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空气质量
A. 唐山市滦南县今天限号了吗
全市范围线号。为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和国家、省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借鉴省内其他城市做法,决定在全市实施机动车限行管理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非营运小(轻、微)型汽车
1.限行时间。2016年11月23日至2017年3月15日,工作日周一至周五每天7时至19时;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不限行。
2.限行范围。全市行政辖区范围内所有道路,包括城市(城区)道路和公路,高速公路除外。
3.限行内容。对非营运小(轻、微)型汽车(包括临时车牌和外地车牌)按车牌尾号每天限行两个号码,限行尾号与北京市、天津市保持一致。2016年11月23日至2017年1月8日,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分别限行5和0、1和6、2和7、3和8、4和9;2017年1月9日至3月15日,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分别限行4和9、5和0、1和6、2和7、3和8;车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为准。
二、五轴及以上货车
1.限行时间。2016年11月23日至2017年3月15日,每天全天24小时。
2.限行范围。全市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除外)。
3.限行内容。对本地车牌的五轴及以上货车(含持有通行证)按车牌尾号每天限行两个号码,即把车牌尾号分为1和6、2和7、3和8、4和9、5和0五组,当日期尾数与某组车牌某一尾号相同时,该组车牌车辆限行。如每月1日、6日、11日、16日、21日、26日,车牌尾号为1和6的车辆禁行,以此类推。 31日不限行。对由牵引车和半挂车组成的五轴及以上货车,车牌以牵引车车牌为准。
B. 滦南县新房怎样除甲醛
新房去除甲醛的步骤第一步:开窗通风。装修刚结束,新房异味严重,污染肯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超标,所以初期的一到两周,什么手段作用都不大,最好的办法就是长时间开窗通风,通过空气对流,将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排放到室外。另外,还可以用电扇辅助加速室内外空气对流量。此方法可快速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的含量。 第二步:使用活性炭。经过有效通风后,室内空气污染已经大幅度降低,因此现在的治理重点应该转向解决室内污染缓慢释放的源头,以保证居家健康环境的长治久安。由于室内装修污染释放期是3-15年,这个缓慢的释放过程,决定了治理污染的手段或产品必须符合两个条件:A、长期有效;B、能直接作用于污染源头。这里推荐使用较为经济的家用除味活性炭,对于活性炭,大家都知道,非典期间大家戴的活性炭口罩、装修工人喷刷油漆时候戴的防毒面具、家用净水机或纯水机、空气净化器中的活性炭纤维过滤层等都使用活性炭。 第三步:采用植物去污法。室内适宜种植的花卉植物有:吊兰(包括兰草类)、仙人球(仙人掌科)、芦荟等,这类植物都具有一定的除味作用,可以消除空气中的部分残留有害物质,此方法有长效、经济实惠、美化环境的优点。 注:解决室内污染,长期适量的开窗通风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C. 滦南县三年大变样
空气质量有些差了
D. 河北空气质量排名是怎样得
按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是:
张家口、承德、衡水、沧州、内廊坊、保容定、秦皇岛、邯郸、石家庄、邢台、唐山。
按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张家口、唐山、保定、石家庄、廊坊、承德、沧州、邯郸、衡水、邢台、秦皇岛。
E.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亮甲店镇林头屯乡的空气质量被塑料厂越来越差 ,为何有关部门不管 求解释 ~!!!!
你在这里发有什么用,找市政府的相关网站,发信箱,或者直接打电话
F. 今天滦南限什么号
为保障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空气质量,按照国家、省的统一要求,市政府研究决定,自2014年11月6日0时起对现行的机动车三个尾号限行措施进行调整,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每天7时至19时,唐山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所有道路(高速公路除外),对非营运小型汽车(含小型货车)、摩托车实施单双号限行措施,即:按车牌尾号实行单日单号通行,禁行双号车辆;双日双号通行,禁行单号车辆。单号为1、3、5、7、9,双号为2、4、6、8、0;车牌尾号为字母或汉字的,以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为准(包括临时号牌、外地号牌)。
二、调整部分货运车辆限行措施。唐山市市区及各县(市)、各开发区(管理区)城区,每天6时至24时禁止大型货车(含持有通行证)、危险品运输车(含持有通行证)、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通行。
三、2014年10月31日市政府发布的《关于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期间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唐政通字[2014]8号)规定的其他限行措施继续执行。
四、单双号限行期间,城市公交车实行免费乘车。五、本通告规定的限行措施结束时间另行通告。
特此通告。
G. 唐山马路·环境的变化
马路的变化
1、布局上有变化,如北新道,以前是人车混行,现在是机动车、公交车、人行道、盲道,依次排列
2、宽度有变化,如友谊路,以前是是双向4车道,现在是双向6车道
3、安全性较高,更具人性化。中间设了隔离带,安全通道,以前没有
4、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置电子警察(全市78个),时刻警示司机遵守法规
5、更加人性化,表现在增设盲道,路牌、标语口号等(如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等)
6、更加清洁、干净啦!
