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各位对芜湖弋江区南瑞里面的小区环境是如何评论的 环境好吗有没有人是住江城国际的

环境还是不错的,配套设施齐全,生活非常便利。就是拆迁户占一定比例,人员素质一般,另外是开放小区。江城国际靠芜钢厂近,有污染

Ⅱ 芜湖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中国可是一个大国家,中国的城市也是数不胜数,不知道大家对芜湖这个城市有多少了解呢?大家就来跟我了解一下芜湖吧。

芜湖,别称江城,安徽省地级市、双核城市,芜湖素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芜湖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想必有了这些名称,就知道芜湖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了吧。

芜湖虽然不是特别大的城市,好多人出游都选择一线二线等大城市,但是芜湖最为三线城市,它的发展也并不落后,何况还有那么美的景色呢,所以大家有时间可以去芜湖看一看,了解这个城市。

Ⅲ 安徽芜湖的地理解构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9度21分、北纬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与青弋江的交汇口。
芜湖是一座滨江山水园林城市。芜湖山峦叠嶂,湖泊纵横,襟江带河,风光秀丽,地势南高北低,平原丘陵皆备,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山体面积占总面积的20.5%。境内有各类湖泊3000多个,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 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4.4%。芜湖四季分明,空气质量较好,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报告,芜湖空气质量位居109个重点城市第10位,是一个适宜人居的生态之城。芜湖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6家4A级景区。[2] 芜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

Ⅳ 芜湖长城之歌在哪里

芜湖市(英语:Wuhu City ,汉语拼音:Wú Hú SHì)别称:江城,简称:芜
地理坐标
市中心位于东经119度21分、北纬31度20分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份
安徽省(Anhui Province)
辖区
9个,芜湖市辖4个市辖区,3个县
建置
鸠兹:春秋
芜湖县: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芜湖镇:隋开皇九年(589年)
芜湖县:南唐升元年间(937年-943年)
芜湖市、芜湖县:1949年5月10日
芜湖市(级):1983年7月1日
政府
芜湖市政府位于镜湖区北京东路66号。市委书记陈树隆,市长杨敬农
面积
331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720平方公里
人口
230.46万(截止2007年底),市区人口105万左右
长途区号
0553(+86)
邮政编码
241000
牌照
皖B
方言
芜湖市区通行江淮官话,辖县江淮官话和吴语并存
市树
香樟、垂柳
市花
月季、菊花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皖南经济,文化,交通,政治中心,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皖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口。芜湖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厚。繁昌县“人字洞”,是古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至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引起世界瞩目。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和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一、城市由来
芜湖市最早的故址名鸠兹,在今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左传》:“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此处记叙的衡山是当涂县东北面的横山。而鸠兹城址则位于水阳江南岸一带侵蚀残丘向北延伸的尽头。由此往西地势低平,多为湖塘沼泽地区,因湖沼草丛,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在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得名芜湖。此段水阳江当时称为中江,西连长江,东通太湖,为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水道。鸠兹是控制中江的一个渡口,位置相当重要。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鸠兹已设县,易名芜湖,此乃早期的芜湖城。
[编辑本段]二、自然地理
芜湖是一座滨江山水园林城市。芜湖山峦叠嶂,湖泊纵横,襟江带河,风光秀丽,地势南高北低,平原丘陵皆备,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山体面积占总面积的20.5%。境内有各类湖泊3000多个,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
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4.4%。芜湖四季分明,空气质量较好,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报告,芜湖空气质量位居109个重点城市第10位,是一个适宜人居的生态之城。芜湖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6家4A级景区。
芜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摄氏度,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
[编辑本段]三、行政区划

