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文空气质量
❶ 有关红茶分类、外型特征和香气特征的介绍
我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产于安徽祁门、至德及江西浮梁等地;滇红—产于云南佛海、顺宁等地;霍红—产于安徽六安、霍山等地;苏红—产于江苏宜兴;越红—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川红—产于四川宜宾、高县等地;吴红—产于广东英德等地。其中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世界上红茶的品种很多,产地也很广,除我国以外,印度、斯里兰卡也有类似的红碎茶生产。功夫红茶是我国特有的红茶品种,也是我们传统出口商品。世界的四大名红茶有: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英德市,属小叶型红茶。茶色乌黑雪亮。身披金毫,冲泡后汤色格外鲜红,味醇清爽,回味无穷。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的英德市的英山区,这里在19世纪前半叶就曾是红茶的产地。
宁红工夫产于江西武宁一带。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清明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该茶外形条索紧结园直,色乌略红,光润;内质香高持久似祁红,滋味醇厚甜和,汤色红亮,“宁红金毫”为宁红工夫茶中之最。
湖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壮,香气高长,滋味醇厚,汤色较浓。湖红工夫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其中以安化工夫为上佳。
越红工夫茶的条索紧细挺直,色泽乌润,外形优美,内质香气高纯,汤色浅红,叶底稍暗。冲泡后,香气纯正,滋味浓醇,汤色红亮,叶底稍暗。
❷ 什么样的红茶好喝都有哪些种红茶味道及特点各是什么
A、祁门工夫
祁门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常年产量5万担左右。祁红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着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祁红工夫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5%左右这些茶园,土地肥沃,腐殖质含量较高,早晚温差大,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
B、滇红工夫
滇红工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主产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是我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而称着于世。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
滇红工夫因采制时期不同,其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滇红工夫茸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黄、菊黄、金黄等类。风庆、云县、昌宁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黄,勐海、双扛、临沧、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黄。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唯秋茶多呈金黄色。
滇红工夫内质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茶区的云县、凤庆、昌宁为好,尤其是云县部分地区所产的工夫茶,香气高长,且带有花香。滇南茶区工夫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滇西茶区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
C、闽红工夫
闽红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统称,均系福建特产。三种工夫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但各自拥有自己的消费爱好者,盛兴百年而不衰。
D、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是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多毫,色泽乌润,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系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政和工夫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级政和工夫特别体态匀称,毫心显露,香味俱佳。百年的政和工夫,一经问世,即享盛名。19世纪中叶,产量达万余担。后因战事摧残,茶园荒芜,至1949年年产仅900余担。嗣后,着力恢复传统品质风格,产量质量均有回升。60年代后,因改制绿茶,仅保持少量生产,年产约800担。
E、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分布较广,主产福安、柘荣、寿宁、周 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坦洋工夫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
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 --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炒工夫名声也就不胫而走,自光绪六年 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余年, 埕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8年出口3万余组。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产量2万余担。收条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的主要红茶产区。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民谚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 白银用斗量。”在1915年,坦洋工夫与国酒“茅台”同台摘得巴拿马万国会金奖。后因抗日战争爆发,销路受阻,生产亦遭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锐减。50年代中期,为了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先后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实行机械化制茶,引进并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