7、更加方便啦,建成了环城高速网(即 O+X 型),其交通便利条件相当与国际大都市。
环境的变化
1.1大气环境
1.1.1状况
2005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其中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占的比重较大,污染物主要来自燃煤设施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和城市道路、建筑工地的二次扬尘。市中心区空气环境质量仍为三级,2005年各县市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均为总悬浮颗粒物,其中滦县和乐亭县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滦南县、新区、唐海县、丰润区、迁安市、玉田县、迁西县和遵化市达到三级标准。见图1-1。
1.1.2 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2005年,全市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8.63%、97.98%和98.24%,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市烟尘、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8.37万吨、23.65万吨、31.13万吨。
1.2水环境
1.2.1 状况
本市境内80多条河流中,陡河、滦河、黎河、淋河、还乡河、沙河为其中的六条主要河流。2005年对6条主要河流进行了12次常规监测,共设监测断面13个,监测项目达30余项。结果表明,河流的上游水库断面水质普遍较好,可达到Ⅱ类水质,而水库坝址以下河段流经城镇后,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水质普遍较差。
2005年我市各县级监测站共监测河流16条,16.7%的断面为Ⅱ类水质,20.8%的断面为Ⅲ类水质,6.2%的断面为Ⅳ类水质,14.6%的断面为Ⅴ类水质,37.5%的断面为劣Ⅴ类水质,4.2%的断面断流。
1.2.2 水污染物排放状况
2005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38499.45万吨。其中,生活废水排放量为9826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8673.4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6.3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92078.65吨,其中,工业排放量为72370.45吨,生活排放量为19708.2吨。
1.3 固体废物
1.3.1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2005年全市工业固体产生量为6203.02万吨,排放量为26.12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4166.36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6.29%。
1.3.2城市生活垃圾
2005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1万吨,其中无害化处理量71万吨,全部为安全、卫生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比去年增长7个百分点。
1.3.3主要控制措施
全市大力开展社区垃圾袋装化处理,加强和规范垃圾清运管理,有效避免垃圾积存和随意飘洒,保证了日产日清;在全市集中小区全部建立封闭型垃圾转运站,购置密闭化垃圾运输车,实行密闭化收运,所有生活垃圾全部进入垃圾处理场实施安全填埋。加强医疗垃圾的监管,市区范围内的医疗垃圾全部运至保洁医疗垃圾处理公司实施无害化处理。
1.4城市市区环境
1.4.1地下水环境
全年对市区地下水饮用水源地10处进行了监测,包括,北郊水厂、大洪桥水厂、西郊水厂,龙王庙水厂、林西水厂、卑家店水厂、丰南区第一水厂、丰润区供水管理所、丰润区供水公司、海港开发区供水处,共取水9683万吨,水质较好,全部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标准。
1.4.2 大气环境
1986年唐山市区建成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目前正在运行的有:供销社(商业区)点位,雷达站(清洁区)点位和物资局(交通区)点位,环境空气质量主要监测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见图1-5
市中心区空气质量总体状况
2005年唐山市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浓度值为0.095mg/Nm3 ,较上年下降0.017mg/Nm3;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为0.085 mg/Nm3,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42倍;二氧化氮的年均值为0.043 mg/Nm3,较上年基本持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见表1-4)
1.4.3 城市声环境质量
噪声总体状况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环境噪声与上年基本持平,功能区环境噪声昼间全部达标,夜间各类功能区均超标。
区域环境噪声:
监测网格数为208个,年监测均值为55.1分贝,与上年基本持平,达到省考核指标(56.0分贝)。
达标网格数占总数的79.7%,监测值在56.1-60.0分贝之间的占17.9%,60.1分贝以上的占2.4%。
1.5 森林资源
1.5.1 现状
唐山市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全市有林地面积550万亩,森林覆盖率22.22%,森林蓄积量800万立方米。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南部沿海相对较少。
1.5.2 虫鼠害与火灾
全市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防治科学,效果显著。美国白蛾和松毛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呈现有虫无灾,自然制约的良好态势。
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