Ⅳ 芜湖的文化

芜湖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十分丰厚。繁昌“人字洞”,是古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和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芜湖市管辖区内跨长江发展,拥有强厚新闻媒体群,增加了对公众信息的开放与监督。因为行政划分不久,其中主要分为两大流派,而江南媒体群为多,江北由于刚刚发展,媒体力量较为薄弱。
代表媒体:新浪网芜湖站 芜湖热线、芜湖新闻网、芜湖日报、大江晚报、芜湖论坛、芜湖人事人才网、芜湖县论坛、繁昌在线、二坝新闻网、二坝论坛、二坝人才网、无为网、无为在线、无为人才网等。 芜湖市是一个五大宗教齐全的地区,是安徽省宗教重点地区,也是中国的重点地区之一。
佛教和道教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的道教城隍庙为中国历史最早(现拟建设的“芜湖古城”将以城隍庙为中心进行建造),伊斯兰教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天主教和基督教是在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以后得以传播的,也是中国较早的地区之一。据统计,芜湖现有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信教群众约10万人,占总人口的5%,市级爱国宗教团体4个(芜湖市佛教协会、芜湖市天主教爱国会、芜湖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芜湖市基督教协会),县级爱国宗教团体6个,教职人员总计有100多人。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79处,其中基督教227处,佛教46处,道教3处,天主教2处,伊斯兰教1处。 广济寺庙会
时间: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农历七月三十为地藏菩萨诞辰日,月小为廿九)地点:广济寺主要内容:民间传统习俗,四方信徒、香客云集进香朝拜,民间艺人献艺,寺庙举行隆重仪式,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地藏肉身塔, 历时七天。
凤凰美食节
时间:每年10月~11月间地点:凤凰美食街主要内容:风味小吃展、文化论坛、民族音乐会,已成功举办十届
黄浒赛龙舟
时间:每年端午节地点:繁昌孙村镇黄浒社区主题内容: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一直至今,赛龙舟、吃粽子等等,以此来纪念屈原。
官陡庙会
时间:每年正月十五。地点:官陡门街道主要内容:明清以来一直传承至今,舞长龙、耍狮子、跑旱船、敲腰鼓、折子戏。 铁画
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艺人以锤代笔,锻织成画,风格独特。自它诞生,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 铁画创始人是清代康熙年间芜湖人汤天池,他“少为铁工,与画室为邻,日窥其泼黑势”,从中受到启迪而创出铁画。铁画一经问世,不仅“远客多购之”,而且“名噪公卿间”,士大夫阶层人士把它作为“斋壁雅玩”之物欣赏,文人墨客更是推崇备至,赋诗著文加以赞扬。
艺人们不断创新,又开创了立体铁画、瓷版铁画、纯金和镀金画。芜湖铁画创始人汤鹏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铁画第一人,是芜湖文化艺术创造的多项中国之最之一。
“三刀三画”
芜湖传统特产“三刀三画”,除了以上所说的“芜湖铁画”外,还有“堆漆画”、“通草画”。其中“堆漆画”,“通草画”是十分珍贵的手工艺品,已经十分难得一见。
“三刀”是指剪刀、菜刀、剃刀。“三刀”为芜湖市的传统产品,剪刀生产始于明末清初,做工精细讲究,为中国三大名牌剪刀(即芜湖赵云生剪刀、杭州张小泉剪刀、北京王麻子剪 刀)之一。
傻子瓜子
“傻子瓜子”是70年代末,由年氏家族博采众长,共同创造的产品。一代伟人邓小平曾先后两次就“傻子瓜子”问题作了专述 ,胡耀邦、万里、姚依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发展“傻子瓜子”也做过重要的指示,为“傻子瓜子”和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舞台。“傻子瓜子”的传奇经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煮干丝
煮干丝是芜湖著名的传统早茶菜点,也是有80多年历史的淮扬风味老店“耿福兴菜馆”的看家名馔。煮干丝,在清乾隆时称“九丝汤”。清《调鼎集》说,当时煮干丝用料十分考究,常用原料有火腿丝、笋丝、银鱼丝、木耳丝、口蘑丝、千张丝、腐干丝、蛏干丝、燕窝丝等,为名贵肴馔,四季均宜入席,而以夏季最相宜。
虾籽面
芜湖美食再次走进央视。记者从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首映式现场获悉,江城著名小吃虾籽面被主创团队选中,将出现在第三集,时长约5分钟, 文化2015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3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9个,馆藏图书170.29万册,其中市区藏书88.54万册;档案馆12个,向社会开放档案数14.01万卷(件)。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9.86%,数字电视用户46.85万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名录18项。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8场次;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62场次;文艺团体演出130场次,其中送文化下乡110场次;创作剧目获省级及以上表彰奖励38个。《芜湖日报》、《大江晚报》全年总印数2833.63万份,其中《芜湖日报》867.02万份,《大江晚报》1966.61万份。
卫生2015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671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78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33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1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9所,乡镇卫生院59所,门诊部25所,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320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所,卫生监督机构9所,妇幼保健机构8所,专科防治机构7所,急救中心1所,采供血机构1所。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8424张,其中医院15933张。卫生技术人员1976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7520人,注册护士8918人。