F、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产于福鼎县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太姥山地处闽东偏北,与浙江毗邻,地势较高,群山叠 翠,岩壑争奇,茶树常种于崖林之间。茶树根深叶茂, 芽毫雪白晶莹。19世纪50年代。闽、广茶商在福鼎经营加工工夫茶,广收白琳、翠郊、蹯溪、黄岗、湖林及浙江的平阳、泰顺等地的红条茶,集中白琳加工, 白琳工夫由此而生。20世纪初,福鼎“合茂智”茶号, 充分发挥福鼎大白茶的特点,精选细嫩芽叶,制成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纤秀,含有大量的橙黄白毫,具有鲜爽愉快的毫香,汤色、叶底艳丽红亮,取名为“桔 红”,意为桔子般红艳的工夫,风格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白琳工夫茶系小叶种红茶,当地种植的小叶群 体种具有茸毛多、萌芽早、产量高的特点,一般的白琳工夫,外形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颗粒绒球状, 色泽黄黑,内质汤色浅亮,香气鲜纯有毫香,味清鲜甜和,叶底鲜红带黄。
G、川红工夫
川红工夫产于四川省宜宾等地,是本世纪50年代产生的工夫红茶。四川省是我国茶树发源地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四川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形成盆地,秦岭、大巴山挡住北来寒流,东南向的海洋季风可直达盆地各隅。年降雨量1000--1300毫米,气候温和,年均气温 17--18℃,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4℃,最冷的1月份,其平均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2-- 4℃,茶园土壤多为山地黄泥及紫色砂土。
川红工夫外形条索肥壮圆紧、显金毫,色泽乌黑 油润,内质香气清鲜带枯糖香,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浓亮。叶底厚软红匀。川红问世以来,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多年来畅销苏联、法国、英国、德国及罗马尼亚等国,堪称中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
我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产于安徽祁门、至德及江西浮梁等地;滇红—产于云南佛海、顺宁等地;霍红—产于安徽六安、霍山等地;苏红—产于江苏宜兴;越红—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川红—产于四川宜宾、高县等地;吴红—产于广东英德等地。其中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世界上红茶的品种很多,产地也很广,除我国以外,印度、斯里兰卡也有类似的红碎茶生产。功夫红茶是我国特有的红茶品种,也是我们传统出口商品。世界的四大名红茶有: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英德市,属小叶型红茶。茶色乌黑雪亮。身披金毫,冲泡后汤色格外鲜红,味醇清爽,回味无穷。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的英德市的英山区,这里在19世纪前半叶就曾是红茶的产地。
宁红工夫产于江西武宁一带。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清明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该茶外形条索紧结园直,色乌略红,光润;内质香高持久似祁红,滋味醇厚甜和,汤色红亮,“宁红金毫”为宁红工夫茶中之最。
湖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壮,香气高长,滋味醇厚,汤色较浓。湖红工夫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其中以安化工夫为上佳。
越红工夫茶的条索紧细挺直,色泽乌润,外形优美,内质香气高纯,汤色浅红,叶底稍暗。冲泡后,香气纯正,滋味浓醇,汤色红亮,叶底稍暗。
❸ 西双版纳什么地方空气最好
整体来说整个西双版纳州空气质量都不错,最好的应该是到原始森林里面。
❹ 中国的红茶种类有哪些
按照制作方法,红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工夫红茶: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的独特茶品。因采制地区不同,茶树品种有异,制作技术不同,又有祁红、滇红、宁红、川红、闽红、胡红、越红之分。
②小种红茶:产于我国福建武夷山。由于小种红茶的茶叶加工过程中采用松柴火加温,进行萎凋和干燥,所以,制成的茶叶具有浓烈的松烟香。因产地和品质的不同,小种红茶又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名品为正山小种、金骏眉、银骏眉等。
③红碎茶:红碎茶又叫CTC红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大宗茶品。红碎茶绝非普通红茶的碎末,而在红茶加工过程中,将条形茶切成段细的碎茶而成,故命名为红碎茶。红碎茶要求茶汤味浓、强、鲜、香高,富有刺激性。因叶形和茶树品种的不同,品质亦有较大的差异。红碎茶的品质特点是:颗粒紧结重实,色泽乌黑油润。冲泡后,香气、滋味浓度好,汤色红浓,叶底红匀。
④袋泡茶:选用上等红碎茶配成后,装入过滤纸袋,饮用时连袋泡入杯中,不见叶渣,而色、香、味不减。每袋供一次饮用,饮后一并弃去,清洁卫生,饮用方便。名品如立顿红茶等。
小种红茶—金骏眉
❺ 哪里的普洱茶最好
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
普洱茶具有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解酒等功效;还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气、延年益寿等功效.普洱茶是所有茶叶中含茶多酚最多的一种茶叶,茶多酚经研究具有养颜、增加皮肤抗氧化水平,可直接吸收紫外线,是皮肤的有效保护剂。茶多酚因含大量亲水性基团,因此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保持皮肤的水份含量。茶多酚还可以使皮肤增白,消除皮肤色斑。