1.5.3 措施与行动、
积极推进重点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全市已经开展了首都周围绿化工程、治沙工程、平原防护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山地水土保持工程和封山育林工程。全年完成合格造林面积23万亩,是年度任务的100%。
1.6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
1.6.1 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野生动物440多种,其中鸟类400多种,兽类40多种,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有4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大鸨等14种,二类保护动物有灰鹤、鹰类等30多种。
1.6.2 措施与行动
为使我市的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我市已经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同时深入开展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砍滥伐林木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2005年,全市共受理森林案件246起,办结234起,处罚各类违法人员218人,收缴罚款101万元,为国家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350多万元,有力地保护了我市的森林资源。
1.7 气候变化
2005年,我市年平均气温11.6℃,较常年偏高0.6℃,年最高气温37.5℃,年最低气温-16.2℃。各月平均气温,除冬季的2月和12月较常年偏低1-2℃外,其余月份较常年偏高,特别是秋季的11月偏高2-4℃。
2005年年降水量在514.8(滦县)-767.5(唐山)毫米之间,全市年平均614.5毫米,比常年偏少1成。年内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其中市区偏多2.5成,是20年来的次高值,南部沿海接近常年略少,其它地区偏少1-2成。5-8月间出现8次暴雨,其中全区性暴雨3次,其他5次在6月初和月未,7月初和月未,均为1-2个站的暴雨。
冬季(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我市平均气温-1.5℃,较常年偏高2.4℃,降水量9.6毫米,比常年偏少2-3成;春季(2005年3-5月),平均气温与常年持平11.8℃,降水量140.8毫米,是常年的1倍;夏季(2005年6-8月),平均温度25℃,较常年偏高0.7℃,降水量426毫米,较常年偏少1成;秋季(2005年9-11月)我市平均气温13.6℃,较常年偏高1.9℃,降水量36毫米,比常年偏少6成。
1.8 耕地状况
据农业部门资料,2005年全市施用化肥总量(折纯量)387869吨,农膜使用量11898吨(其中地膜使用量6781吨),地膜覆盖面积118625公顷。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地下水污染,地表水富营养化,土壤板结。
环境的变化
1.1大气环境
1.1.1状况
2005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其中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占的比重较大,污染物主要来自燃煤设施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和城市道路、建筑工地的二次扬尘。市中心区空气环境质量仍为三级,2005年各县市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均为总悬浮颗粒物,其中滦县和乐亭县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滦南县、新区、唐海县、丰润区、迁安市、玉田县、迁西县和遵化市达到三级标准。见图1-1。
1.1.2 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2005年,全市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8.63%、97.98%和98.24%,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市烟尘、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8.37万吨、23.65万吨、31.13万吨。
1.2水环境
1.2.1 状况
本市境内80多条河流中,陡河、滦河、黎河、淋河、还乡河、沙河为其中的六条主要河流。2005年对6条主要河流进行了12次常规监测,共设监测断面13个,监测项目达30余项。结果表明,河流的上游水库断面水质普遍较好,可达到Ⅱ类水质,而水库坝址以下河段流经城镇后,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水质普遍较差。
2005年我市各县级监测站共监测河流16条,16.7%的断面为Ⅱ类水质,20.8%的断面为Ⅲ类水质,6.2%的断面为Ⅳ类水质,14.6%的断面为Ⅴ类水质,37.5%的断面为劣Ⅴ类水质,4.2%的断面断流。
1.2.2 水污染物排放状况
2005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38499.45万吨。其中,生活废水排放量为9826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8673.4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6.3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92078.65吨,其中,工业排放量为72370.45吨,生活排放量为19708.2吨。
1.3 固体废物
1.3.1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2005年全市工业固体产生量为6203.02万吨,排放量为26.12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4166.36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6.29%。
1.3.2城市生活垃圾