年末全市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4个,其中国家级5个,新增省级14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39个,其中国家级11个,新增国家级1个,省级11个。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15个;省级及以上质检中心2个,其中国家级2个。院士工作站21个,新增3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41家,其中当年新认定65家;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946个,其中当年新认定333个。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120家,其中新增和升级共47家;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面积达39.4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家。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芜湖大学科技园跻身全国百强孵化器;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入选科技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0项,其中国家项目10个;全年共登记各类科技成果19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95项;获各类科技奖55项,其中省级以上21项。专利申请量20886件,其中发明专利12339件;专利授权量9049件,其中发明专利1927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56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0件,当年新认定6件;省著名商标256件,当年新认定42件。省级名牌产品(含服务名牌)188个。 2015年,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国内外重要赛事中共获得奖牌272枚,其中金牌88枚。向省级及以上专业队和体育院校输送运动员66人,审批二级运动员106名。全市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33次,参加活动人员14.18万人次。销售体育彩票3.61亿元。成功举办了2015年全国第二届“社区体质达人”通讯赛(芜湖赛区),并被授予“全国优秀赛区”荣誉称号,承办了2015年全国击剑冠军赛(第三站)等赛事。芜湖市奥园体育产业集团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全国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芜湖曾经承办过2009年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开幕式暨安徽九方主场比赛,赛季末荣获中国足协最佳赛区奖。2011年举办了东芝中国足协杯赛上海申花对延边长白虎比赛,2013年承办了全国围棋甲级联赛安徽华亿主场,中国葡萄牙国际乒乓球对抗赛,国男子武术散打精英赛。2014年四国青年男篮交流比赛,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联赛等赛事。2014年四国男篮争霸赛,2014年全国U-14足球联赛比赛以及2013、2014连续两届中国体育丶文化旅游博览会,2015中日围棋擂台赛30周年纪念赛等11项国内外重大赛事。 据抽样调查,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98元,比上年增长9.3%;人均消费支出14515元,比上年增长7.5%;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6平方米。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66元,增长8.7%;人均消费支出17504元,增长6.8%;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6平方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64元,增长9.3%;人均消费支出10353元,增长7.8%;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7平方米。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5.9%,较上年增长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6%,较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
就业和社会保障。2015年末,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4个。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9万人。就业技能培训2.1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3.29%。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8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9.9万人,增加5.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0.2万人,增加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1.2万人,增加1.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1万人,增加3.9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4.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9.83万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10.09万人,参合率达114.97%。有5.7万城镇居民、7.5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市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1350元/月,失业保险金标准达到1013元/月,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1817元/月。
全市拥有各类福利机构101个,床位1.6万张,收养各类人员0.8万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7亿元,筹集市级公益金5010.7万元。直接接收慈善捐款220.9万元。 城市建设。年末,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65平方公里。全市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3009公里,拥有公交车2069辆,新增272辆;拥有出租车5149辆,其中市区3700辆。公共自行车投放1.2万辆。城市日供水综合能力90万吨。全年天然气供气总量32568万立方米,用气人口128.77万人;液化气家庭用量1.46万吨,用气人口9万人,城市气化率100%。全年居民用电量17.11亿千瓦时。年末,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66.3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34平方米。拆迁改造市区棚户区200.47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16个。
环境保护。年末,拥有国家三级及以上环境监测站5个,其中二级站1个。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优良的天数为282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7.3%。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Ⅲ类标准。长江和青弋江干流芜湖段水质分别以Ⅱ类和Ⅲ类水质为主。森林覆盖率达到19.65%。 2000年:全国绿化先进城市