现代医学对普洱茶功效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则更为夸张,即普洱茶有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抑菌消炎、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毒、抗辐射、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预防便秘、解酒等20多项功效,而其中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的功效尤为突出。
普洱主要产于云南勐海、勐腊、普洱市、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西双版纳、其次是贵州盘县、榕江,广西扶绥、昭平,福建南靖,广东乳源、连山、茂名及海南昌江、琼中、乐东、保亭、陵水等地。
普洱茶的著名的茶山和寨子:
易武、攸乐、布朗、班章、南糯、勐宋、景迈、班崴、景谷、千家寨、镇沅、无量山、勐库。
❻ 红茶有哪些种类
红茶的种类有下列几类:
一、红碎茶:
按其外形又可细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产地分布较广,遍于云南、广东、海南、广西,主要供出口。另外,世界很多地方均出产红茶。
二、小种红茶:
1、正山小种,产于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一带,所以又称为“星村小种”或“桐木关小种”。
2、外山小种,主产于福建的政和、坦洋、古田、沙县等地,2013江西的铅山一带也有出产。
三、红茶茶珍:
是茶叶的一种加工品,用纯天然茶叶原料,通过现代生物科技,将茶叶中的精华成分萃取浓缩,再经干燥喷雾而成的纳米级颗粒状固体,能迅速溶解于水中的固体饮品。
四、工夫红茶:
1、祁门工夫: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一带,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
2、滇红工夫:据中国红茶网介绍滇红工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主产云南的临沧、保山、凤庆等地,是我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
五、越红工夫茶:
是浙江省出产的工夫红茶,产于绍兴,诸暨嵊县等县。越红工夫以条索紧结挺直,得实匀齐,锋、苗、显,净度高的优美外形称著。越红工夫茶索紧细挺直,色泽乌润,外形优美,内质香味纯正,汤色红亮较浅,叶底稍暗。越红毫色银白或灰白。
六、川红:
川红工夫产于四川省宜宾等地,是本世纪50年代产生的工夫红茶。30多年来,川红的代表有"林湖"牌、"宫殿"牌、"节日之夜"牌产品。川红工夫外形条索肥壮圆紧、显金毫,色泽乌黑油润,内质香气清鲜带橘糖香,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浓亮。叶底厚软红匀。
川红问世以来,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多年来畅销苏联、法国、英国、德国及罗马尼亚等国,堪称中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
❼ 红茶比较出名的是哪个国家
英国的茶出名,应该是指印度的大吉岭红茶与伯爵茶、或锡兰高地红茶。当时该地都为英国的殖民地,传统来说,所谓英国红茶,其实就是锡兰红茶为主了。
❽ 红茶是什么茶叶
红茶【类别】A、祁门工夫
祁门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常年产量5万担左右。祁红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着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祁红工夫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5%左右这些茶园,土地肥沃,腐殖质含量较高,早晚温差大,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
B、滇红工夫
滇红工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主产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是我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而称着于世。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
滇红工夫因采制时期不同,其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滇红工夫茸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黄、菊黄、金黄等类。风庆、云县、昌宁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黄,勐海、双扛、临沧、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黄。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唯秋茶多呈金黄色。
滇红工夫内质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茶区的云县、凤庆、昌宁为好,尤其是云县部分地区所产的工夫茶,香气高长,且带有花香。滇南茶区工夫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滇西茶区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
C、闽红工夫
闽红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统称,均系福建特产。三种工夫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但各自拥有自己的消费爱好者,盛兴百年而不衰。
D、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是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多毫,色泽乌润,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系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政和工夫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级政和工夫特别体态匀称,毫心显露,香味俱佳。百年的政和工夫,一经问世,即享盛名。19世纪中叶,产量达万余担。后因战事摧残,茶园荒芜,至1949年年产仅900余担。嗣后,着力恢复传统品质风格,产量质量均有回升。60年代后,因改制绿茶,仅保持少量生产,年产约800担。
E、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分布较广,主产福安、柘荣、寿宁、周 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坦洋工夫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