2005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1万吨,其中无害化处理量71万吨,全部为安全、卫生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比去年增长7个百分点。
1.3.3主要控制措施
全市大力开展社区垃圾袋装化处理,加强和规范垃圾清运管理,有效避免垃圾积存和随意飘洒,保证了日产日清;在全市集中小区全部建立封闭型垃圾转运站,购置密闭化垃圾运输车,实行密闭化收运,所有生活垃圾全部进入垃圾处理场实施安全填埋。加强医疗垃圾的监管,市区范围内的医疗垃圾全部运至保洁医疗垃圾处理公司实施无害化处理。
1.4城市市区环境
1.4.1地下水环境
全年对市区地下水饮用水源地10处进行了监测,包括,北郊水厂、大洪桥水厂、西郊水厂,龙王庙水厂、林西水厂、卑家店水厂、丰南区第一水厂、丰润区供水管理所、丰润区供水公司、海港开发区供水处,共取水9683万吨,水质较好,全部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标准。
1.4.2 大气环境
1986年唐山市区建成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目前正在运行的有:供销社(商业区)点位,雷达站(清洁区)点位和物资局(交通区)点位,环境空气质量主要监测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见图1-5
市中心区空气质量总体状况
2005年唐山市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浓度值为0.095mg/Nm3 ,较上年下降0.017mg/Nm3;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为0.085 mg/Nm3,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42倍;二氧化氮的年均值为0.043 mg/Nm3,较上年基本持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见表1-4)
1.4.3 城市声环境质量
噪声总体状况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环境噪声与上年基本持平,功能区环境噪声昼间全部达标,夜间各类功能区均超标。
区域环境噪声:
监测网格数为208个,年监测均值为55.1分贝,与上年基本持平,达到省考核指标(56.0分贝)。
达标网格数占总数的79.7%,监测值在56.1-60.0分贝之间的占17.9%,60.1分贝以上的占2.4%。
1.5 森林资源
1.5.1 现状
唐山市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全市有林地面积550万亩,森林覆盖率22.22%,森林蓄积量800万立方米。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南部沿海相对较少。
1.5.2 虫鼠害与火灾
全市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防治科学,效果显著。美国白蛾和松毛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呈现有虫无灾,自然制约的良好态势。
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
1.5.3 措施与行动、
积极推进重点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全市已经开展了首都周围绿化工程、治沙工程、平原防护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山地水土保持工程和封山育林工程。全年完成合格造林面积23万亩,是年度任务的100%。
1.6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
1.6.1 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野生动物440多种,其中鸟类400多种,兽类40多种,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有4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大鸨等14种,二类保护动物有灰鹤、鹰类等30多种。
1.6.2 措施与行动
为使我市的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我市已经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同时深入开展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砍滥伐林木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2005年,全市共受理森林案件246起,办结234起,处罚各类违法人员218人,收缴罚款101万元,为国家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350多万元,有力地保护了我市的森林资源。
1.7 气候变化
2005年,我市年平均气温11.6℃,较常年偏高0.6℃,年最高气温37.5℃,年最低气温-16.2℃。各月平均气温,除冬季的2月和12月较常年偏低1-2℃外,其余月份较常年偏高,特别是秋季的11月偏高2-4℃。
2005年年降水量在514.8(滦县)-767.5(唐山)毫米之间,全市年平均614.5毫米,比常年偏少1成。年内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其中市区偏多2.5成,是20年来的次高值,南部沿海接近常年略少,其它地区偏少1-2成。5-8月间出现8次暴雨,其中全区性暴雨3次,其他5次在6月初和月未,7月初和月未,均为1-2个站的暴雨。
冬季(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我市平均气温-1.5℃,较常年偏高2.4℃,降水量9.6毫米,比常年偏少2-3成;春季(2005年3-5月),平均气温与常年持平11.8℃,降水量140.8毫米,是常年的1倍;夏季(2005年6-8月),平均温度25℃,较常年偏高0.7℃,降水量426毫米,较常年偏少1成;秋季(2005年9-11月)我市平均气温13.6℃,较常年偏高1.9℃,降水量36毫米,比常年偏少6成。
1.8 耕地状况
据农业部门资料,2005年全市施用化肥总量(折纯量)387869吨,农膜使用量11898吨(其中地膜使用量6781吨),地膜覆盖面积118625公顷。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地下水污染,地表水富营养化,土壤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