2001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2年:第二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
200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
2004年: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
2005年:全国科技强警示范
2006年: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基地城市
2007年:中部最佳投资城市
2008年:中国优秀节庆城市
2009年: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
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全国首批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 、2010年度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 、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2011年:国家园林城市 、2011年中国十大地级活力城市 、全国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2012年:全国双拥模范城
2012年: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2012中国最佳休闲城市 、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2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2012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城市
2013年:全国首批智慧试点城市、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 、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2013年创新能力最强的25个中国大陆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
2014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特别关注的八大城市”
2015年:全国文明城市 ” 广济寺(AAAA级):唐乾宁年间(894~898)兴建,位于赭山西南麓,金碧辉煌,气势雄伟。
王稼祥纪念园(AAAA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区之一、首批国家国防教育基地。
芜湖烈士陵园(AAA级):毗邻神山森林公园。共划分为纪念碑陵墓凭吊区、烈士事迹纪念馆、中心广场、接待管理办公等四个主要功能区。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AA级):1987年设立安徽第一名人藏馆,为张孝祥读书处。位于镜湖路烟雨墩上。
中江塔(双江塔影):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古时夜间置灯,导航来往船只,故中江塔堪称为芜湖地域位置的标志。
芜湖天主教堂:华东第二大(中国第五)天主教堂,始建于1887年。对面为吉和广场、滨江公园。
人字洞:目前考古发现的亚洲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距今已有200~250万年。
芜湖城隍庙:“天下第一城隍庙”。有史记载最早的城隍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
芜湖夫子庙: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殿内正中供奉“至圣先师”孔子塑像。清康熙御制的“孔子赞”、 “四配赞”均嵌立在大成殿内。
西河古镇:坐落在青弋江畔,相传有600多年悠久历史。街心青石路面,曲折蜿蜒约1200米。
黄金塔:安徽省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筑,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僧登公开建。因四围涂有一层金粉而得名。
米公祠: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知无为军时所建。重要景点:墨池、投砚亭。
繁昌窑遗址:宋代窑址,以烧民间生活实用瓷为主,专烧青白瓷,造型工整,制作精细,稳实厚重。 鸠兹广场(AAAA级):是承载芜湖市悠久文化历史内涵,是反映芜湖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最富艺术魅力与文化品位的城市客厅,是芜湖市中心的一颗璀璨明珠。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中国十大商业步行街之一,二十世纪建成时排名中国第三。具有旅游、休闲、购物、餐饮等多种功能。1912年,孙中山曾在此作演讲。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AAAA级):中国最大(亚洲第二)的第四代主题公园,堪称“国际一流”。主题项目、游乐项目、休闲及景观项目共计300多个。
芜湖方特梦幻王国:以高科技为核心表现特色主题,将动漫卡通、电影特技等国际时尚娱乐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妙结合,主题项目、游乐项目、休闲及景观项目200余个。
芜湖凤凰美食街(AAA级):这里有芜湖小吃(虾子面、酥烧饼、鱼丝饼、小笼汤包、牛肉锅贴),有芜湖的老字号(耿福兴、四季春、马义兴、同庆楼),还有全国知名的其他菜系(巴将军、毛家菜馆、洞庭人家、绿柳居、巴道鱼、杭邦菜等)。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AAA级):以中国茶文化为主题,以中国古代艺术藏品为背景的大型茶艺博物馆。
芜湖缪庄度假休闲生态园(AAA级):樟木成荫,碧波荡漾,亭台楼榭,曲径通幽。是天然的氧吧,休闲的乐园。
芜湖老梁山庄(AA级):包括了生态观光,农家休闲,古农具展示,会议接待,农家餐馆,草木屋住宿等为一体。
吉和广场:毗邻滨江公园、天主教堂。这里有安徽省最大的音乐喷泉,水柱高达80多米,喷泉中还有模拟火光,可谓“水火交融”。
大浦乡村世界(AAAA级):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中国首个灾难旅游“海啸体验馆”。
芜湖方特水上乐园:芜湖方特水上乐园位于芜湖市东部,占地10万平方米,总投资5.5亿元,拥有17个顶级水上项目,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水上主题公园。
芜湖方特东方神画:芜湖方特第四代主题乐园,气势磅礴的石雕大门、九曲回廊的亭台楼阁、栩栩如生的黄金雕龙……处处展示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灿烂辉煌。新丰林场:“三九”公路穿境而过,林场依山傍水,绿海茫茫,是享有“天然氧吧”的动植物园。
芜湖中央公园:位于城东新区,西边有山(神山),东边有河(扁担河),被誉为“山水间的绿飘带”。
江南第一茶市: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江南最大的茶业交易市场。这里不种茶却有着“茶乡”之美誉。
芜湖鸠兹古镇:鸠兹古镇的徽派建筑也是一大特色所在。徽派建筑主要采用砖、木、石雕为主,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鸠兹古镇在建筑形态上沿用了徽派古民居的规模、结构、风格和布局。其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徽派三雕”砖雕、木雕,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艺精湛,形式多样,造型栩栩如生。

