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王明夫读后感
1. 理性的理想主义者—《人生如莲》读后感暨写在和君咨询入职之际
[理性的理想主义者—《人生如莲》读后感暨写在和君咨询入职之际]
王明夫董事长的这篇演讲录,我在面试前就拜读过,理性的理想主义者—《人生如莲》读后感暨写在和君咨询入职之际。虽然里面不乏通识性的道理以及一些理想主义色彩,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其华丽背后的真知灼见以及平实思想的理解。一些共鸣、几许质疑,能在这次笔试中得有机会表达,我觉得很高兴。这里我不想说过多的恭维话和套语,发自内心且言之有物的表达,正如该篇演讲体现的风格,我觉得最为可贵!没有王董事长的文采,做不到他那样高屋建瓴的体系规划,但至少可以做到他的真实,这里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下我的真实感受。
首先,王董事长把人生比作莲花,也藉此希望和君人能像莲花那样,注意美丽花朵下面的根和本。这是该文的主题所在,全文也是围绕咨询师如何打好“根本”来展开的。
当然,对人生可以有很多种比喻,比如:人生如茶、人生如歌、人生如梦。这都体现了个人在特定阶段的精神状态,也许过了特定阶段,对人生的感悟就不同了,也许会把这种感悟变为一种宗教式的虔诚而指导其行为一生。这里的人生如莲,我理解的是在讲一种为人的方法论,而不是结果论。即不是在讲人生应该像什么样子,而是在说人生应该如何度过。至于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即王董事长所谓的咨询师的成功,虽然给我们作了一个展望,但我认为只能说如此作“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而非必然。这是个简单的道理,但多讲这一点对鼓舞无意,反而容易培养消极的情绪,但如果是一名理性的理想主义者,这一点必须注意到。
无论何种价值诉求,在当今这个日趋多元化的社会里,没有人再对价值作正当性的评价,只能说人以群分,道同者则共谋之。这一点,文章中表述的也很清楚,我深表赞同!
社会发展变化如此之快,变是常态,坚持成为了一种稀缺品格,此种追求难度是极大的。这一点文章也并没有避讳。
有所成就者多在坚持,坚持之难不再赘述,问题在于坚持的动力何在?有人把此归结为兴趣,然兴趣多变乃属事实,更何况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或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兴趣。王董事长借路遥的观点来阐述自己的解决之道—宗教精神,这一点的确不无道理,而且也是迄今为止被人类社会证明了的相对行之有效的方式!说起路遥,上大学时《平凡的世界》看了两遍,也是一本唯一我看了两遍的小说,也曾感动得多次流泪。据传路遥写作时投入到过马路都需别人带领的程度,且因过劳而英年早逝。说这些,是想说我佩服、尊敬、欣赏路遥这样的精神以及才华。但是,我并不想看到人人都想成为路遥、梵高那样的人,而且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这里就不多说了。
说道宗教精神,纵观历史与现实,似乎压根就与中国人没什么关系,这一点有点可悲。宗教精神是什么?这个话题太大也太复杂,但绝对不是拜拜佛祖求保佑这类的事情,读后感《理性的理想主义者—《人生如莲》读后感暨写在和君咨询入职之际》。王董事长在文中提到几点,说的极好,例如同事“灵魂深处的志同道合”、不要心中只有利益而要坚信“水到渠成”、真知卓识来自于磨练、修行在个人在平时(而非只在教堂或庙中)、“懂得感恩和敬畏”等等。我完全赞同!只是我有一点担心,在没有宗教的国度里如何谈宗教精神,就如我们在法律、经济上的舶来品,是否存在消化不良、适得其反、甚至被滥用的可能呢?这是个很难的问题,非常非常难。
使人高兴的是,若暂且抛开上面那些有点玄的话题,而把视角落在现实中,落在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生活、工作上时,王董事长的文章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供操作且堪称细致的建议。我觉得这是更重要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我们还要过我们的人生,而且我们希望把人生过的精彩一些。
在王董事长为和君人设计的成长路线中,我看到了一名有底蕴有思想、有激情有理想、有经验有办法的规划者。我这样说,是从其个人角度讲。在创业初期,在较艰难的时刻,领导者个人的魅力、智慧与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百年老所”和传世的事业靠的不是个人而是制度,这一无需多言的常识让我相信:那些建立良好制度的人不见得比那些开创事业的人更有能力、更聪明,但他们更有智慧、更伟大!而且也只有如此,其事业也才能传世,否则天才陨落之时便是其事业终止之日。
现在还没有进入到了解和君规章制度的阶段。但起码我在王董事长的文章中看到了他希望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意愿和一些具体的考虑,例如计划建立“可实施的培训计划”、使“知识体系和学养结构清晰化、逻辑化、明确化”、“熟练掌握专业方法、工具和业务模版”讲座计划、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经验之谈等等。这些计划和建议非常好,自己也有共鸣。如果现在公司把上述想法制度化,或至少已经提上日程并正在有所作为,这真的是一家可在其内做一番事业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对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的建议,尽管我完全赞同文中的几项具体内容,特别是“坚持锻炼身体”、“讲究生活平衡”和“懂得感恩和敬畏”这三点甚有共鸣!但我不太赞同在公司制度中涉及个人生活内容。公司可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并借此吸引同道员工或影响的其气质,这种改变其生活态度和习惯是无形的也是必然的。但成文制度的触角还是不宜伸到员工个人生活中去,道理也很简单。
路遥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做成某种事业!”。的确,激情重要但易逝,唯有宗教般虔诚的坚守,方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南怀瑾说:“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某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南先生的话,让我想起了另一句更为耳熟能详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其实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成就事业不容易!
路遥的话似乎更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妙在他用了一个“可能”的修辞,理性可见其中;南先生的话颇具理性味道,但连用两个“不求”似乎又太过理想,毕竟这世界上承担“大任”的伟人和南先生那样的高人是极少数,其理想主义情怀可见一斑。
是否可以说,理性的理想主义者是两者的共性,而和君人亦以此为追求呢?不管答案如何,至少通过几天来我对和君企业文化的了解,认为是这样的。
做一名理性的理想主义者,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点宗教精神的话,成功与否应与人力无关,或至少不是人力能决定的。但作为个体的人与作为社会细胞的人,经历自己的人生,并力争把人生过得精彩,是摆在眼前最现实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做一名理性的理想主义者,在还无法确定最佳时(实际多半如此),似乎是种最不坏的选择。
“用心中的理想衡量眼前的现实,清醒地认识现实,不满,但不痛苦,并享受生活。”说阿忆的这段话说得很好,我以为。
〔理性的理想主义者—《人生如莲》读后感暨写在和君咨询入职之际〕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