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 --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炒工夫名声也就不胫而走,自光绪六年 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余年, 埕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8年出口3万余组。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产量2万余担。收条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的主要红茶产区。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民谚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 白银用斗量。”在1915年,坦洋工夫与国酒“茅台”同台摘得巴拿马万国会金奖。后因抗日战争爆发,销路受阻,生产亦遭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锐减。50年代中期,为了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先后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实行机械化制茶,引进并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
F、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产于福鼎县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太姥山地处闽东偏北,与浙江毗邻,地势较高,群山叠 翠,岩壑争奇,茶树常种于崖林之间。茶树根深叶茂, 芽毫雪白晶莹。19世纪50年代。闽、广茶商在福鼎经营加工工夫茶,广收白琳、翠郊、蹯溪、黄岗、湖林及浙江的平阳、泰顺等地的红条茶,集中白琳加工, 白琳工夫由此而生。20世纪初,福鼎“合茂智”茶号, 充分发挥福鼎大白茶的特点,精选细嫩芽叶,制成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纤秀,含有大量的橙黄白毫,具有鲜爽愉快的毫香,汤色、叶底艳丽红亮,取名为“桔 红”,意为桔子般红艳的工夫,风格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白琳工夫茶系小叶种红茶,当地种植的小叶群 体种具有茸毛多、萌芽早、产量高的特点,一般的白琳工夫,外形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颗粒绒球状, 色泽黄黑,内质汤色浅亮,香气鲜纯有毫香,味清鲜甜和,叶底鲜红带黄。
G、川红工夫
川红工夫产于四川省宜宾等地,是本世纪50年代产生的工夫红茶。四川省是我国茶树发源地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四川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形成盆地,秦岭、大巴山挡住北来寒流,东南向的海洋季风可直达盆地各隅。年降雨量1000--1300毫米,气候温和,年均气温 17--18℃,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4℃,最冷的1月份,其平均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2-- 4℃,茶园土壤多为山地黄泥及紫色砂土。
川红工夫外形条索肥壮圆紧、显金毫,色泽乌黑 油润,内质香气清鲜带枯糖香,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浓亮。叶底厚软红匀。川红问世以来,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多年来畅销苏联、法国、英国、德国及罗马尼亚等国,堪称中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
我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产于安徽祁门、至德及江西浮梁等地;滇红—产于云南佛海、顺宁等地;霍红—产于安徽六安、霍山等地;苏红—产于江苏宜兴;越红—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川红—产于四川宜宾、高县等地;吴红—产于广东英德等地。其中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世界上红茶的品种很多,产地也很广,除我国以外,印度、斯里兰卡也有类似的红碎茶生产。功夫红茶是我国特有的红茶品种,也是我们传统出口商品。世界的四大名红茶有: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英德市,属小叶型红茶。茶色乌黑雪亮。身披金毫,冲泡后汤色格外鲜红,味醇清爽,无需细闻就可探出独特的茶香,且饮下不留茶叶的粗涩口感,让人回味无穷。英红中的珍品是英红九号。英红产于广东的英德市的英山区,这里在19世纪前半叶就曾是红茶的产地。
宁红工夫产于江西武宁一带。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清明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该茶外形条索紧结园直,色乌略红,光润;内质香高持久似祁红,滋味醇厚甜和,汤色红亮,“宁红金毫”为宁红工夫茶中之最。
湖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壮,香气高长,滋味醇厚,汤色较浓。湖红工夫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其中以安化工夫为上佳。
越红工夫茶的条索紧细挺直,色泽乌润,外形优美,内质香气高纯,汤色浅红,叶底稍暗。冲泡后,香气纯正,滋味浓醇,汤色红亮,叶底稍暗。
❾ 冬天喝红茶 但是哪些是属于红茶呢
祁门功夫;湖红功夫;滇红功夫;功夫红茶;宁红功夫;宜红功夫;越红功夫;川红功夫;政和功夫;闽红功夫;坦洋功夫;白琳功夫
红茶饮法
从使用的茶具来分,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杯饮法,一种是壶饮法。一般说,各类工夫红茶、小种红茶、袋泡红茶和速溶红茶等,大多采用杯饮法;各类红碎茶及红茶片、红茶末等,为使冲泡过的茶叶与茶汤分离,便于饮用,习惯采用于壶饮法。
从茶汤中是否添加其他调味品来划分,又可分为“清饮法”和“调饮法”两种。我国绝大部分地方饮红茶采用“请饮法”,不在茶中加添其他的调料。但在广东,有些地方要在红茶里加牛奶和糖,使营养更丰富,味道更好。在我国西藏、内蒙古,这种饮法更为普遍,称之为酥油茶和奶茶。通常的饮法是:
先将茶叶放入预先烫热的茶壶中,冲入沸水浸泡约五分忡,然后把茶汤倒入茶杯中,冲入适量的糖、牛奶和乳酪。在茶壶中泡过一次的茶渣,一般弃去不再用。