Ⅵ 芜湖建瑞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怎么样

法定代表人:郭振兴
成立日期:2009-03-23
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安徽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40200686865489E
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所属行业:采矿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人员规模:100-500人
企业地址:芜湖市弋江区松韵园四期商业办公楼四号
经营范围:建筑材料、建筑工程、道路工程、空气质量、建筑节能、建筑门窗及构配件检测,建筑机械、建筑钢管脚手架扣件、建筑安全防护用品检测及技术咨询(凭资质经营)。***

Ⅶ 长江流域及附近地区酸雨污染状况

主要是由于长江流域为我国工业集中地带,湖北,四川。重庆,江苏,上海都是华中和华东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重化工业密集分布。因此导致了长江流域区域性酸雨的形成。
酸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酸雨的危害主要是使农作物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腐蚀建筑物,污染江河湖泊等等,我国由于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所以酸雨也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对策:减少重化工业的粉尘排放,加大对化工企业的脱硫处理等

Ⅷ 芜湖这个城市未来潜力怎么样城市规划,还有人口素质

芜湖

求助编辑网络名片

芜湖市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市区坐落在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春秋时设邑,因鸠鸟繁多而得名“鸠兹”,距今已有2500余年;繁昌“人字洞”的发现,把人类的活动上朔到了200-250万年前。芜湖是安徽省的经济、文化、交通、政治次中心,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芜湖是一个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古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相继获得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等殊荣。
中文名称: 芜湖
外文名称: Wuhu
别名: 江城,鸠兹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4市辖区,4县
政府驻地: 芜湖市政务文化中心
电话区号: 0553
邮政区码: 2410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
面积: 5988平方公里
人口: 384.21万人(2010年六普)
方言: 江淮官话,吴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鸠兹广场,步行街,方特,凤凰美食街,滨江公园等
机场: 芜湖湾里机场
火车站: 芜湖站等
车牌代码: 皖B
市树: 香樟、垂柳
市花: 月季、菊花
中心坐标: 东经119度21分、北纬31度20分

目录

芜湖概况
基本市情
地理气候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商贸传统
经济发展
产业发展
展开
编辑本段
芜湖概况

