上图所示,PM10主要产生于机械过程,如建筑活动,道路扬尘和花粉等;而PM2.5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另外,维基网络上资料显示,PM2.5还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这些气体污染物往往是人类对石化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造成,类似的,没有安装废气处理装置的柴油汽车也是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在室内,二手烟是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
图二:Airborne-particulate-size-chart
这张图描述了各种颗粒的大小,单位:微米(µm)。
【纵轴】biological contaminants-生物污染物、types of st-灰尘的类型、 particulate contaminants-颗粒污染物、gas molecules-气体分子。
【横轴】pollen-花粉、mold spores-霉菌孢子、house st mite allergens-屋尘螨过敏原、bacteria-细菌、cat allergens-猫过敏原、virus-病毒、heavy st -沉重的灰尘、setting st-沉淀灰尘、suspended atmospheric st-悬浮大气尘、cement st-水泥粉尘、fly ash-煤灰、oil smoke-油烟、smog-烟雾、 tobacco smoke-香烟烟雾、soot-煤烟、gaseous contaminants-气态污染物。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某一个类型污染物其典型代表的颗粒物所属粒径范围。如:气态污染物、香烟烟雾、病毒等,其粒径都在1微米以下。
2、PM2.5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颗粒物的大小决定了它们最终在呼吸道中的位置,较大的颗粒物往往被纤毛和黏液过滤,无法通过鼻子和咽喉。但是,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