城市精神:开放、诚信、务实、创新
城市名片:皖江明珠,创新之城
市区面积:1064.7平方公里
市区人口:123.8万
民族:汉,回、满、壮、蒙古、苗、朝鲜等24个民族
国家级非遗:芜湖铁画锻造技艺
曲艺民歌: 芜湖梨簧戏、芜湖滩簧戏、南陵目连戏、繁昌民歌、无为鱼灯、无为庐剧
特产:铁画、三刀三画、傻子瓜子、弋江贡篮、无为剔墨纱灯
小吃:四鱼、大闸蟹、腐乳、五香螺蛳、弋江羊肉、广善酥、无为板鸭、陡沟酥糖、严桥五香花生米
特色市场:芜湖长江市场园、芜湖旅游商品经济园区、芜湖商品交易博览城、芜湖汽车部件工业园
特色街道:芜湖中山路步行街、芜湖凤凰美食街、芜湖新时代商业街、芜湖银湖波尔卡大街
客运车站:芜湖汽车客运南站(马饮客运站)、芜湖长途汽车站、飞马客运站、巨勇客运站、北京路客运站
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芜湖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
报纸:《芜湖日报》、《大江晚报》、《金周刊·芜湖广播电视》
电视台:新闻、生活、徽商、娱乐、教育
广播电台:新闻综合、交通经济、音乐故事
星级酒店:
5星:芜湖侨鸿皇冠假日酒店、 芜湖新百金鹰国际酒店、芜湖三正半山酒店、沃尔特大酒店、奥顿(芜湖)酒店、芜湖升辉西方财富大酒店(准5星)、芜湖碧桂园玛丽蒂姆酒店(准5星)、百瑞中央城大饭店(准5星)、芜湖汉爵阳明大酒店二期(准5星)
4星:芜湖海螺国际大酒店、芜湖铁山宾馆、芜湖国信大酒店、芜湖华侨国际大酒店、南陵龙云新世纪大酒店、鲁班国际酒店、江心洲商务酒店、芜湖花园湖景西格国际酒店(准4星)、德龙国际大酒店(准4星)
3星:花园酒店、芜湖汉爵阳明大酒店、芜湖汉爵广场大酒店、芜湖新物资大厦宾馆、芜湖马仁山庄、恒港假日大酒店、芜湖明远宾馆、鑫海洋大酒店、芜湖方特假日酒店、精英国际大酒店、芜湖东湖国际大酒店、 芜湖速8酒店(准3星)、芜湖都市风连锁商务酒店(准3星)、芜湖现代联华大酒店(准3星)、芜湖乐语快捷宾馆(准3星)、芜湖金环宾馆(准3星)、芜湖宝隆源酒店(准3星)
编辑本段
基本市情

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的芜湖,因“湖沼一片,鸠鸟繁多”,春秋时得名“鸠兹”,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自古即被称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它是全国中等“明星” 芜湖长江大桥[1]城市之一。
芜湖,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已是繁华的市镇,宋代兴商建市,元明时期“十里长街、百货咸集、市声若潮”,明代时期芜湖港开辟,清代时期形成巨大的米业市场,为“四大米市”之首。
芜湖,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在历史上是著名的港口城市,是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的代表,也是安徽实行融入长三角战略的重要立足点。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浦东开发以来,芜湖作为安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制造业上,芜湖创出了奇瑞汽车、海螺水泥、海螺型材这样的拳头品牌,打响了芜湖制造的头一炮。作为安徽交通枢纽,华东沿海城市通往内地的要道。境内的芜湖港,是长江溯流而上的最后一个深水良港。长江北(西)岸的裕溪口港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内河煤港,是安徽两淮和晋、豫、鲁 诸省煤炭转运的集散站,长江南(东)岸的朱家桥码头,可停靠万吨远洋货轮。
此外,芜湖长江大桥是二十世纪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长江上已建公铁两用大桥中规模、科技含量均领先的桥梁。其建成完善了中国铁路、公路的路网布局,沟通了南北交通,进一步完善了华东第二通道功能,加强了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联系,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生活圈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市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沿江开放城市、国家级对外籍轮开放的外贸码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个国家级称号,并建立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近年来,芜湖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以方特欢乐世界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与此同时,芜湖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以“建博会”、“茶博会”、“旅博会”三会为代表的会展经济,正推动江城芜湖向商埠重镇发展。
编辑本段
地理气候

芜湖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山峦叠嶂,湖泊纵横,襟江带河,风光秀丽。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
芜湖是一座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半城山半城水,山体面积占总面积的20.5%, 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4.4%。境内有各类湖泊1000多个,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
芜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
芜湖空气质量较好,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报告,芜湖空气质量位居109个重点城市第10位,是一个适宜人居的生态之城。芜湖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7家4A级景区。[2]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市辖区

区名 镜湖区 弋江区 鸠江区 三山区
面积(k㎡) 58.2 232 154 319.8
人口(万人) 48.01 23.42 18.75 18.5
邮政编码 241000 241002 241000 241080
行政区码 340202 340203 340207 340208
政府驻地 北京东路 利民西路 天门山西路 龙湖大道
行政中心 北京路街道办事处 利民路街道办事处 官陡街道办事处 三山街道办事处
下辖街道
办事处 北京路街道、赭麓街道、
镜湖街道、吉和街道、
赭山街道、弋矶山街道、
汀棠街道、天门山街道、
北门街道、东门街道、
荆山街道、方村街道 马塘街道、
瀂港街道、
弋江桥街道、
中山南路街道、
利民路街道、
火龙街道、
白马街道、
南瑞党工委 四褐山街道、
裕溪口街道、
湾里街道、
官陡街道、
清水街道 保定街道、
龙湖街道、
三山街道、
高安街道
下辖乡镇 无 无 沈巷镇 峨桥镇
市辖县

县名 芜湖县 繁昌县 南陵县 无为县
面积(k㎡ ) 666.8 604 1263 2433
人口(万人) 29.42 31.61 54.31 141
邮政编码 241100 241200 241300 238300
行政区码 340221 340222 340223 342623
政府驻地 芜湖南路 龙华路 籍山路 二坝路
行政中心 湾沚镇 繁阳镇 籍山镇 无城镇
下辖乡镇 湾沚镇、
六郎镇、
陶辛镇、
红杨镇、
花桥镇 繁阳镇、
荻港镇、
孙村镇、
平铺镇、
新港镇、
峨山镇 烟墩镇、家发镇、
籍山镇、许镇镇、
弋江镇、何湾镇、
三里镇、工山镇 襄安镇、二坝镇、汤沟镇、
陡沟镇、石涧镇、严桥镇、
开城镇、蜀山镇、牛埠镇、
刘渡镇、姚沟镇、泥汊镇、
白茆镇、高沟镇、福渡镇、
泉塘镇、红庙镇、赫店镇、
鹤毛乡、十里墩乡、
昆山乡、洪巷乡
注:龙山街道、万春街道由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芜湖市最早的故址名鸠兹,在今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左传》:“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此处记叙的衡山是当涂县东北面的横山。而鸠兹城址则位于水阳江南岸一带侵蚀残丘向北延伸的尽头。由此往西地势低平,多为湖塘沼泽地区,因湖沼草丛,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在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得名芜湖。此段水阳江当时称为中江,西连长江,东通太湖,为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水道。鸠兹是控制中江的一个渡口,位置相当重要。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鸠兹已设县,易名芜湖,此乃早期的芜湖城。
历史沿革
芜湖设县以后经两汉时期的发展,到三国时因战争频繁,芜湖地位日显重要。吴国地处江东,以长江为天险与曹魏对峙。但其主要城镇距长江较远,为了适应军事上的需要,黄武二年(223)孙权将芜湖县治由鸠兹西迁到青弋江口不远的今城东南隅的鸡毛山一带的高地上(古鸠兹旧治再未复用),成为今日芜湖市最老的城区。东晋时期,芜湖已成为临江重镇。公元324年,大将王敦在鸡毛山屯兵筑城驻守,故有“王敦城”之称。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省芜湖入襄垣县,芜湖县级行政建置被撤销。隋唐时期,芜湖皆为当涂县属镇。五代十国时南唐升元(937-943)年间复置芜湖县。从此芜湖作为县一级行政建置直至1949年。
两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为促使农业的发展,大兴筑圩,大片湖沼变成良田。在芜湖地区修筑了政和圩、行春圩、陶辛圩和万春圩等。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城区也迅速扩大,芜湖成为当时沿江的一座名城。约在十一世纪初,芜湖筑城垣即宋城。今北门外高城板,东门外鼓楼岗等皆为宋城遗址。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金兵不断南侵,芜湖城遭兵焚毁成废墟。淳熙七年(1180)又筑城,但已不如以前繁荣。元初芜湖县城又行恢复,人口曾达五万人左右,但在元末又遭兵火毁坏。明代芜湖的经济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各地商人和工匠纷至经营各业,以染浆业和炼钢业尤为发达,南北货物汇集。明万历三年(1575)芜湖再次筑城,大部分与宋城重合。清代200多年间(1876年以前),芜湖商业同手工业不断发展,成为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沿青弋江到江口形成商业中心地带,号称“十里长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芜湖因交通位置和经济条件重要而成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据点之一。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列为通商口岸之一。次年英国在范罗山建立了领事行署,划定沿江滩地为租界。接着美、俄、法、日等帝国主义相继侵入,又于1902年将南起陶沟,北至弋矶山,东至普潼山,西至长江岸边的46.5公顷土地划为公共租界。从此大量洋货涌进芜湖市场,既严重摧残了传统的民族工业,又刺激了商业的畸形发展,同时大量粮食、农副产品及矿产原料被廉价掠夺运走。他们在租界内修马路,建码头、仓库、堆栈、楼房,开办教堂、医院、学校等,使芜湖市区由青弋江两岸一带向西北沿长江右岸发展,扩大了市区范围。
开埠通商以后,由于地理、经济条件和李鸿章为代表的官僚买办采取政治手段等,使米商云集芜湖开设米号,米市中心遂由镇江迁来芜湖,并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每年“经芜湖输出之米粮数五六百万石至一千万石”,有“堆则如山,销则如江”之说。同时官僚买办资本及民族资本开办了“裕中纱厂”、“明远电厂”、“益新面粉厂”等新式工厂及其它一些小工厂,后因帝国主义侵略、压榨加剧等原因大都被迫停办、倒闭。由于经济的畸形发展,老城区与外国租界之间的大片空地辟为新的街道,使市区进一步扩大。人口由1745年的1万多人增加到1915年的10万多人。1949年4月芜湖市获得解放。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芜湖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的畸形发展的消费性城市,改造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城市。[3]
建置沿革

朝代 建置名称 建置时间 治所 级别 隶属
西周 鸠兹邑 前570年 水阳江南岸 邑 吴国
东周 鸠兹邑 前472年,前355年 水阳江南岸 邑 越国,楚国
秦 鸠兹邑 前221年 水阳江南岸 邑 鄣郡
西汉 芜湖县 前109年 鸠兹镇 县 扬州丹阳郡
东汉 芜湖县 25年 鸠兹镇 县 扬州丹阳郡
吴 芜湖县 223年 鸡毛山 县 扬州丹阳郡
西晋 芜湖县 281年 鸡毛山 县 扬州丹阳郡
东晋 芜湖县 329年,363年 鸡毛山 县 豫州丹阳郡,宣城郡
南朝 襄垣县 432年,462年 不详 县 扬州淮南郡,宣城郡
隋 当涂县 589年 姑熟镇 县 宣州
唐 当涂县 627年,758年,761年,787年 姑熟镇 县 江南道宣州,江南东道升州,江南西道宣州,江南东道宣州
吴 当涂县 902年 姑熟镇 县 宣州
南唐 芜湖县 937年 鸡毛山 县 江宁府
北宋 芜湖县 975年,977年 鸡毛山 县 江南路宣州,江南路太平州,江南东路太平州
南宋 芜湖县 1127年 鸡毛山 县 江南东路太平州
元 芜湖县 1277年,1335年 鸡毛山 县 江浙行省太平路,江浙行省太平府
明 芜湖县 1368年,1420年 鸡毛山 县 中书省太平府,南直隶布政使司太平府
南明 芜湖县 1645年 鸡毛山 县 南直隶布政使司太平府
清 芜湖县 1645年,1667年 鸡毛山 县 江南省太平府,安徽省太平府
太平天国 芜湖县 1857年 鸡毛山 县 安徽省太平郡
中华民国 芜湖县,芜湖道 1912年,1914年 鸡毛山 县 安徽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芜湖市 1949年,1983年 市区 省辖市,地区,地级市 皖南行署芜当专区,安徽省芜湖专区,安徽省芜湖地区,安徽省
历史文化
芜湖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十分丰厚。繁昌县“人字洞”,是古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至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引起世界瞩目。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和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编辑本段
商贸传统

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南宋以后,特别是到了元朝,芜湖已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市镇,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浆染等手工业已闻名遐迩,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就有“织造尚淞江(上海),浆染尚芜湖”之说,形成号称“芜湖巨店”的大型浆染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